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弱国
其实一开始也没那么糟糕。以侵华日军为例,“北京专条”的签订根本就不合理,因为当时清朝实际上是自己打赢了战争,之所以打赢战争,就是因为列强的所谓调停。
列强之所以调停,绝不是好意,而是因为怕自己的利益受损。
因为当时清朝的国策是闭关锁国,根本不想和外国做生意。当时英法美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取得了一些成果,就是台湾省的高雄、基隆、安平、淡水四个港口的贸易权。
日本入侵台湾省使他们恐慌,害怕清军以战争为借口关闭港口。
三国外交使节为确保自身利益,勾结向清政府施压,恰逢俄国侵边。由于国力弱小,无暇兼顾海陆,最后迫于压力,终于同意签约。
条约不仅承认了琉球王国的独立,还承认了日本侵略的合法性,最痛快的是被勒索了50万两白银。基本上是领土,名誉,利益都丢了。
▲日军庆祝占领琉球。
可见,在国际争端中寄希望于与其他国家的调解是荒谬的。所谓的调解,其实就是中国赤裸裸的压迫,毫无正义可言。
但是清政府显然没有吸取教训,在甲午战争中他们越来越幼稚。
甲午战争初期,形势的发展给了中国足够的准备时间,但以慈禧、李鸿章为首的和平派希望列强调停,军事将领提出占领有利地形,以防万一,对战争有利。李鸿章居然制止了。他天真地认为,只要大清不先开战,日本就不会先开战。
同时,李鸿章也在列强之中,希望他们出面调停。首先,英国的态度不明确。李鸿章向俄国求助。日本向俄罗斯保证,不会为了俄罗斯不干涉而削弱俄罗斯在朝鲜的利益。俄罗斯放下心来,立即将压力转化为建议,彻底改变了态度。
▲李鸿章
英国看到李鸿章逼近俄国,为了对抗俄国,转向日本,与日本签订通商条约。
至此,中国所有的外交努力均告失败,战争的部署也在此时开始,但为时已晚。已经了解各方态度的日本人发动奇袭,清军仓促应战,结果节节败退。
眼看战事不利,朝廷危机四伏。清政府又一次向列强求援,只求平息战争,但没有一个列强为中国争取利益。所谓的《马关条约》实际上是对日本条件的完全接受。
至此,中国国力受损,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当然,这属于中国的历史,但也是很多国家的现实。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伊拉克是一个石油储量很大的国家,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在这个到处都是石油的时代,它本可以享受繁荣。
然而,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凭空散布大量生化武器,与一些国家联手,悍然发动对伊战争。一些伊拉克人听信了美国的谎言,非常配合美国。在美军入侵巴格达的途中,基本没有遇到抵抗。
▲入侵伊拉克的美军
但是发生了什么?美国人来了,摧毁了他们的旧世界,但没有为他们建立一个新世界。
入侵十年了,别说在伊拉克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就连巴格达的正常供电都无法实现,更别说他们使用的武器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以及全国各地不时爆发的战争冲突。
你的意思是依靠其他国家吗?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入侵伊拉克。联合国早就宣布这场战争是非法的,但那又怎样?谁也拿它没办法。
至于其他反对的国家,他们能做的就是继续帮助伊拉克。光是美国就在这场战争上投入了近千亿美元,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战争的破坏力不是靠投入来计算的。支持伊拉克的国家能给伊拉克多少援助来修复战争创伤?
▲今日的伊拉克破墙之都。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入侵者挡在国门之外,解决自己国家的问题,千万不要贪图别人的画。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能依靠外力。再说一个小国。他的名字叫尼加拉瓜。因为他在冷战时期接受了苏联支持的政府,得罪了美国,所以遭到美国的报复。美国竟然派人在自己的港口安放炸弹。
这不是偶然的地下活动,而是持续数年的明目张胆的军事行动。这可以说和战争没什么区别。
尼加拉瓜因为国力弱小,没有办法和美国对抗,于是在联合国国际法院起诉美国,国际法院不顾美国的反对,受理了。经过长时间的调查,人们认为情况属实。应尼加拉瓜的请求,它要求美国停止侵略并赔偿损失。
▲尼加拉瓜的地理位置
这里突出了正义,但情况是怎样的呢?因为国际法院不同于国内的一般法院,它没有执行职能。虽然判决下来了,但是美国不执行,尼加拉瓜只能上诉到联合国安理会,由安理会表决。
可惜,由于安理会成员有否决权,而美国是安理会成员,美国的事情就简单了,于是我们用这个否决权连续否决了5次,这5次就是5年。尼加拉瓜最终承受不起,最终撤诉。
就像历史重演,就像清赢了战争输了官司,尼加拉瓜赢了官司输了利益,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一无所获。
因此,国家的外部力量要么是不存在的,要么是有限的,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必须依靠自己,团结一致,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力更生,才能在国际上屹立不倒。
因为所谓的正义永远不可能是无条件的,它一般只出现在实力相当的力量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