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伟人很多。那时候为什么高等教育好?

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当时国学大师那么多?众所周知,民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人成为了很多学术的大师,影响了后世的知识和文化。不仅如此,大多数后来成为“两弹一星”的科学家都对那个时期的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那么,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为什么当时国学大师层出不穷?

其实今天看民国大师们的成长记录,再对比当时的教育情况,我们已经很清楚的得出一个结果,民国的学校教育是特殊的,“对于人才,是不不拘一格的。”

被学术界誉为“一代宗师”的钱穆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钱穆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直到今天,人们对他的追求依然不绝于耳。回过头来看,钱穆其实只是一个中学文凭。

1930年,钱穆已经从教10多年,但在那个乱世,因为战乱,他中学都没毕业。这一年,他因出版《刘父子年谱》而出名,并得到史学家顾颉刚的推荐。他直接在燕京大学教书,后来又去了北大和清华教书。

除了钱穆,我们熟悉的还有陈寅恪、沈从文等人。他们以教授的身份教学生,但学历其实不高。陈寅恪是清华四大导师之一,历史学家傅斯年对他赞誉有加,称他的学识为“三百年第一人”。事实上,陈寅恪没有任何学位。

学校不拘一格,掉人才。臧克家数学得了零分,他也上了国立青岛大学。这说明钱钟书考清华的时候,数学考了15,但是语文和英语成绩都很优秀,甚至英语还得了满分。罗嘉伦校长很欣赏他,所以破例收下了他。

当时的校长除了对学生宽容,也很有事业心。梁漱溟的学历不高,但一部代表作《求疑》立刻显示了他的学术水平。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认为他是个人才,于是邀请他到北大工作,成就了梁漱溟的辉煌。

当时学术自由的影响非常大,人才受到极大的重用。其次,学校也是不拘一格的减少人才。梁漱溟当教授的时候才25岁,是当时最年轻的教授,而且27岁的教授已经不算少了,比如大名鼎鼎的胡适、刘半农等人,27岁就已经是教授了。

学校重视教育,国学大师其实层出不穷,学校的大力支持也来源于政府的支持。北洋政府时期,无论军阀如何争斗,都高度推崇教育。张创办了东北大学,连著名的狗肉将军张宗昌也创办了山东大学,可见当时的军阀风范。

国民政府成立后,也对教育给予了大力支持。当时大学教授和教育部把工资定在每月400-600元,不错。要知道,那时候一家四口在北京住一个月,刚好需要60块钱。许多人读鲁迅的文章。除了从内心看到鲁迅的思想,鲁迅其实是一个很大度的人。

抗日战争爆发时,虽然国家已经在遭受苦难,但政府仍然没有减少对教育的支出。即使在当时,整个国库和教育的支出也排在第二位,第一位是军费。

民国时期最著名、最有声望的学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由多所名校联合举办的。虽然只存在了8年多,但它培养的人才比北大清华之前30年加起来还多。我们熟悉的大科学家邓稼先、朱光亚等,都是西南联大出来的。

民国大师层出不穷。其实看到这个,就知道原因了。学校的包容,学风的自由,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造就了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