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海滩在哪里?
中国历史上海岸线的变迁中国东部大陆的海岸线自全新世以来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每个具体岸段的历史变迁都有其特殊性。千百年来,山地和丘陵海岸的变化幅度不大,而平原海岸由于河流泥沙丰富,变化极为显著。
辽东湾北部下辽河(东西辽河汇合处以下的辽河段)海侵后,沿岸部分被淹没,未被淹没的近岸部分由于排水不畅形成了大片沼泽。就西汉辽东郡所属各县的方位而言,辽宁省黑山以南、泰安以西、北镇以东的沿海地区没有城市,当时应该是大片沼泽滩。这种情况在晋末唐初辽西与辽东间往返的记载中有所体现。唐朝对辽河下游的描述是“辽河泥泞,车马不通”,“辽东以西有百里烂路”,公元12世纪,许炼金,途经辽河下游,“地势卑下,都是些旮旯,停滞不前。我过水淹死的时候是一天三十八次。它被称为辽河。北距河南一千余里,东西二百里,北辽河在其中。”但是,当时海岸线的确切位置现在已经不知道了。根据微地貌分析和钻探资料,有人认为从盖县、大石桥(今营口县)向西北,穿过牛庄大沙岭的那条线,就是公元前开始形成的古海岸线。这条古老的海岸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明显延伸。约10世纪,随着契丹的崛起,在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被俘虏的汉人用于开垦,草原变成农田,使辽河含沙量逐渐增加,海岸延伸逐渐明显。明代辽河入海口在两坊口关,也就是现在营口附近的大白庙子。从这里海岸线向西,在沙岭以南约25公里处,到达吴家坟附近。营口原是明末清初辽河口外的一个沙岛。之后淤塞,19年二三十年代与大陆相连,辽河口才延伸至营口之外。
辽东湾西部是大凌河三角洲。大凌河输沙能力不如辽河,三角洲伸展缓慢,在大凌河和辽河三角洲之间形成一个浅浅的海湾,由北至辽河平原沿岸的历史变迁,现称盘锦湾。海湾北部的沼泽一直存在至今。隋朝的大凌河入海口是望海墩,也就是进贤县的游屯圩,海岸线就在这一带。明代后期,三角洲的海岸线已推进到金州东南的蚂蚁屯、四合铺、文冠一线。19年底,根据地图,海岸线在头沟、寺沟、大沙沟、元宝堤、南翔、浪坨。
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之间的盘锦湾随着两个三角洲的发展而逐渐萎缩。明代海岸线延伸至杜家台附近,东与双台子(今盘山县)和吴家坟海岸线相连。杜家台以东,盘山县以南,辽河三角洲以西,至今仍有小海湾,一直保留到20世纪上半叶。清光绪年间,开挖双台子河以泄辽河洪水,促进了盘锦湾的淤积。1958后,辽河断流,营口河从浑河、太子河分流,辽河水全部从双台子河入海。盘锦湾,原本淤塞成沼泽,逐渐排水,变成了农田和苇田。
历史时期渤海湾海岸的变迁与黄河密切相关。8000-5000年前的晚冰期,全球范围内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渤海湾海岸线和现在的4米等高线(大沽湖零点)差不多。此后气候转冷,海水消退,海岸线逐渐向东推进。据考古调查,天津附近渤海湾西岸有三条带状古贝壳堤(见天津贝壳堤),自东向西依次为:(1)汕头—绿更河—马棚口的贝壳堤;②白沙岭—军粮城—古泥—上古林—碛口贝壳堤;③小王庄—巨各庄—沙井子贝壳堤。根据C14,第三贝壳岩脉的年代为3800年至3000年前,相当于商代。第二条贝壳堤的形成时代,根据考古资料,北段发现战国时期的遗址,南段发现唐宋时期的文物。根据C14测定,下层为2020 100年前,上层为1080 90年前,北段为白沙岭附近1460 95年前。说明这个贝壳岩脉已经成型了一千年左右。1条形成于宋以后。
