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和咖啡文化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茶、咖啡、可乐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消费量最大的是茶和咖啡。咖啡在西方人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在学校、公司、商场还是在家里,大家都是不用拿着咖啡杯就能享受的。茶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它不仅是一种饮料,也承载着中国文化。茶和咖啡代表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

茶文化的历史和咖啡文化的历史差异。

商朝末年至周初,巴蜀人在神农尝百草茶后,开始饮茶。公元前1066年,吴王伐米,茶为贡品。在原始公社后期,茶成为一种商品交换。战国时期,茶已有一定规模。在汉代,茶成为佛教冥想的特殊滋补品。魏晋南北朝时期,茶立足长江,向北方传播,饮茶之风蔓延。隋唐时期,全民普遍饮茶,茶业兴盛。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鼓励客人敬茶。这时,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也诞生了。宋初明末,茶文化达到顶峰,斗茶、贡茶、赠茶风靡天下。到了清代,茶文化进一步发展,戏曲、曲艺都进入茶馆表演。清代茶叶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处于超级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在各种品茶活动中不断丰富、丰富和发展茶文化。

相比较而言,直到公元1000年左右,咖啡豆才第一次在沸水中煮沸。也门大约在15世纪开始种植咖啡。威尼斯商人于1615年首次将咖啡带到欧洲。到1683,欧洲第一家咖啡店在威尼斯开业,最著名的是佛罗伦萨咖啡馆,1720在圣凯尔广场开业。在对外殖民的过程中,荷兰人在印度马拉巴种植咖啡,并于1699年将咖啡带到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咖啡于1668年进入美国。作为一种时尚饮品,它在南美开始流行,随后咖啡馆出现在纽约、费城、波士顿和其他北美城市。咖啡于1884进入中国台湾省。这说明中国茶文化比西方咖啡文化历史悠久。

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与咖啡文化差异的合理性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面朝大海,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中国文化生长在一个相对封闭而又非常广阔的地理空间,其文化传统是由半封闭的温带大陆性地理环境和农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即“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所决定的。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首当其冲的是小农经济背景下的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其特点是中庸、保守、平衡、对称。儒家思想将中庸之道引入中国茶文化。茶生于山中,被甘露滋润,味苦,味甜。喝了它能使人头脑清晰,平静,头脑清醒。茶叶的这些特点与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是一致的。茶是一种干净的东西。通过饮茶,可以自省救人,也可以修身养性,赋予茶一种清净高尚的品格。儒家认为,喝茶可以沟通思想,营造和谐气氛,增进相互友谊,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和谐。儒家的和谐思想源于中庸之道,在儒家眼里,和为中庸,和为宜,和为宜,和谐就是一切恰到好处,没有什么超出。在茶文化中,和谐的思想渗透在采茶、泡茶、煮茶、点茶、泡茶、饮酒等一整套的茶事活动中。泡茶时“酸甜苦辣和谐,缓量适中”;招待客人时,“以茶为礼孝敬长辈者,备茶以示深情”;喝茶时“只有喝到好茶才能知道深浅,赞叹这是草和英”;品茶的环境和心境是“常偶然、雅、虚、静、远、隐、恒”。这些都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明论、谦虚、节俭。

西方文化是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地理环境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不存在像中国这样的典型农业区能始终左右整个文化走向。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古希腊、罗马、地中海北岸的岛屿和半岛。岛屿文化不是由农业发展起来的,而是由竞争性商业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海洋地理环境,使西方人性格外向、活跃。他们有独立不羁的个性,开拓精神和交易理念。西方国家存在于战争、竞争和斗争的过程中。地理环境和生产力的畸形发展,不允许西方人“三思而后行”,必须立即做出判断和行动。欧洲国家疆域相对狭小,无法像古代中国那样形成自给自足、长期隔绝的自然经济条件。国界的变迁、民族的迁徙以及古老习俗、神话和民间传说的一致性,为他们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往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造成了文化开放的精神。

西方哲学家把理性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为西方文化理性奠定了基础。西方文化是理性主义文化,目的是在自我意识中构建一个抽象的观念世界,把那些抽象的主观规律作为世界的本质,进而实现世界的理性异化。这也体现在咖啡文化中。咖啡冲泡从研磨咖啡豆到器皿,再到水温比例都有严格的要求。煮出来的咖啡香气四溢,味道浓郁。如果将淡水煮沸,会含有适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增加咖啡的香气。但如果持续烧开水,二氧化碳的蒸发会减少,所以最佳水温是95℃。如果水温太低,咖啡的味道就不会完全释放出来。水温太高,咖啡成分会变质,太多或太少都不好。再比如一个人,淡咖啡8g,浓咖啡12g,水120cc。这些都体现了咖啡文化的理性主义。

