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盐的历史渊源

淮盐因淮河穿越江苏盐场而得名。江苏盐场分布在北起苏鲁、山东交界的绣花针河口,南至长江口的斜长海岸带,横跨连云港、盐城、淮安、南通四市13个县区,面积653平方公里。江苏沿海拥有中国最大最宽的沿海滩涂,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适宜海盐生产。淮盐产区是中国四大盐产区之一。

早在阖闾时代(公元前514年),江苏沿海地区就开始将海水烹为盐。汉武帝招人炒盐,割草炒,铁锅热,煮海为盐,日夜可产一千斤。到了唐代,挖沟渠引潮,铺亭台楼阁,用卤水淋灰,留煎锅煮,还专设制盐。到了宋代,煮海制盐的工艺已经非常成熟。《通州煮海录》记载:“炒海盐的过程分为六道工序:粉碎、晒灰、淋卤、试莲、炒盐、采花。”到元代,江苏盐业已发展到30家盐场,海煮规模居全国之首。尤其是明代,江苏盐业从炒盐发展到晒盐。《明史·食货录》记载:“淮南盐炒,淮北盐干。”这说明早在500年前,江苏海盐就有炒盐和晒盐两种生产技术。到60年代中期,塑料干燥结晶新技术试验成功,同时在全省盐田推广使用,产生了新的重大技术革命和飞跃,使江苏海盐生产进入了稳产、优质、高产发展的新阶段。'

淮盐因其巨大的税收而受到历代朝廷和政府的重视。在奴隶社会是奴隶给奴隶主的贡品之一,在封建社会是国家的重要财源。唐宋以来,盐场往往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两淮盐场占全国盐收入之首。清朝顺治年间,两淮盐税收入占全国盐税总额的62%。民国时期,两淮盐税占全国盐税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在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封建统治者把发展盐业作为充实国家财力的主要手段。解放战争时期,江苏盐业曾是革命军的重要经济支柱,淮北盐场曾有“华东金库”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1984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盐税条例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了税制,取消了一切杂税,保持了税率的稳中有降。

由于淮盐的突出地位,在中国近代史上,淮盐资源是帝国主义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民国时期,袁世凯以盐税和关税为抵押,向英、法、德、日、俄等国银行借款,盐税落入外国人手中。外国银行集团通过审计局大幅度提高税额,竭力在淮北搜刮盐税和盐价。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淮北盐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天灾人祸,极大地影响了盐业生产。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先后进入苏北、苏中,部分盐场还政于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江苏盐场广大军民与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许多仁人志士为盐场的解放献出了生命。广大盐工盐民恢复发展盐业生产,组织盐税收入,支援前线,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