渤海湾海岸线的延伸与黄河入海位置的变化密切相关。新石器时代以来,黄河长期从渤海湾入海。但一方面,西汉以前中上游植被覆盖较好,下游有很多津支和湖泊,输送到海口的泥沙并不多。另一方面,下游又分支众多,游走于河北天津、黄骅、山东无棣之间。其干流在黄骅地区入海,因此天津泥沙不多,适合在波浪作用下形成贝堤。东汉以后,黄河由山东的利津、滨州变为大海。天津附近泥沙明显减少,海岸线由淤泥质海岸变为沙质海岸,形成了第二个贝堤。之后山东省入海口黄河泥沙向北扩散,堤外堆积滨海平原。1048后,黄河在天津入海约80年。当时黄河含沙量高,大量泥沙排入海口,不利于贝壳生长。1128年,黄河由泗、淮改为海,脱离河北平原。渤海湾沉积物减少,于是形成了第三个贝壳堤,标志着19世纪中叶以前的海岸线。渤海湾南岸,自公元70年黄河在滨州市和利津之间入海后,三角洲发展迅速。9世纪时,河口在滨州以东70公里。
利津县位于金代,在其东北35公里处的郭峰镇有一座盐场。12世纪黄河攻陷淮河后,原来的三角洲海岸被海浪侵蚀而后退。1855年,黄河从山东利津入海,新的三角洲迅速扩张,河口沙洲以每年2 ~ 3公里的速度向海中延伸。近百年来,黄河在这一带的填海造地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海口的泥沙被水流向北输送,在渤海湾西岸第三贝壳堤外堆积了一大片淤泥滩。
公元前2-3世纪,滦河三角洲平原海岸位于昌黎县北部碣石山南麓附近。秦煌和汉武都爬这座山看海。东汉以后,滦河口在三角洲内来回徘徊,时而西南,时而东南,三角洲继续向南延伸。在朱时代,沿海就已经在今天的乐亭以南了。
明代西南沿海在今白各庄附近,东南在碣石山以南16公里处。19世纪以前,滦河三角洲发展缓慢。是因为清初就封禁了滦河上游的山林。清末解禁,森林砍伐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海岸线迅速延伸。从1938开始,三角洲每年以200米左右的速度前进。
今天,在苏北北部沿海有一条300公里长的龚凡大堤,北起阜宁,南至吕四镇。这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着全新世很长一段时间的古海岸线。自晚冰期海侵以来,海水渗入苏北平原。在波浪的作用下,泥沙横向移动,堆积成离岸沙洲,沿龚凡大堤两侧的若干沙洲或贝堤形成带状山坡,这就是当时海中的沙洲。今天,何丽霞凹陷和郧西湖曾经是泻湖的范围。沉积剖面显示,兴化地区为沼泽湖泊沉积(厚约2米)以下的滨海粉砂层。
废弃的黄河北岸平原地区也有沙堤,但不如龚凡堤整齐。历史时期堤西有硕乡湖、桑徐湖等大湖,也是潟湖遗迹。18世纪后淤成平地。18世纪以前,云台山是海中的一个大岛,古称禹州。
西汉杜妍县位于郾城县东北角,是一个产盐区。南宋时,海在郾城县东半公里处(虞帝纪胜)。北宋以前,黄河长期在渤海湾入海,淮河来沙不多。黄河的主要支流泗水(又名清河)也是一条水流清澈的河流。所以当时的淮河口又深又宽,潮涌可达10多米。公元8世纪(唐朝时期),在淮安和扬州之间修建了海防堰,又称长风堰。很快就会毁了。11世纪,在范仲淹的主持下,重修了卫戍堰,也就是现在的范公堤。可见,从西汉到北宋,苏北海岸线长期稳定,范公堤以东不远。
1128年,黄河南侵,700多年,黄河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涌入淮河。但在最初的几个世纪里,黄河分为颍、涡、绥、泗,泥沙沿途堆积。在历史上,河口的扩张没有江苏海岸的变化快。6世纪中叶(16)以后,整条河都没了踪影,淮河入海,特别是1578年,潘继勋治水筑堤堵口,出现了边至泗、泗至淮河的固定河道,也就是今天地图上淤塞的黄河。他采取“以水攻沙”的政策,大量泥沙堆积在河口,海岸不断向外延伸。16世纪初,黄河在云梯关外(今江苏省滨海县西南)入海。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河口在八滩外,石头以东约15公里。1711年(康熙五十年),云台山与海州之间渡口平坦,云台山与内地相连。