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寺现存文物
大雄宝殿,又名三宝宝殿,位于山门前,旧址的基石仍在原处。光绪三年,建了三个亭子,第五年又建了一个卷轴廊和一个亭子。重建在31。1959重建,基本保持旧观。大殿正中是一尊六尺高的释迦牟尼铜像。雕像前有一张供香的长桌,像是用泥土做成的山架子,洞窟重叠精致,有一个唐僧师徒取经的泥塑故事。顶部塑一只大鹏鸟。山架后面有一尊观音像。大厅的两边有一个黑暗的房间。月亮是圆的,黑暗中东西山墙上有一个1米高的祭坛。台上有九尊泥塑罗汉,东有龙,西有虎,合称十八罗汉。北墙有佛,东有文殊,骑象,西有普贤,骑狮。“文革”初期,庙里的文物全部被毁,只剩下空荡荡的庙。1968,寺庙被县民政局占用,正殿改为五一综合厂铸造车间;1975年,寺庙被县农机培训班占用,正殿改建为教室。1981年65438+2月被县文物管理所收回作为文物展览场所。
今天,大会堂东西长25米,南北深12米,高约9米。平顶瓦和卷廊外墙是“文革”时重修的,门额嵌有“龙兴寺”二字,是从山门搬来的。大雄宝殿内部屋架于民国重建。它的结构是七格,前廊后双台阶。门廊下的月亮装饰着牡丹图案。顶部有两个平斗,用来支撑桁条和螺椽。前檐柱立于鼓踏柱基石上,上有垂饰,花兽为饰,卷草拱。东西之间的山墙屋架,拐角处有45度角磨梁,上面放着金墩。桥墩有一根光滑的横梁和一根爬梁来支撑屋顶椽子。前檐东西端墙之间,有民国31年修建的庙宇碑文和捐款碑文。
龙兴古寺牌楼
龙兴古寺牌楼,又名牌楼,位于汽车站北面,建于31年。牌坊高6.8米,长7.8米,厚0.88米,全部用青砖砌成,长21厘米,宽10厘米,厚4.5厘米。是三楼屋顶,砖檐五拱,覆小瓦砖脊,饰几何图案。门为砖拱券,高3.4m,宽3.09m,厚0.88m..门的上方镶嵌着白玉石的匾额,四个大字“龙兴古寺”用凹版雕刻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9重建。1981六月,又刷了一遍。
六角亭
六角亭,也被称为仲婷,建于民国时期的寺庙中间。这座亭子最初是由一尊弥勒佛坐像和一尊韦陀立像塑造而成的。“文革”初期,亭台楼阁被毁,至今保存完好。亭子高约6.5米,平面呈六边形,每边宽3.3米。房檐下有两根椽子,墙角老嫩。屋顶铺灰瓦,砖的竖脊上有水波纹和横“8”字纹。上端加盖陶瓷葫芦,内部框架由邻居重建。墙上嵌有四幅清代碑文。
大井
大井,龙兴寺,现分布于寺外。庙里有两口井,其中一口是“文革”时打的;一个被自来水厂修好了。原井仍有3口,均为明代大成砖砌,内径2.2米。一个在农师学院食堂东边,在寺庙西南约100米处,已经废弃。一个在庙西140米处的农师学院食堂西北,已安装水泵为全院抽水。一个在东南农机学校后面,还有一个水泵给全校抽水。据调查,“龙兴古寺”牌坊西900米、南北400米处,原寺僧院旧址上,有几口井,南北相对排列。建国后,自上世纪50年代起,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或平整试验场,现已回填,无迹可寻。龙兴寺碑
龙兴寺碑立于原殿后,有御制碑文,殷碑文有御制“僧注”,立于洪武十六年九月。乾隆《凤阳县志》载:“龙兴寺碑立于今寺后碑亭,万历三十九年马谢坚所建”。纪念碑被毁,甚至重建。咸丰三年,庙被兵毁,亭子还在。同治《凤阳县志续》说:“此庙毁,碑存。但战后龟(座)拆,阴阳碑刻书法浓厚,可拓可抄。”光绪年间,碑立于原址,基座换成了砖锥台。主厅被移到了纪念碑后面。“文革”初期,碑被拆了,但台座的石板基础还留着。这座纪念碑的规模未知。据民国二十三年安徽同治石刻考证稿:“拓片高十尺,宽五尺二寸,二十行,四十八行,字径二寸。”碑文末尾写着:“中书舍人□庭轩诚写。”碑文记述了该寺的历史和建造、朱元璋的个人经历及其对“求佛积佛”的看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很遗憾,原来的碑没了,拓本也没了。
