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赤壁》的翻译与鉴赏?

赤壁翻译

折断的戟沉在泥沙里,但六百年来没有融化;

我用它来磨和洗,我认出它是赤壁之战用的。

如果东风没有促成周瑜的火攻计划;

大乔小乔将被曹操锁在铜雀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著名的古战场赤壁(今湖北省五常县西南赤鸡山),感受三国时期英雄的成败而写的。诗人看着古战场的遗迹,想到自己的经历,他有所感悟。

赤壁赏析

这是一首史诗,用诗歌书写历史。诗人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时写的。诗人通过一把断戟,描写了三国时孙、刘联合抵抗的赤壁之战。并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可谓别出心裁。

诗人在黄州(黄冈)任刺史,游黄冈赤壁而成。赤壁真正的古战场是湖北省五常县西南的赤鸡山。不管战场在哪里,这首诗都免不了要用一件古董来哀叹前朝的人物和事迹。因此,它仍然是一部怀旧和历史的永恒杰作。

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场重大战役。当时曹操率领号称百万大军,打败刘表,占领荆州,出兵东南,在赤壁与孙、刘联军作战。在孙吴34军总司令周瑜的指挥下,孙刘联军打败了曹骏,周瑜成了这场战役中最重要的人物。

诗以赤壁战争遗留下来的一把断戟为开头,告诉我们它在600多年后,依然没有被侵蚀在淹没的底沙中。经过一番磨洗,证明确实是赤壁之战的遗迹,激起了诗人的“怀旧之情”。这把残破的古戟让诗人想起了汉末那个分裂动荡的时代,那场意义重大的战役,以及那场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这前两句是写自己感受的理由。所以我才叹了口气。

后两句是哀歌,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的看法,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历史观。我们知道,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用火攻击败了人数远多于自己的曹兵。火攻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风向,也就是当时吹的强劲东风。这位诗人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他的观点。他不能像小说家或历史学家那样用很长的篇幅来表达,所以他抓住了一个让战争胜利的因素,写在了诗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诗人并没有从正面说周郎是如何借助东风取得胜利的,而是从反面假设,如果这场大战中的东风没有给周郎带来便利,那么胜负就会互换,历史就会被改写。大乔是前东吴首领孙策的妻子,也是当时东吴的首领孙权的妻子,而小乔是当时率领东吴所有水陆大军与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妻子。

原文

红墙

杜牧

原文

一把残破的铁戟沉入沙底,不翼而飞,磨洗之后才发现这是赤壁之战的残迹。

如果东风不给周瑜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胜利,二乔被关在铜雀台。

给…作注解

⑴断戟:断戟。戟,古代兵器。

(2)销:销蚀。

(3)威尔:捡起来。

(4)打磨和清洗:抛光和清洗。

5]认前朝:认戟是东吴灭曹的遗物。

(6)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场战役——火烧赤壁。

(7)周郎:指周瑜,本名公瑾。当他年轻的时候,他很出名,他几乎是周郎。后来担任吴郡都督,参加赤壁之战,是这场战役的主要人物。

⑻铜雀台:即曹操在河北临漳县修建的铜雀台。屋顶有大铜雀台,嫔妃妓女住在平台上,是曹操晚年的游乐场所。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852),牧之樊川人,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Xi)人,唐代诗人。杜牧被称为“小杜”,以区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杜丽”。因晚年住在长安南樊川别墅,后被称为“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