汉剧与民国汉口社会生活?
汉口“发源于明朝中叶”,因其依傍长江、汉江,“是九州之心,四面八方之通道”,“水路之便利,非其他港口可比”。汉口1861开通,随后京汉铁路贯通,给汉口的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清末,日本驻汉口总领事水野彩香幸一曾评价说:“与武昌、汉阳相隔的汉口,年贸易额达1.32亿,超过天津,与广东接壤。现在它还坐落在清朝第二个重要的港口,并将进一步成为上海的基地,使检查员被称为东方的芝加哥。”
?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汉口涌入大量周边农业人口和省内外商业移民,人口急剧增加。据汉口小志统计,1913年汉口人口为80万,比1888年增长了5倍多。工商业的繁荣、人口的大规模增长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近代汉口市民阶层的形成,也催生了新的城市休闲娱乐方式。茶园、剧院、游乐园等娱乐场所应运而生,发展迅速。“1919汉口新市场(后称人民乐园)建成后,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于是纷纷效仿,各种剧院、舞台、综合娱乐场所相继建立。”(武汉市志与文化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版)20世纪20年代,逢年过节,汉口游乐场人上万,游乐场里几乎没有空间。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卖出了2万张票。其中,戏曲的繁荣尤为引人注目。当时汉口的90多座寺庙、宫殿、书院、祠堂、会馆,大多都有供表演酬神、许愿的戏楼,有的还设有内外台。人们喜爱看戏,这使它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戏剧表演极其受欢迎。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女演员在韩演出,更是盛况空前:“程上台很久了,走到人民乐园门口,只见马车、轿车、包车密密麻麻排着队。五六天的时间,大舞台的包厢座位已经被客户订光了,还有特等座和主座,他都要先到。与汉口一江之隔的武昌人民,宁愿冲到汉口去看一场乘风破浪的戏(汉口先驱报1947年3月28日)。”尤其是夏天,更是通宵达旦,演出不断”,所以民间有“货住汉口,戏红汉口”的说法,汉口也就成了当时著名的“戏码头”。
汉剧脸谱
汉剧引领民国汉口公共娱乐
民国时期,汉口有汉剧、评剧、楚剧、新剧等多种剧种。由于汉剧兴起于荆襄,在清末已相当成熟,在当地有很强的群众基础。民国初年,京剧(称评剧)在汉口并不流行,楚剧(称戏)在城里并不被认可,电影也不繁荣。汉剧得以一马当先,成为大众娱乐的主导剧种。当时汉口杭帮会和CCBA的社戏是“汉剧完全答应的”“其他剧肯定不好站。”
汉剧作为汉代大众娱乐的领袖,在清末民初从庙堂步入茶园、剧场,深得大众喜爱。汉口有大量可供演戏的茶园:“无数茶馆上市,店铺早开晚闭。不怪人家争粗茶淡饭。一半是弦乐,一半是游戏。”(汉口支竹词,见徐明庭主编《武汉支竹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版)汉剧早期的演出场所主要是寺庙、厅堂等。,一般由行会、宗族等组织。演出按照传统礼仪确定,看戏不收费。座位是按地位排列的,这是教堂的性质。汉剧的演出转移到茶园和现代剧场后,组织者多为商人。为了追求利润,演出是根据观众的喜好决定的,座位是根据票价分等级的。任何花钱的人都可以买票看戏,坐在最好的座位上,享受茶室提供的热茶和毛巾。汉剧的演出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性的大众娱乐,茶园剧场也成为一种公共娱乐空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剧在汉口达到顶峰。当时武汉* * *“建立了25个剧场和游乐园,汉剧占了20个剧场。”汉剧的繁荣造就了一大批汉剧艺人。汉剧协会1919刚成立的时候,注册会员有7000多人,职业和名人都很齐全,人们还在各种职业中评选“三丁家”演员。它的演出规模也相当大,观众群体庞大。《汉口丛谈》记载,中国著名戏曲歌唱家李翠观演出时,“台下千人,无奇不有。”汉班“田、春”组织的剧团在长乐剧场演出时,昼夜两场,周日早、中、晚三场。光茶楼就有40个人,每天都有十几家茶楼从钱庄里挑。“剧院的所有者也在不断投资改善观影环境。剧场内不仅使用电灯、电风扇,在道具布置上也下足了功夫:长乐剧场“结构奇幻,仅灯光、彩景费用就在2000元左右,内容丰富。”(戏剧世界1934 165438+10月26日)剧场公园(中国戏曲湖北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还有面包房、食堂、锅炉房(发电、照明)吸引观众。