第一座山纪念碑
对于明朝皇帝朱元璋来说,御书最初设置在山门内的御书阁。《凤阳新书》:“御书亭,洪武十六年,建于龙兴寺,内有主御书‘第一山’三字,为施乐所设,极为典雅,在京师亦为壮观”。官员周琦陪同蜀王祭祀皇陵,并作诗《中都龙兴寺御书第一山》。明朝末年,亭台楼阁,古迹尽毁。清朝康熙时,在山顶重修了亭子。到了清朝末年,亭子被毁,但穹碑立于碧峰之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座纪念碑依然完好无损。碑高3米多,字大如斗,正楷,仿朱元璋书,笔法奇特。“文革”初期,纪念碑被砸,遗址内仍有1对石基。
重建大龙兴寺纪念碑
据《安徽进士古物考证稿》:碑在凤阳县此庙。拓片共六幅,每幅高八寸五分,宽三尺三寸,线条各异,直径六分。碑文为(今福建福清)首辅叶所书,城中百姓著书盛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碑嵌于庙亭内壁。后来在“文革”中丢失,仅在1982年4月寻回一块石碑,是第一块题字,题名“重修大龙兴寺碑”。纪念碑高35厘米,宽110厘米,厚14厘米。
重建龙兴寺诗碑
这块石碑原本嵌在龙兴寺碑亭的墙上。“文革”初期,亭子被毁,石碑被遗弃在院中。1983年9月,陈列在寺院东墙内。碑高123厘米,宽34厘米,厚17厘米,为青石。碑文为重修龙兴寺七律诗,碑文为:“万历辛亥三十九年(1611)下午,朱题词”;下端有和朱的两个印章。朱出生在白下(今南京),是礼部侍郎。建国后,明代龙兴寺有原始的铜佛、铜钟、铜鼓、铜盂。其中最大的是释迦牟尼像,高约3.4米,由头、胸、腹、下体三部分组成。表面镀金,造型精美,“文革”初期毁于一旦。寺内尚有1铜钟、1铜鼓、4只铜钹,均保存完好。
铜钟
原来挂在寺后山坡上的钟亭里。钟高2.05米,直径1.3米,厚9厘米,重约4吨。铃钮为“布兰”,铃身铸有铭文。这个亭子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毁坏了。此后,该钟被移至鼓楼报警。1982年4月运回寺中陈列保管。
铜鼓
身长1.15m,口径1m,厚度3.5cm..《凤阳县志续》:“寺中僧人蓄水浇花,名为铜鼓。叩之声宏亮,无识,故不能名之。”“文革”初期作为废品卖给府城废品收购站,因当火缸用而幸免于难。1975运至县文化馆保管,1982由县文物管理所运回龙兴寺陈列。
铜锅
分两种,一种三口,一种尖底,是双层桌。都是1.5m高,1.64m外径,5cm厚。上下两层外侧有8只脚。A 1口,尖底,单层表,高0.9m,外径1.59m,厚4cm。其用途不详,据说是炊具,有“炊僧上锅”之说。《凤阳县志续》载:“四大紫(青)铜钵盛水五十余担。咸丰初年,军队缺钱,政府打算用铸钱,烧了几千斤炭,化不开。”据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凤阳,欲将其运走,引起凤阳民众抗议。然后想在原地融化,还是徒劳。“文革”中被砸了很多次,药都炸不出来才活下来。1982年四月,仍陈列于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