茶文化中的天地人合一与咖啡文化中的天人二分

茶文化是道家天人合一的理论。道家认为天地人平等,要顺应自然,主动了解规律,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茶叶产于山野的森林。它受天地精华的影响,承载着充沛的雨露,蕴含着道家的神韵,即“人之淡泊于地,地之自然,道之自然”。中国传统的士大夫虽然接受了儒家教育,但当他们在政治上受挫时,他们对名利的淡泊和回归自然的思想会影响他们。所以他们普遍遵循了一种生活模式,即“富则济世,穷则独善其身”。文人借茶诗追求与山水和谐的理想境界。苏东坡《吉冈煎茶》:“活水仍需用活火煎,从渔石中明。大瓢存月春瓮,小勺分河夜瓶。雪奶已经翻面煎好,风突然发出腹泻的声音。肠末易禁三碗,坐听孤城更久。”通过喝茶,我们可以体会到茶道、天人合一。

西方文化主张天人相分,两者是对立的。为了生存,人们必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在思想上体现为其人道主义传统,在行动上体现为自由竞争,表现为对个体人格、价值和尊严的肯定,对个体独立性的尊重和倡导。西方哲学追求对自然的认识和对万物发展规律的把握。要征服自然,就要用实证的、严谨的思辨手段,明确区分天人、主客体、物我,以达到对自然本身的一种认识。历史上最早吃咖啡的阿拉伯虽然有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港口城市摩卡,但却禁止出口任何咖啡种子。1616荷兰人最终将幸存的咖啡树和种子走私到荷兰。在了解了咖啡生长的客观过程后,他们开始建造适合热带或亚热带气候下咖啡生长的人工温室,并成功培育。

茶文化禅与咖啡文化的基督教精神差异

佛教禅宗修行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种:戒、定、智。所谓决心和智慧,就是要求僧人静心修行,心平气和地坐着,没有杂念,从而悟道。因为长时间打坐容易疲劳,很多僧人都有打瞌睡的困扰,而茶有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的药理作用。所以茶最早与佛教结缘的机会可能是它的缓解睡眠功能。随后,佛教高僧对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们发现,茶味苦而微甜,茶汤清淡干净,很适合佛教所提倡的沉默淡泊的生活态度。此外,饮茶有助于禅悟和开悟,所以佛教对茶的认识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古茶最初都是在寺院里种植、采摘和加工的。比如唐代最著名的茶叶——蒙顶茶,就产于四川雅安。相传为汉代坎罗吉禅师普慧所植。它是中国最早的人工栽培茶树,因品质优良而被列为贡茶之一。茶叶不仅种植在佛教寺庙中,也是佛教寺庙日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著名的寺庙里,都有茶厅或茶室,还有“茶鼓”和“茶头”。庙里的茶叫“庙茶”。茶还起到协调佛寺僧尼关系的作用,使僧尼之间的感情更加密切。此外,在佛诞节,有专人用名为“洗佛茶”的茶汤沐浴佛身,供香客饮用,祈求消灾长寿。

根据基督教世界流传的故事,在北非埃塞俄比亚的卡法,有一个叫卡尔迪的牧羊人,有一天像往常一样出去放羊。突然,他发现羊在蹦蹦跳跳,异常活跃。当他仔细看时,发现它们正在吃地上的红色水果。他估计就是这些红色的果实让羊如此兴奋。于是,他带着这些红色的水果去附近修道院的一位牧师那里寻求建议。神父听了牧羊人的话,顿时好奇起来,就往嘴里送了几个红果。很快,牧师变得精力充沛。从此以后,所有的牧师在弥撒前都会吃几颗红色的果子,后来命名为加果,也就是流传至今的咖啡果。这说明西方基督徒也用咖啡提神。

众所周知,西方文明起源于古代中东、希腊和罗马,宗教和世俗意识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基本框架。西方人认为上帝看重的是个体的灵魂,人的肉体和灵魂,任何人,人和自然都是对立的关系。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支配下,西方人有着强烈的个人奋斗和竞争意识。但丁认为,不存在不关心家庭的个人,家庭的光荣和高贵首先在于个人的光荣和高贵。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首先是每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对自性边界的确定和发展。对西方人来说,生活就像煮咖啡。如果做过的事情失去了原有的新鲜感,就要重新探索,重新冒险。就像咖啡冲泡一次后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味道变得索然无味,所以你应该丢弃它,开始用新的来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