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颐和园(圆明园)的信息
圆明园建于清康熙中期。起初是康熙帝爱新觉罗-叶璇赠给康熙帝第四子胤禛的园林,并赠以圆明园匾额。康熙四十六年(1707)已初具规模。据《康熙》记载,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康熙皇帝第一次来园设宴,这也是圆明园最早的文字记载。
圆明园最初只占地20公顷。胤禛即位后,圆明园逐渐成为一座独立的皇家园林。雍正三年(1725)]起,在原圆明园南面修建宫殿式大殿,颁布诏令。此后又向北、西、东大幅扩建,成为占地200多公顷的大型宫殿。乾隆九年(1744),终于形成了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此后,长春园于乾隆十至十六年(1745-1751)建成,乾隆三十五年(1770)傅恒父子旧园合并,命名蕲春园,与圆明园一起,形成三座圆明园。因为长春园和蕲春园是圆明园的附属园林,所以圆明园被视为三大园林的统称。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圆明三园”是道光以后的名字。乾隆年间,圆明园、长春园、蕲春园与惜春园、惜春书院合称“圆明五园”。两者都归圆明园首席大臣管辖。“圆明五园”总面积超过450公顷。婺源宫城墙长约15km。直到嘉庆七年(1802)和道光二年(1822),嘉庆和道光两个皇帝先后把惜春书院和惜春公园让给了古伦的庄敬公主和博的绵凯王子。实际上,贾、道皇帝为了更好、更集中地修缮和建设圆明园、长春园、蕲春园,把院和惜春园让给了他们的族人。从雍正三年(1725)雍正皇帝将圆明园升级为离宫,到咸丰十年(1860),经过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的苦心经营,圆明园终于用65438+的各种著名景点建成了人间仙境。它的名声甚至传到了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东方凡尔赛宫”。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这样评价圆明园:“试想,它是一座像月光城堡一样令人神往的建筑。这是一部令人惊叹、无与伦比的杰作。”人们常说:“希腊有帕台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颐和园(圆明园)。”
如今,辉煌不再。以下三个景点是圆明园的代表作。
认真的
郑达光明位于圆明园正门,是圆明园四十景之首。郑达光明景区包括郑达光明堂和大观门区,建于雍正三年(1725)。
郑达光明景区覆盖圆明园的宫门广场,南起宫门前的大影壁,北至宫门后的寿山。长370米,东西以如意门为界,宽310米,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大皇宫前是宫门广场,广场中央是一条宽3.8米的倒T型石板路。丁字路可通往清漪园、景明园、景漪园。东面是一条通往首都西直门的石板路。每次皇帝从故宫或者长春园来圆明园,基本都走这条石板路。石碣路东西两侧各有一个人工湖,形似一个张开的扇面,俗称扇面湖,因位于圆明园大皇宫前,故又称前湖。湖的西部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疏浚。同年,在樊湖西岸刻下昆仑石。石碑上刻有乾隆御制《千户》诗。诗中写道:“御花园前无湖,今称疏浚。石渠右侧位于地下,在你的年份,被流水占据。路的左边不太高,车马担心泥泞。因为谦虚,所以才三心二意,占尽地利,才能事半功倍。不好意思被雇佣被施舍,三个冬天收了很多徒弟。务成春水遭殃,东去之路畅通。一次做三件事不花钱,对年轻人来说又咸又享受。盖王无私事,皆应载入史册。这不是打耳光,而是告诉智者和愚者的广播。”湖东半部及石条路是乾隆三十五年(1770)加建的。你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影壁横跨在范湖上。影壁长41.6m。就在影壁的北面是圆明园的大宫门。
