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蛔虫有几条染色体?
一.染色体介绍
染色体是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特定形式的DNA。在细胞核中,DNA紧紧缠绕在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周围,并包装成线性结构。
当细胞不分裂时,即使在显微镜下,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也是看不见的。然而,构成染色体的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得更加紧密,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染色体。每条染色体都有一个收缩点,叫做着丝粒(点),着丝粒将染色体分成两部分,即“臂”。短臂为“P臂”;长臂就是“Q臂”。
每个染色体上着丝粒(点)的位置为染色体提供了独特的形状,可以用来帮助描述特定基因的位置。染色体具有物种特异性,其数量、大小和形态随不同的生物物种、细胞类型和发育阶段而不同。
二、发展历史
染色体来源于希腊语单词χ ρ?μ α(色度,“颜色”)和σ?描述了μ α(体细胞,“体细胞”)及其对特定染料的强染色。德国科学家冯·沃尔代尔-哈茨创造了染色体,取代了发现细胞分裂的德国生物学家瓦尔特·弗莱明提出的染色质。
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w用染料对细胞核内的丝状和颗粒状物质进行染色,观察到这些物质平时分散在细胞核内。细胞分裂时,分散的染色物集中形成一定数量和形状的条带,分裂完成后,条带松散松散。
1888被正式命名为染色体。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一.原核生物
细菌和古细菌通常只有一条环状染色体,但染色体大小差异很大。大多数细菌染色体的大小在654.38+0.3百万碱基对到654.38+0.4百万碱基对之间。疏螺旋体是一个例外,它只含有一条线性染色体。
二。优核质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由染色质丝组成。染色质丝由核小体(组蛋白八聚体,DNA链的一部分,附着并包裹在它周围)组成。染色质丝被蛋白质包装成称为染色质的浓缩结构。染色质含有大部分DNA和少量的母系遗传DNA,如线粒体DNA。
染色质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只有少数例外,如红细胞。染色质允许很长的DNA分子进入细胞核。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进一步浓缩形成显微镜下可见的染色体。染色体的结构随着细胞周期而变化。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被复制、分裂并成功传递给其子细胞,以保证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和存活。染色体可以以复制或非复制的形式存在。
未复制的染色体是单个双螺旋,而复制的染色体包含两个相同的双螺旋,由着丝粒连接(其中任何一个都称为染色单体或姐妹染色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