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的由来和历史沿革是怎样的?
据《恭城县志》记载,恭城建市前,秦代属桂林县何琳县(今和县)。
汉武帝丁原六年(公元前111),设立苍梧县,何琳县分为何琳、富川、荔浦三县。该市隶属苍梧县富川县。
三国甘露元年(公元265年),设石安县,富川县划归平乐县。恭城隶属于石安县平乐县。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小起兵巴蜀,占领广东,称帝梁,设贵州(即桂林),初置茶城,县城在凤凰山下。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小溪设乐州,辖平乐、永丰、恭城、沙汀四县,茶城改名恭城。
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乐州改为赵州。五代宋沿袭唐制。
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恭城县迁至北乡龙珠城,也就是现在莉姆镇上寨村的源头。宋五年(公元l264年),县衙从北乡龙珠城迁回凤凰山。
元朝大德五年(公元l30年),赵州升为平乐府,辖平乐、恭城、历山、隆平四县。明清沿袭元制。
明朝永乐八年(公元410年),在凤凰山脚下修建孔庙。明朝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县城及夫子庙迁至黄牛岗,即现在的恭城县政府所在地……恭城镇。
民国元年(公元l911),废府后建立道制,恭城属桂林道。民国十年(公元l921年),恭城属广西省,平乐行政督察区为大后方,恭城属平乐区。
1949 65438+2月1l El,恭城解放,属平乐地区。
1958平乐区撤销,改为桂林区(桂林地区)。
1990年2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恭城县,设立恭城瑶族自治县,原恭城县行政区域为恭城瑶族自治县行政区域。
1998年底,桂林市合并,恭城瑶族自治县为桂林所辖县。
恭城有三镇六乡:恭城镇、莉姆镇、莲花镇、平安乡、三江乡、加会乡、西陵乡、观音乡、龙湖乡。
从唐代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起,“茶城”改名为“恭城”,一直沿用至今。恭城最初为什么叫“茶城”?有人说是因为恭城有一条著名的茶河,茶城的名字由此而来。还有一种说法是,自古以来恭城人就爱玩茶花,所产的茶花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故称茶城。这些都是民间说法,无法证实。
至于茶城为何改名恭城,民间有两种传说,说的是烹茶。
据说唐朝当时的恭城县令是个酒鬼。他经常每样酒都喝,一喝就醉,一醉就干傻事。有一次喝多了,庭审的时候三句没问,就抛了个牌子,喊了一句“给我重重一击!”酋长问他,“要打几块板?””他说,“砸,砸三磅!" " .班上的人都很能忍,不哭不笑。还有一次,他喝完酒,在那个茶城多写了一点“茶”,他的人怯怯地说:“先生,这个字好像写错了。”县长生气地说:“大胆!先生,我读过孔子圣贤的书。我怎么搞错了?”后来干脆搞错了,把茶城写成了恭城。这种说法类似于笑话,因为县官即使写错了县名,也要经过州官和皇帝的批准。乱改地名很严重。
另一种说法是,恭城人、监察御史的政府官员周伟看到“茶城”这个名字,让这里不产茶的人赋税增加,苦不堪言。于是他奏皇帝,建议把“茶城”改名为“恭城”。诚然,周伟要求朝廷减轻恭城百姓的赋税。虽然《旧恭城县志》记载周伟改茶城为恭城:“赵州(今平乐一带)属旧茶城,催盐茶,周伟上书亦赐诏。请除盐茶之禁,更别说城名了,好容易茶城恭城,乡民贤德。”但改城名并不是历史事实。
唐代小Xi时,将“茶城”改为“恭城”。据清光绪十五年翻印的《恭城县志》记载:“隋末,梁小溪起程至巴陵,据广东疆域,始置县,设茶城。唐武德四年,小Xi设平乐为州督,改茶城为恭城。”文中对“茶城”改为“恭城”的表述非常详细,应该是可信的。然后根据历史事实,在公元621年更改了县名,那时候是唐朝,周伟还没有出生。民间传言实际上表达了当地人对清官周伟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