雍正年间,河口迁至八滩外的王家岗。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河口两岸崛起数十公里的新滩。河口在泗洪子。1810年(嘉庆十五年),河口再次到达刘洪子。自19世纪中期以来,该河口已被严重淤积。对于废弃的黄河南岸的苏北沿海,可以以盐城县为例。唐宋时期,海在城东不到1公里,15世纪在城东15公里,17世纪初期在城东25公里,19世纪中期在城东50公里。1855年,黄河从山东改道入海。此后,苏北海岸线有不同程度的后退。起初,废弃的黄河口以每年约1 km的速度向后萎缩。进入20世纪后,每年降至400米以下,自修复护岸工程后逐渐停止。只有连云港以北的海州湾还在淤塞。
长江河口的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东海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冰川海侵后,三角洲逐渐被海水覆盖,海岸线大致在今天海拔4 ~ 5米。大约6000 ~ 5000年前,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区变成了浅海、泻湖、沼泽和沿海低地。长江入海口在镇江、扬州以下呈喇叭状,口外有一个汪洋。后来在波浪的作用下,长江以北的古沙嘴和江南的古沙堤逐渐堆积形成三角湾。
公元前1世纪,长江三角洲海湾北侧的沙嘴南缘,位于扬州、泰兴南岸,向东北弯曲至如皋、鲍莉。沙嘴前端在如皋以东。东面有一个古沙洲(福海岛),将长江主洪分为南北两路。随着主洪水逐渐向南流动,北岸附近沙洲与沙嘴之间的夹江淤积,沙洲与岸边汇合,形成沙嘴的延伸。例如,周福海与海岸合并后,形成了一个马蹄形的海湾(新川港的前身)。六朝时期,北方海岸线大致在泰兴、如皋以南至白蒲以东的线上,沙嘴前端推至如东(开港),称为辽(料)角口。南通还在海里。海岸外,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7.5公里的胡斗洲,在今天的南通和海门之间拔地而起,胡斗洲在唐末与岸边汇合,在今天的姚港形成马蹄形海湾。蓼角嘴一直延伸到社西附近。到了唐代,东州、步州从沿海崛起,后并入东步州。北宋初年,辽交嘴延伸至吕四。南宋时海岸线大致在泰兴、狼山、刃山、蒋家镇。今天,海门县和祁东县的东南部尚未成为土地。14、15世纪以来,长江干流北移,海门县(今祁东县北)土地大面积塌陷。海门县自元代至钟政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三次内迁。最后除了吕四一角,全部崩入河中,最后弃县为乡,并入通州。清朝雍正以后,又开始沉积,形成海门群沙。乾隆年间,海门群沙上岸,形成今天的海门县。道光年间,海门以东出现了启东群沙。光绪年间,启东群沙与银行合并,廖角嘴迁至今阴阳附近。如今,北部三角洲已基本形成。因此,长江口北岸的沙嘴延伸,基本上是由西北向东南一个个沙洲汇合而成。
唐代长江入海口外,东西两沙崛起,即崇明岛的雏形。12世纪,演变为三沙,又称崇明沙。五代崇明镇。崇明州成立于1277年。明代崇明县,因滩崩,曾五次迁其治。在清朝乾隆年间,崇明沙洲与周边的南沙、平阳沙合并形成沙洲,形成了现在崇明岛的基本轮廓。
长江口南岸,在长期的波浪作用下,从常熟的浮山,经太仓、嘉定的邰方、上海的马桥、奉贤新庙,到金山漕泾一线及其以东,形成若干条西北-东南向的沙洲,俗称沈刚。吴淞江以北有五个沈刚,最东的一个相当于娄塘、嘉定、马陆、南翔。吴淞江以南有三个,最东边的相当于朱寨、新市、柘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沈刚地区的马桥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这表明沈刚是在5000年前形成的。然而,沈刚以东最东部的土地尚未发现任何魏晋以前的文化遗址,表明它不会太早,大约1世纪或3世纪后。总之,这个沈刚区已经积累了大约3000年。4世纪后,海岸向前推进。8世纪初,沈刚以东约20公里的地区已经登陆。10世纪初,海岸线已到达月浦、江湾、北蔡、周浦、下沙、凤城等地保卫海堤。200年间,前进了约10公里。165438+20世纪50年代的海岸线北起老宝山,横贯长江中游,在凤城和团团之间向西南拐。150期间向东推进7 ~ 8公里。65438+70年代海岸已至黎塘,即川沙、南汇、大团一线,海岸向东推进6 ~ 7公里。
