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期间海军力量与国力的比较。

第一,日军实力明显强于1888年的清军北洋水师,日本没有像样的现代化海军。甲午战争前四年,清朝相对于17000吨的海军总吨位,仍有27000吨的优势。但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日本海军总吨位飙升至72000吨,全面压倒清军。在实际参战的两国主力舰队中,日本联合舰队以41,000吨反超北洋海军的35000吨。而且日军是新船,北洋水师是旧船。日方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占有优势。人员没什么区别,对海军来说意义不大,基本上和总吨位成正比。所以北方海军远东第一的位置只是一个传说,在甲午战争爆发前就被日本人以惊人的速度赶超。第二,无论战略战术,都是日本的强势战略。日本积累了大量的资金,精心策划了多年,做好了准备,采取了积极进攻的姿态。全国军民士气高涨,君臣同心协力。清朝认为日本是“小国”,麻痹轻敌,不做战争准备,仓促应战,处于被动防御地位,士气低落,将军大臣各有所图,未能形成合力。战术上,日军作战设计清晰,海军陆军配合默契,作战指挥果断,士兵作战技术娴熟。清军没有像样的作战计划。海军部队乃至陆军内部各部队都处于战争和消极抵抗状态,指挥混乱。除了北洋水师,士兵的士气和技战术素质都很差。第三,大清的国力理论上占优,但实际经济实力可以调动。两国国旗旗鼓相当,但日本实际调动经济实力更胜一筹。当时,两国都没有科学全面的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后来一些经济史学家根据两国的人口总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推测,清朝的GDP不仅比日本高几倍,甚至比欧洲列强还高。但在我看来,这种推测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清朝几乎是一个纯农业国,那些推测出来的GDP大部分都是用来吃饭的,并不能转化为国家办大事的经济实力。实际上,当时清朝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7.8亿两白银。然而,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工商业发展迅速。甲午战争前,其财政收入已经达到7.8亿日元,相当于5000多万两白银,已经相当接近清朝了。更何况清朝财政支出中庞大的官僚体系、河道治理和救灾平叛都是庞大的,无法节省,更不能忘记甲午战争前的惊人开支,如太后生日、颐和园修缮、陵墓、皇帝婚礼等。所以,实际上日本可动员的经济实力并不亚于清朝,清朝并不像一些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对日本具有绝对的经济优势。“小国”的称号是清廷傲慢的表现。看实际的经济动员成果。当时日本将财政收入的60%用于军费,相当于每年3000万两白银用于买船和备战。但清朝的财政收入很少用于改善军备。北洋水师1888成军后没有买过船。北洋水师的日常维持费每年应该是两百万两白银,实际只有五六十万两。在科技方面,经历过明治维新的日本明显占优,但这种优势在战争中并不明显。这是因为当时日本的科技实力与西方仍有明显差距,日本和清朝都是依靠购买西方先进的军舰和武器弹药。甲午战争主要是拼经济而不是拼技术。由于日本的高投入和后期投入,在甲午战争双方进口的武装装备中,日本优势明显。比如军舰速度更高(使用更先进的锅炉),火力更强(最先进的速射炮有95比0的绝对优势)。近年来,有人利用甲午战争鼓吹经济无用论,纯属无稽之谈!这场战争恰恰证明了经济是军事的坚实基础。你看看战前日本的军费,远远超过清朝的N倍,你就明白了,日本的胜利是用钱堆出来的,实力才是决定性因素!第四,西方列强在甲午战争中基本持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态度。东亚两个大国的夹击,对西方大国来说绝对是一个机会。他们乐见中国被进一步削弱,这将给他们带来机会,但不希望看到日本变得强大,与中国形成竞争关系。战前日本在公关方面做得比中国好,大力宣传中国在朝鲜的“野蛮统治”,把自己打扮成解放者。所以国际舆论,尤其是美国,对日本表现出一点同情。但从国家政策来看,西方几乎一致保持中立,没有向任何一方提供军事援助,也没有对任何一方采取武器禁运。然而,当甲午战争以日本一边倒的胜利结束后,西方列强逐渐转向“同情中国”,甚至介入并阻止日本瓜分中国,当然是为了防止日本成为自己瓜分中国的竞争对手。其中最著名的是俄、法、德的三重干预,迫使日本把吃下的辽东半岛吐出来,俄罗斯甚至以武力威胁日本。英美觉得《马关条约》的开放条款并非没有坏处,所以没有参与干预,也没有阻止,所以中立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