有5个大宫门和5个左右面对的房间。东面有34个房间,西面有34个房间,面对房间有弯曲的角落。东面有宗仁府、内阁、吏部、礼部、兵部、都察院、里番院、翰林院、展室、国子监、銮义卫,以及挂黄白白蓝旗(东四旗)的各种衙门值班室。在东方,有一个金库。西面有住院部、刑部、工部、秦、内务部、光禄寺、总政部、大理寺、裂寺、太常寺、太仆寺、钦差书馆、上元院、军器院、黄红红蓝旗衙门(西四旗)。大宫门西有茶餐厅和书房。东边有茶馆和军部。可以说,清代几乎所有的国家机关都在大皇宫大门内外设有分支机构或值班点。
大皇宫广场等级森严,任何人不得随便靠近或逗留。乾隆朝著名的权臣小沈阳在乾隆死后三天被嘉庆皇帝逮捕。嘉庆帝亲自审问并宣布了何坤的20项罪名,全部是死罪。第二条是:“去年(1798,作者注),正月,高皇帝(指乾隆)在圆明园召见何坤,骑马直入左门,过郑达光明殿,到达寿山口。没有父亲,也没有绅士。”仅此一项就足以被执行,可见大宫门区制度之严。
圆明园大皇宫前平台的两个角落里立着一对青铜狮子。但铜狮并不是圆明园前最早的摆件。它们是雍正初年(1723)大皇宫大门落成时的一对石麒麟。乾隆六年(1741),乾隆皇帝觉得石麒麟不够精美,就命人铸造了一对青铜麒麟,原来的石麒麟被移到了花园西北角的安佑宫前。然而青铜麒麟在大皇宫前只站了22年,乾隆二十八年(1763),乾隆某天从承德避暑山庄回来,正要从大皇宫进入圆明园。见铜麒麟觉得有些别扭,不如他刚去过的承德避暑山庄门前的铜狮雅致,便命人铸造一对铜狮来代替铜麒麟,铜麒麟就被移到了长春园宫前。新铸的一对镀金青铜狮子* * *由17189公斤黄铜制成,重17吨。青铜狮子高243厘米,宽176厘米,长227厘米,石狮底座高约80厘米。新铸造的青铜狮子确实比原来的青铜独角兽更宏伟。
穿过宫门后,称为“进进出出德门”,又称二宫门。雍正御书门上挂着“好进”四个字,东西两个门,用于凌晨为衙门呈献祭奠场所,俗称奏门。
贤良门外,是王公、使臣来京拜见清帝的地方,称为“朝圣”。武官和侍卫经常在这里接受皇帝的箭术测试,被称为“射”。
乾隆、嘉庆年间,清朝皇帝坐在贤良门入口的南面。贤良门前有三座石拱桥,弓箭手站在桥北,朝北射西。但是,如果皇帝想看他的射击姿势,看他是否击中靶心,他必须左右摆动他的头。道光十九年(1839),道光为了避免东张西望的麻烦,下令将拱桥改为平桥,靶子设在桥的南面,弓箭手站在桥的北面,从西向南射击。然而不幸的是,第二年(1840)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军战败。后来根据风水先生的说法,清军之所以失利,是因为拆掉了三座拱门,导致“国军衰弱”。
进出德门后,便是正义堂。郑达光明堂是清朝皇帝在圆明园举行宫廷会议和重大庆典的地方,类似于紫禁城的太和殿。是圆明园所有寺庙中等级最高的。郑达光明堂长12英尺,宽8英尺,有7个房间宽。大殿的屋顶结构依靠在一个屋檐上,看起来像今天颐和园的仁寿殿。所有的木材都是从深山老林的金丝楠木上砍下来的。寺庙的地板上覆盖着苏州编织的毯子。大殿中间是皇帝的宝座,用紫檀木制作,做工精致。王座覆盖着黄色的绣花缎盖。王座位于一个高台上,下面有三级台阶。平台四周是红漆木栏杆,雕有玫瑰等花卉,精致而富有韵味。宝座两侧有高高的屏风,屏风上装饰着蓝玉和孔雀毛,鸟儿的羽毛上点缀着红宝石和碧玉。宝座上覆盖着精美的绣花靠垫。御座正上方悬挂着雍正帝题写的“正大光明”的匾额。木质天花板上雕刻着深深的花纹,挂着晶莹剔透的刻有西方贡品的玻璃灯。窗户上贴着白色的朝鲜纸。郑达光明堂西墙上还挂着一幅圆明园全景图,大到几乎把整面墙都遮住了。东墙有乾隆御书《御书周书无逃》。乾隆皇帝对这里的图案十分欣赏,称赞道:“不雕不画,会得一种雅致之感。”
广场不仅是朝廷听政的地方,也是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每年,寿宴(皇帝的生日)和钱球宴(皇后的生日)都在这里举行。自乾隆朝开始,清朝皇帝每年都要在圆明园举行“上元三宴”,即正月十四宗亲宴、正月十五外宴、正月十六朝臣宴。其中,外交大臣的宴席和朝臣的宴席都是在正殿举行的。