明清以来,长江口南岸的海岸线缓慢拉长。万历年间,修建了外汉海堤。清雍正十一年(1733),南汇县令秦连重修,称秦公堂,大致就是现在的海岸线。个别岸段距离现在的海岸线还有2 ~ 4公里。明中叶至雍正时期,崩溃,乾隆以后逐渐稳定,但南汇口继续向海延伸。
公元4世纪以前,杭州湾北侧的海岸线,大致从大尖山向东,经过澉浦到王盘山,转向东北与柘林、奉贤相连。今天是金山卫和王盘山之间的海,但当时是沿海平原。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金山尾滩、齐家墩滩和大金山山腰发现了春秋至秦汉时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村落。溆浦以南1.5km的徐海中,曾在17 ~ 18世纪的极端低潮中露出一处古遗址,被称为老城。据记载,应该是东汉海盐县旧址。根据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这条海岸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直到4世纪的东晋,王盘山还是一个沿海要塞。随着长江口南岸沙嘴的延伸,杭州湾南岸堆积,改变了海水动力条件,造成杭州湾北岸塌陷。王盘山首当其冲,最先坍塌入海。唐初,海岸线西起澉浦,东北经望海镇(海盐东7.5公里)、宁海镇(县城东)至金山东南约5公里处,向东北折,与奉贤、柘林南的海岸线相连。晚唐时期,金山附近海岸线崩塌严重,晚唐五代时,潮水逼近金山脚下。海盐的海岸线在县城以东2.5公里,乍浦的海岸线在古邑市以南。这条海岸线一直维持到南宋初期。之后海岸迅速萎缩。65438+金山在50年代开始入海,海盐城外的宁海镇在元代也被海水吞没。海岸距离海盐城约1公里,明代仅半里。15的60年代,海岸线逼近金山卫以南,海滩很少。从70年代开始,反复修建海堤,控制了塌岸,略微扩大了池塘的堤岸。大致和今天一样。
杭州湾南侧的姚江平原登陆较晚。20世纪70年代在河姆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7000 ~ 6000年。就同时发现的古生物而言,该地区仍处于水乡泽国的环境中。说明缺地,地势低,靠海。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多分布在平原与山麓的过渡地带。平原的北部后来登陆了。临山-湖山(慈溪县)-上林湖北侧的古海塘(大古塘)建于北宋清朝(1041 ~ 1048),北部的慈溪平原形成较晚。12世纪以后,海岸向外推挤很多,上升到大古塘(又称后海塘)以北。13世纪发生内崩,14世纪崩至斜浦、莞城、湖山(慈溪)、林山、麦盖山北麓,直至大古塘所在的崧厦镇(宋城)一线。向北方鞠躬。此后,它向外扩张,建造了一系列的土池(从后塘到唐琦)。也可以看出海岸线发展的大趋势。从后海塘到现在,海岸约15公里,是近600年崛起的土地。第四塘建于明朝成化年间,即15世纪中后期,从第四塘到海边有8公里。可见16 ~ 18世纪外部增长缓慢。19世纪又开始崩塌了。到了20世纪,邵开始基本稳定。近几十年逐渐增加了6公里左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经建造了8个池塘和9个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