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史上有哪些重要的科学家?

查尔斯·巴贝奇查尔斯·巴贝奇1

通用计算机(发明了机械计算机)之父查尔斯·巴贝奇·查尔斯·巴贝奇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他在1823年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1计算机小差分机,虽然没有制造出来,但其基本原理在92年后应用于巴勒会计计算机。

他还使用计数机器来计算工人的工作数量和原材料的利用率。他称之为“管理的机械原理”。

2.艾伦·麦吉森·图灵·阿兰·麦席森·图灵

阿兰·麦席森·图灵(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国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被誉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之父。

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他回到剑桥。后来,他帮助军方破解了著名的德国密码系统Enigma,并帮助盟军赢得了二战的胜利。

图灵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智能的测试方法,即图灵测试。到现在每年都有测试赛。此外,图灵提出的著名的图灵机模型为现代计算机的逻辑工作模式奠定了基础。

3.约翰·阿塔那索夫

约翰·阿塔那索夫,保加利亚移民后裔,10月4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汉密尔顿,1903,保加利亚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获计算机先锋奖,IEEE 1990颁发的“电气工程里程碑奖”,布什颁发的国家技术奖章。

1970,保加利亚西里尔和美多迪乌斯勋章,保加利亚政府授予的一级勋章。1978,入选爱荷华州发明家名人堂。1983,爱荷华州立大学校友会授予他杰出成就奖。1995年6月15日,在马里兰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2岁。

4.冯·诺依曼

约翰·冯·诺依曼(1903~1957),原籍匈牙利,拥有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学位。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生化武器等领域的科学通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博弈论之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对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做出了贡献。它为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方案。晚年研究了自动机理论,写了一本书《计算机与人脑》,对人脑和计算机系统进行了精确的分析。

主要著作有《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1926)、《计算机与人脑》(1958)、《经典力学的算符方法》、《博弈论与经济行为》(1944)、《连续几何》(1960)。

5.姚期智

姚期智,1946出生于中国上海,计算机科学家,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

2004年起任清华大学专任教授,同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他成为香港中文大学博文学院教授;2011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2065438+2007年2月,姚期智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他正式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隶属于信息技术与科学部?。

姚期智的研究兴趣包括计算理论及其在密码学和量子计算中的应用。他首先提出了量子通信的复杂性和分布式量子计算模型,后来成为分布式量子算法和量子通信协议安全性的基础。

百度百科-查尔斯·巴贝奇

百度百科-艾伦·麦吉森·图灵

百度百科-约翰·阿塔那索夫

百度百科-约翰·冯·诺依曼

百度百科-姚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