清朝皇帝一般只在光明殿接见比较重要的外国使节和外国使节。如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王乔治三世率团访华,英国特使马可·厄尼、助理特使斯坦顿等90人在别墅接待。他们冷漠而真诚,于7月15抵达北京。皇帝去了别墅。当时英国代表团带来了英王赠送的天体、天体图、西瓜炮、四轮独立。
科举考试不在郑达光明堂举行,主要面向翰林的官员。此外,顺天府乡试的举人和省试的举人也经常在此堂复试。每次考试都可以说是戒备森严。光明正大的台阶下,进出贤良门的台阶下,挂着刀的卫兵有20个。此外,道光三十年(1850),道光死于圆明园,其灵柩停放于正殿。
寿山矗立在公平明亮的寺庙后面,寿山周围有几棵巨大的竹笋。最高的笋石有5米多高。其数量之多,形式之美,在南北园林中均属罕见。寿山虽然名为日寿山,但其实是用湖中挖的土做成的。寿山的堆积有三层意思:是为了装点风景,人为的把皇宫区和千湖旅游区分开。皇帝要想欣赏千湖风光,必须绕过寿山。绕过寿山山之前,他不知道后面是什么风景。过了山口,眼前豁然开朗,给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第二是风水。圆明园大皇宫前有一个扇形的湖泊,大皇宫后堆积如山,可以是“脚踩水,头枕山”的奇妙风水景象。此外,圆明园东面的寿山和福海组成“寿山福海”,也体现了“福寿东海,寿南山”的封建观念。
整个郑达光明景区突出了一条完整的中轴线,从宫门广场的大屏幕墙到郑达光明寺前的平台有300米的距离。周围建筑错落有致,威严肃穆,显示出封建帝王的威严与神圣。
然而遗憾的是,成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陷圆明园,郑达光明殿曾是盟军司令部所在地。在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并放火焚烧圆明园内所有建筑后,6月10日下午3时,英法侵略者终于将仅存的郑达光明殿及周边寺庙付之一炬。
目前,郑达光明堂、大公门和范范湖遗址的地基仍然存在,寿山仍然完好无损。山上的竹笋现已散落在后山和颐和园的大园饭店。乾隆御诗《千户》昆仑石碑,现保存于大元宾馆,字迹仍清晰可见。
勤劳贤惠
“勤俭持德”是圆明园40景之一。位于郑达光明堂东侧。它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70米,占地25000平方米。是清朝皇帝在圆明园期间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勤政贤德之人,不同于正义之堂。正殿是举行国家重要仪式的地方,一般是封闭的,而勤政贤德的人则不是。皇帝几乎每天都来这里处理军事事务。
勤俭德景区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有上百间房屋,三组较大的院落,三个正殿。
核心建筑叫“秦征亲贤”,也叫“秦征堂”。建于雍正三年(1725),堂外檐悬挂雍正御书“秦征堂”匾额,内为“秦征钦贤”,是清帝召见文武大臣的地方。圆明园虽然是一座园林,主要功能是供皇帝休闲游览,但清朝皇帝怕自己和后代因为游园而忽视政事,所以规定所有皇家园林都必须建有听政的地方,而且大多以“勤攻突击”命名, 如中南海的秦征殿为康熙御玺,圆明园的秦征殿为雍正御玺,清漪园、静宜园、景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秦征殿为乾隆行宫。 嘉庆帝曾说:“勤则兴,懒则亡”来教育孩子时时刻刻不要忘记处理国家大事。
秦征厅有一个皇帝宝座,后面有一个巨大的屏幕,上面刻着乾隆写的御书《逃不掉》。后营东墙是梁御书《创业难守》,西墙是御书《供君批跋》。御座两侧是存放古籍的书架和书柜。
在炎热的夏天,清朝皇帝经常把他们的办公室和用餐地点搬到秦征大厅东部的“方笔丛”里。方笔丛是一个开放的大厅,朝南有五个开间。每年夏天,方笔丛的前院都遮着一把遮阳伞,皇帝坐在方笔丛的露天大厅里办公和用餐。香园后有九间房宽的“保和太和殿”,前有三幢,堂内有东西暖亭。殿壁上有乾隆御书《圣训四谚》。春秋时期,皇帝喜欢在保和殿的东西暖阁用餐或休息。