汉剧受欢迎,媒体也推波助澜。民国时期汉口的各种报刊充斥着汉剧演出的广告、剧目和艺人的介绍、流言蜚语等。此外,还有专门的戏曲娱乐报纸。报纸、文人的剧评、角落文章,以及记者对艺人生平的挖掘和揣测,赢得了一些汉剧艺人的知名度,也将艺人的生平暴露在大众面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1933汉口一家小报刊登了一篇《有钱人爱牡丹花》的报道,报道了汉口市长与中戏女演员小牡丹()的绯闻,引起轩然大波。时任市长的吴国桢向汉口区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该报诽谤。报社因为拿不出证据败诉,出版社被判刑,成为轰动新闻。一些报纸还不定期举行公众投票活动,选举中国戏曲皇后。例如,1948年,《民风报》发起了“汉剧皇后昆凌选拔大会”,“会场是人民三楼的一个假汉剧院。结果,刘金平以2043票获得女王宝座,刘金娥获得1508票。会场秩序井然,生命的最后一鞭被解除。”(《汉口先驱报》65438+8月21,0948)
《汉口先驱报》8月21、1948日关于汉剧皇后竞选的报道
汉剧迷、演员、票友
随着汉剧的流行,汉剧出现了大量的戏迷、戏子和“汉票”,成为民国时期汉口城市流行文化中的一道醒目的风景线。
中国戏迷称之为“死忠臣”。他们不仅喜欢看戏,还喜欢谈论戏剧,评论演员。有个卖烧腊的中戏迷,和著名演员范三元谈恋爱。客户知道他的爱好,割肉的时候还夸范三元。他听到肉越割越多,高兴的挥着手笑,叫人拿走。如果有人在讨论中贬低,那就是反感和厌倦,多听少说,少割肉。于泓源的唱做都不错,被粉丝称赞:“老学生于泓源,唱做都不错,走秀和身材真的很花园!”著名演员黄大毛有一次因病不能演出。观众如潮水般咆哮,不肯离去。最后黄大毛被搀扶出来致谢,观众见到他后满意离开。
富商大家,社会知名,街头小贩,普通百姓参与汉剧的“角力”,尤其是汉剧出现昆角之后。学者们通过诗歌和戏剧来赞美这个角色。但在乐人看来,“苏东坡的诗,还不如当场叫嚣,填秦少游的话,还不如当面打几十个耳光。”“著名演员走上舞台,艺术家们蜂拥到台前,关注著名演员的身体、面部和眼睛。这位著名演员笑了,这位歌手引得盲人群众哄堂大笑。偶尔名角的目光转向抱角团(最近稍有进展,大家都坐远了),台下的掌声和令人恶心的怪叫声一起升起。”演员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来自真诚的崇拜。比如汉剧的昆凌陈伯华,在奈园演出半年,卖水果的李玉山每天给她送一袋水果,送了半年,后来又免费送给她。第二种是演员的老板或者朋友,大肆宣传来争取。比如最早出现在靖州的于泓源,“来到韩立元欣狗班。当时咸宁同乡与普通士绅、棉业、海味业等商人进行贸易,使于泓源红遍汉水。”(《罗宾汉》1935年9月7日)第三种是“有野心的人,买坤交通灵给他们玩好了”。这些演员大多是昆凌,他们经常花大钱“买戏服和玩具,或者各种器皿,给女演员用,直到酒肉被查封,天天如此。”
汉剧的业余清唱剧始于清末,一些文人雅士每年秋天互相邀约,赏菊饮酒,唱汉剧自娱自乐。清唱剧的形式是围坐在桌前,桌上摆着珍贵的菊花品种,参与者高声歌唱,所以最初叫“戏菊”,也叫“围鼓唱”。“凡是想被聘上台演出的,都要用楷书写请柬,请大家娱乐,所以只让被邀者上台,大家就把请柬叫做票,把演员叫做票友。”于是玩菊花逐渐被称为“玩票”。票友自视甚高,认为玩票无非是“凭借优雅登上舞台娱乐”,是高尚的娱乐。民国时期,汉剧兴盛。“业余人士成立票社,既有唱歌的,也有挂衣服的”,并聘请名人授课。演出是免费的,票社的费用由有钱有闲的票友资助。但票代其实有“风云涌动”之势:“韩剧票代这几年在本市的崛起,就像雨后春笋...听说注册加入社团的人都是极其阴的。”(汉口先驱报1947 65438+2月28日)有很多技术过硬的粉丝,甚至出现了一些“韩漂”一族。比如李世清是马布界的翘楚,沉迷汉剧,据说是世袭的,因为李俊的父亲是老人头票,现在不仅是汉漂。当时的剧评家朱毅感叹中戏迷的火爆:“中戏迷的功夫教育和组织,真是出人意料。只有京剧迷没听说过什么组织...我听了京剧迷的话深有感触,希望京剧迷能组织好票房。”(汉口先驱报1947年6月7日)
(郑国英微微作者单位: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