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如何运用添加史料的技巧
中国五千年产生了许多丰富曲折的故事,从个体命运到民族兴衰,从人生悲欢到朝代更替,充满了戏剧性和传奇色彩。最近播出的5集26集纪录片《历史的转折点》,与聚焦一代人、一个人的选材方式不同。它从中国的历史中提取了五个节点,以戏剧化的方式再现,呈现出一种新颖的创作理念和审美形式,引发了一些思考:纪录片如何介入历史?
纪录片介入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方式:一是还原历史,尽量按历史本来面目还原历史,不随波逐流,不武断判断;二是表现历史,以历史人物和故事为载体,解读人性,抒发情感,演绎传奇;第三,反思历史,用今天的眼光重新审视和评判历史,用历史启迪现在。
《历史的转折点》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诠释了中国历史的五个转折点:商鞅变法、中匈战争、元朝联盟、下西洋、甲午战争,是一部反思历史的纪录片。影片深入历史节点,即孕育时刻,试图揭示中国历史变迁的内在动因。正如导演所说,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是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我们民族的方向和世界的未来,希望能启发观众从历史的奥秘中找到生存的智慧。这部纪录片不仅希望成为一部杰作,更希望能启迪人生,激励当代。对于这五个节点的选择,人们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不能否认这部电影的思辨特征。导演在阐述中说: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叙事,同时加入发人深省的论点。避免流水账一样的历史记录,而是在叙事讨论中升华思辨的观点。陆地
纪录片作为大众传媒的产物,不能忽视观众对戏剧性故事和影像奇观的期待。因此,场景再现成为纪录片尤其是历史纪录片的重要表现方式。《历史的转折点》是一部完整场景再现的纪录片。主要场景由演员扮演,时间越早越有表演性。甲午战争至今仍有确切的史料、档案和照片,前四集几乎都是再现和采访。历史纪录片虽然可以像电视剧一样讲故事,但最重要的是真实。即使戏剧性的瞬间被放大,所用的材料也必须以文学为基础,不能随意编造。这是纪录片和电视剧的根本区别,也是纪录片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不能为了娱乐观众而歪曲历史。历史的转折是以历史文献为依据的,其历史性是由历史记载、专家解释、遗址和流传至今的民俗所背书的。其中,纪录片段落为纪录片增添了生活感。《商鞅变法》讲的是山西高平的民间小吃,这些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把豆腐当成肉放在水里煮,把蒜泥生姜当成脑,从而诅咒秦将军的屠杀暴行。《下西洋》中泉州人称为贝壳的房屋,是郑和下西洋的产物——这些牡蛎壳是当年船队从非洲归来时捡来的。这些纪录片场景不仅激活了历史,也连接了历史和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