保和殿后面是富春楼,有螺旋梯通往楼上,里面有很多珍贵的字画、西洋雕塑、油画和各种西洋玩具。
勤劳善良的人东、北、西三面环水。庭院里点缀着各种形态的假山,包河太和殿有一大群建筑。西院自南向北有飞云轩、怀清粉、秀木佳音、盛秋亭等建筑。东院是一个大仓库,里面有足够皇帝们穿几辈子的朝服、绸缎,还有大量银鼠、貂、黑狐等名贵皮草。图书馆里还有大量精美的珐琅制品和珍贵瓷器,还有一个专门存放西方贡品的仓库。房间里有大量各国捐赠的西洋钟表和西洋玩具。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勤政贤德吉祥处的东南角,有“圆明园总督府”,又称圆明园总督府办公室,是圆明园总督府太监办公室。
勤俭德景区现已恢复昔日山形水系,建筑基址仍埋在土中,遗址上有少量太湖石和建筑构件。
九州清颜
九州青岩是一个很大的景点,最大的岛叫“九州青岩”。九州青岩,位于千湖中央,与郑达光明堂南北隔湖相望,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九州青岩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岛屿上,四周小桥流水,与其他景点相连。景区东西长220米,南北宽120米,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
青岩,九州由九个岛国组成,各有各的风景,相互之间有桥梁。如果从天上往下看,九州景区和南方聪明、勤劳、贤惠的人们一起,看起来就像一只乌龟,因为乌龟在古代有长寿、平安的寓意。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九州青岩也隐含着永恒稳定的意思。
九州青岩是圆明园最早修建的景点之一。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帝第一次游览瑛子园,吃晚饭的地方是九州的青岩。九州青岩一直是皇后的寝宫,除了与皇后关系密切的太监和宫女,任何人不得靠近岛屿。
九州青岩由三个大殿组成,构成了这个景区的中轴线。从南到北,第一进厅是圆明园厅,厅前檐上挂着康熙皇帝御书“圆明园”三字匾。为什么取名“圆明园”?雍正帝后来解释说,“圆明”二字的意思是:“圆则迷,君子则明则光,智者。“圆”字解释为“品德完美,超越常人”,“亮”字解释为“英明、睿智、政绩辉煌”。“圆”字其实是统治阶级炫耀自己治理国家有多好。但也正是因为大厅里挂着康熙皇帝的匾额,才被视为圆明园的正殿。圆明园宫内原本藏有完整的故宫地图,咸丰年间,还供奉着道光和咸丰生母贵妃。在郑达光明殿建成之前,它一直是圆明园的主要殿堂。
圆明园后面是凤三无私堂,主要是清朝皇帝举行宗亲宴的地方。每年元旦,这里都会举行丰盛的宴会,亲王、长孙、太子、贝勒等皇室成员都会被皇帝邀请参加宴会。乾隆四十六年(1781),在丰三无私堂举行家宴时,把荣飞(费翔)让到了西桌首位。乾隆五十四年(1789),第一个“五世同堂”也在这里。丰三无私殿内有宝座,两旁有床供皇帝休息。丰三无私堂内有一坛,雍、甘、贾三朝皇帝祭祀太阳神的地方。东西回廊也有佛寺。西佛寺供奉观音菩萨,东佛寺供奉圣祖仁皇帝(康熙)和孝公仁皇后(雍正的生母)的神灵。道光中期以后,佛寺改为圆明园。
丰三无私堂的后面是九州清晏堂,堂内悬挂雍正题写的“九州清晏”匾额。九州清晏堂是皇帝在圆明园居住时的主卧室。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1。10 735年10月8日),雍正帝突然死在这里。九州青岩堂有东西仓,还有一座仙楼(室内二楼)。九州青岩堂是一片金砖地。寺庙前有一只青铜鹤。
九州青岩是皇后寝宫,经常使用明火,且多为木质建筑,火灾成为最大隐患。九州青岩历史上发生过几次火灾,其中道光十六年(1836)的火灾最为严重:三大殿和寝宫全部化为灰烬。
三大殿西侧有一组名为“乐安和”的建筑,是乾隆皇帝的寝宫,建筑精美,雕梁画栋。院内还有假山、叠石、藤蔓,乾隆皇帝喜欢在此读书写字。
