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造型艺术
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我国大量的考古发掘中出现了大量的陶俑、陶兽、陶车、陶船等。有些是手捏的,有些是模压的。在汉代祖先的丧葬习俗中,泥塑神像被广泛用作陪葬品。到了唐代,泥塑达到了顶峰。被誉为雕塑大师的杨惠芝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随着宋代泥塑艺术的发展,不仅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有所发展。很多人专门做泥人,当商品卖。元代以后,明清民国以后,泥塑艺术作品仍在社会上流传,可以用来观赏陈设,也可以让孩子玩耍。天津、江苏无锡惠山、广东大悟、陕西凤翔、河南浚县、淮阳、北京仍是传统泥塑的重要产地。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汉代就有面塑。宋代记录了在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和婚礼庆典中使用面塑的习俗。现存最早的古代面塑是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发现的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墓中出土的女性面塑、男性面塑上身像和面塑猪。清代就有以制作面人为生的工匠。今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面塑的工艺和习俗。
面塑一般分为观赏性面塑和食用面花(或馒头)。用于观赏的糕点通常由精粉、糯米粉、盐、防腐剂和香油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团则由粉状面粉和生面粉制成。材料的不同,使得两种面塑在制作工艺上略有差异。
食用面花的制作工具简单,全靠女人的巧思。方法是将面粉搓成面团,然后用剪刀、菜刀、梳子将面团定型。观赏性、装饰性面塑是将开水倒入面粉、糯米粉、防腐剂中用筷子搅拌,然后将面团反复揉搓均匀而成。然后在面条中加入品红、品红、品红蓝、白粉、锅烟黑等颜色,制成各种颜色的面条,再经过揉、揉、切、挑、压、粘等工序,塑造形象。还可以用一些羽毛、棉花等来装饰头发、胡须等,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完整的形象。
用于节日习俗的食用面花或馒头在以面食为主要食物的中国北方很受欢迎。食用面花分布在黄河流域的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省,以及内蒙古、新疆和东北的农村地区。面条主要产于北京、山东、江苏和浙江。北京的面塑艺术水平最高。中国的木偶艺术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刻特征。从材料和操纵方法来看,木偶艺术有提线、杖头、掌、铁枝、药发、水力等不同形式。从剧目看,有历史传说、神话传说、寓言等。、天地、痴情、写实小品,可谓五花八门;从造型上看,可以和人的身高一样大(汉代大木偶的身高是193 cm),也可以不到一尺。偶数头可以做成拇指那么大,可以雕刻出五官端正,比例准确,线条均衡,色彩鲜艳的图案。比如粤西的杖头木偶,《仙莲花》里的书生陈秋林,《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里的猪八戒、牛王默,即使神怪夸张,都保持着和谐的比例。
粤西现代木偶可以用眼睛自由活动,并能创造出睁眼、眨眼、眨眼等动作。根据表达的需要,得心应手,生动形象。冀南吴桥民间木偶头夸张、简洁、独特;有的接近唐仕女、敦煌彩塑;有的接近中国传统戏曲脸谱,但灵活、滑稽、柔韧。
另一方面,木偶戏也是社会生活的写照,许多皇帝和文人都被触动心弦,发出由衷的感叹。比如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统治者后蜀统治者王彦看了木偶后感触良多,尝云:
“斩断道路,打破人生几何!有些人是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