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SMIC的创业史
一年后,张汝京出现在上海,并在中国大陆SMIC建立了第一家晶圆代工厂。从建厂到生产,一切都在高速进行。在美国实施技术禁令的同时,SMIC绕过荷兰和瑞典,从这两个市场购买了大量半导体生产设备。目前,SMIC在上海有三家制造工厂。去年正式实现5438年6月+10月量产,产品超过80种。设定的月生产目标为85000件,大部分产品的良品率在90%以上。全球约有65家公司计划委托SMIC代工。去年年底,SMIC在北京设立了一家新工厂,共融资约6543.8美元+0.25亿元。在建8寸生产线的同时,654.38+0.2寸生产线也在规划中。
SMIC的快速发展完全是由于技术上的“拿来主义”。首先,SMIC与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厂新加波特许半导体合作,成为国内首家0.18微米芯片厂商。随后,SMIC与德州仪器达成合作协议,扩大其半导体芯片的生产规模。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制造商之一,德州仪器在与中国的合作中首次选择了SMIC,并授权使用0.13微米制造工艺,这给SMIC带来了天赐良机。
凭借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SMIC开始向海外扩张。一方面,SMIC 100%全资子公司SMIC日本完成在日本的注册有以下目的:一是把握日本半导体产业市场和客户需求;二是开发日本客户;三是丰富对日本客户的支持;第四是高效地从日本采购半导体制造设备、材料和原材料。
另一方面,SMIC宣布与欧洲IC设计工厂Accent S.r.l合作,向欧洲市场提供IC设计、掩膜生产、晶圆制造、测试等一整套服务。SMIC因此为其在欧洲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坐北朝南,动东动西,SMIC向四面八方进攻,其势咄咄逼人。今年5438年6月+10月,SMIC与世界芯片巨头尔必达、东芝、英飞凌达成技术转让和代工协议。今年3月,SMIC与德国亿恒科技签署协议,扩大在DRAM存储芯片生产方面的合作。亿恒将把其0.11微米沟道动态存储器(DRAM)工艺和300毫米转移到SMIC。
在引进技术的同时,SMIC也获得了大量订单,一举两得。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芯片代工行业,完全依靠技术引进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会受到很大限制,因为合作方一般不会允许SMIC使用其转让的技术为其他企业服务。意识到技术引进的潜在危机,张汝京以极其优惠的条件从台积电召回了许多前世界公司的老部门,并加强了SMIC的研发团队。目前已经建立了近300人的研发团队,致力于自主技术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