清惠阁建在乐安河西,清惠阁北墙上挂着圆明园巨幅全景图,题写“大观”二字。道光中期重建清慧阁时,这幅全景图被移到郑达光明堂的西墙悬挂。
道光十一年(1831),清慧阁、乐安河及北侧鱼塘被拆除改建为神德殿,为三券建筑。庙里的装饰极其豪华。厅内有仙楼(二楼),有螺旋楼梯可爬,东边楼上有供皇帝休息的床。神德堂前院有牡丹,牡丹,苹果。道光对改造后的神德堂非常满意,并喜欢住在这里。道光三十年(1850年2月25日)正月十四死于此。
在神德殿的西面,有一组名为詹静斋的建筑,以前是清慧阁。道光年间改建为詹静斋,居住着道光帝所有的后妃,咸丰帝伊颜宁生于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1831七月17)。之后,权贵妃被立为皇后,道光二十年(1840)死在这里。咸丰五年(1855)改名吉福堂,仍住成丰孝(慈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九嶷艾青岩岛上有两组建筑,都与慈禧有关。第一组是九州清颜殿西侧的三间套房,房檐上挂有道光题写的“同道堂”匾额。“同道堂”原本是咸丰为太子时道光赠送的牌匾。咸丰做了皇帝后,就在这里挂了这块匾,咸丰皇帝很喜欢住在这里。成丰五年(1855),堂前建戏台。但最著名的老乡并不在这里,而是咸丰帝生前的礼物。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由于从小体质不好,加上各种心理打击,很快就病倒了,传给了独子载淳(同治皇帝)。但当时同治皇帝才6岁,成丰帝就任命了肃顺、段华等8位辅政大臣。但为了防止八大臣独揽朝政,同时给慈安皇后和载淳盖了章,作为发布圣旨的凭证。送给载淳的印章上刻着“同胞”。因为当时载淳还小,所以“同乡”的印章一直放在慈禧手里。此时慈禧实际上掌握了政权,也为日后发动政变、听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组建筑是位于九州青岩东的“天地家泉”。其实天地家泉是九州青岩嫔妃居住的地方。嘉庆帝于十月初六(1760+13)生于天地家春。天地一家春有自己的宫门,房间围绕中轴线布置。三晋大院两边有七八套院落。在西北部,有女王的大厅和卧室。道光中期,皇后寝宫移至西路。三晋大院最大的建筑群叫天地一家春,是一个大厅,里面放着一尊青铜药王佛,后面的大厅叫“承恩堂”,里面挂着一幅很多小孩的画。然后北房有一排15房,叫“全石自娱”。后来在咸丰年间统治中国半个世纪的孝钦贤太后(慈禧),只是一个低级的义满,每次陪咸丰皇帝去圆明园都住在天地春殿西侧的三间房里。一开始慈禧不受咸丰宠爱,成丰也不来看望她,但毕竟慈禧还是有办法的。她用银子买通了咸丰帝的太监,特意带咸丰帝来了一个天上地下的春节。早已准备好的慈禧唱了一首妩媚的江南小曲,立刻迷住了成丰帝。很快慈禧就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太子载淳,也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光绪,帝子)。母亲很看重儿子,很快慈禧就逐渐被提升为妃子。成丰帝死后,她因为是同治皇帝的生母而当上了皇太后,后来又秘密联系慈安的恭亲王发动政变。他杀死了肃顺等人,然后听信了政治,从此开始了长达48年的统治,这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因为这里是慈禧发迹的地方,慈禧一直怀念。同治、光绪年间,圆明园数次修复。慈禧希望恢复天地之春,但有限的资金和重建工程过于庞大,无法完成。但慈禧仍不死心,颐和园所有新铸的铜缸、鹿、花瓶都刻着一个天地之春,纪念那段往事。
1929年,用郑达光明遗址的旧砖在九州青岩岛元丰无色殿一带建造了“三·一八”烈士纪念碑。2004年,九州青岩已被发掘,东南和西南两座石桥已被发掘,岛上神德堂以南的假山依然存在。春天过后的天地家宅院子里的太湖石也已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