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云的儿子在云南的口述历史怎么样?

口述历史,之前接触过唐德刚的一些作品,对其强烈的个人体验感和与以往历史观不同的记录角度印象颇深。

所以这次九州出版社集结出版台湾省“中研院”口述历史系列,自然让人“很感兴趣”。

而第一个展读的,就是这本《云南王龙云之子口述历史》。

说起龙云,他也是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在云南的发迹,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的建设,与蒋介石的恩怨,与* * *的合作,都是传奇。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龙云的长子龙吴声。通过他儿子的经历,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云南的各种风土人情,以及近代史上的许多事件人物。

该书从云南的风土人情和彝族风俗概况入手,主要讲述了龙的成长经历,并对其父龙云进行了评价。

这本书的篇幅不长。在现代历史的宏大戏剧系列中,大概就是一个“侧镜头”拍摄的“短片段”。

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历史,这也是口述史的特长。

但是看完全书,还是觉得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

首先,口述史虽然具有个人体验性强的特点,但也带来了大局感不足的弊端,这一点在本书中尤为明显。

龙的回忆是该书的主体部分,但个人回忆毕竟有限,有些事件和人物的关系和因果没有交代清楚。

这就要求读者对这段历史的基本脉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否则难免听得云里雾里。

所以这本书可以作为那段历史的补充,但不适合还不了解的读者。

其次,口述历史不可避免地夹杂着口述对象的主观印象和其中权威人士的感受。

作为龙云的儿子,龙吴声对父亲的看法自然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在这本书里,龙吴声对许多问题的解释都很含糊。

比如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昆明事件”,却轻描淡写,不知道是不是“藏着给当局看”。

龙本人解放前在香港生活,后来往于大陆,最后去了台湾省。

强烈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

对于口述史的这些不可避免的弱点,编者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将原始记录与相关史料进行对比,理清线索,进行修正,让读者从中获得更真实的历史记录。

不过这本书虽然有笔记,但是比例太小,感觉只是稍微整理的采访稿。

即使有“中研院”的头衔,这样的历史研究也实在不尽如人意。

希望系列其他作品水平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