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2.1判决句
什么是判断句?在《辞海》中有这样一句话:“用来确定主语和谓语属于同一事物,或者主语所指的人或物属于同一性质或种类的句子。”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是这样定义的:“判断句以一个名词或一个名词短语为谓语,表示判断。”包善春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说:“判断句是谓语判断主语,表示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是否属于某一范畴的句子。”郭锡联主编的《古代汉语》也认为“判断句是根据谓语性质分类的句式。”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来判断事物的属性,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因此,判断句应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和相互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条件:1。它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关系。2.做出判断。3.是一个句子(表示是或不是)。
现代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用判断词“是”或“正是”、“正是”来连接,如:“我来自中国。”文言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是基本不用判断句来表达,往往让名词或名词短语直接充当谓语来判断主语。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种类繁多,常见的形式有:
1.使用词语“世卫组织”
".....,...“也”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判断句形式。在主语后用“着”表示提顿,有缓和语气的作用,在谓语后用“也”来结束句子,对主语做出肯定的判断或解释。如:“陈涉人,阳城人也。”(《史记。陈涉家族”,“战斗需要勇气”。(《左传?6?1曹句辩)”“荷花,君子之花也。(周敦颐《胡艾莲论》)
"...,...也。”常见的方式是:主语+谓语+也。在这个判断句中,有时“着”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所以一般省略“着”,只用“也”来判断。如:“南阳刘子骥,高赏石也”。(陶渊明《桃花源记》)“曹操虽是有名的韩翔,其实是汉贼。”(紫同治剑)
"...谁也。”句末用语气词“这也”来加强肯定语气。此时的“者”并不是指提顿,只是起到一个代理的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很常见。“菊花,花中君子”(周敦颐《爱莲说》)也用在句末,强调语气。
"...,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着”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如:“中国方可人。”(方可,来自中国)
2.用“奈”、“则”、“即”、“都”、“儿”等副词,加强判断语气。这种形式也比较常见。比如“创始人是傅肃。”(司马迁《陈涉世家》,“乃”可以解释为“奈”,用来判断谁是在位者。
《世说新语》中用“高不可舍,甚至去后也”来表达判断。
“日出大如车罩,日中如皿。”《两个孩子争论日本》用“泽”来判断日本和中国的形状。
“不能久留,但记住了就走。”《小石塘记》待不了多久,就写下这些风景走了。
“狼也累了,但一瞬间,他只笑了!”(《狼》)“狼也很狡猾,但很快两只狼都被杀死了,只是增加了一点笑料。”其中,“耳”是判断的助词。
3.用动词“for”和“yes”来判断。其中,要注意“是”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你问现在的世界是什么,不知道有没有汉人,不考虑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一起旅行了十二年,我不知道木兰是个女孩。"(《木兰诗》)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的“是”一般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是判断句的主语。但有些判断句中的“是”并不都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很少用作判断词,而在汉代以后更多地用作判断词。还有,加在肯定判断谓语前的副词和加在否定判断谓语前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4.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如:
“不人道哉!与人同行,与人同行。”《世说新语》中的“非”解释为否,作出否定判断。“城市不太高,池子不太深,军事不太赚钱……”(孟子)也是否定判断词。
5.直接表达判断。既不使用判断词,也不使用语气词,直接通过语义表达判断。比如“方仲永,晋西人,天下栽培。”(王安石《商·钟勇》)
“有个聪明人叫王淑媛”(《核船的故事》)
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很常见,其作用主要有:可以判断人或事物的性质或功能;判断或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判断人的籍贯;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判断句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相同关系或者范畴数关系,但实际上并不都是这么简单,有的是以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了非常丰富的内容,这就是对判断句的灵活运用。这说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已经相当成熟。
2.2.被动句
根据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汉语记叙文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的动作的发生者,即施事者,如“我写”。第二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的动作的接受者。
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根据是否有专门表示被动形式的标志,可以分为两类:1。只表达被动意义而没有被动形式标记的句子,只能从主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来理解。2.被动句,在谓语动词之前或之后有表示被动关系的词。
在中国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表被动义的句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出现了。在古代文献中已经大量存在。考察一个句子是主动还是被动,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如果谓语动词是不指人的名词,那么这个句子就是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比如“上帝会抓青蛙,鞭打几十下,把它们赶走。”(童趣)2。谓语是及物动词。从表面上看,主语可以看作是这个及物动词所表达的动作的生成者,但谓语动词后面没有宾语,也不能补足宾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判定为被动句。3.在完全主动宾语的句子中,如果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属于主语本身所表达的事物,那么这个句子一般是被动的。当然,这三点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如果你掌握了这些标准,你就可以识别出大部分概念被动的句子。
理解语义被动,那么带特殊标记的被动句就能更好的区分。古汉语中常见的被动句式有以下几种特殊类型。
1.“于”句。及物动词加上句子中的介词“于”导致动作的主动,形成“及物动词+于+名词”的被动句式。比如《孟子》第二章“百里奚从市上提拔”是被动,而“介”字介绍的是场所(名词),留下的是蚊子。其中“于”是被动的意思。
2.“为”字句。在及物动词前加一个介词作为动作的发起者,构成“为+名词+及物动词”被动句。在九年级的《陈涉家族》中,“结盟为坛”就是用一个小土堆作为祭坛,宣誓。介词“为”用来引出动作的主动“坛”,决定了句子的被动性质。
3.“For………………………………………………………………………………………………………………………………………………………………………………………………………………………………………………………………”其中,介词“为”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人称“薛”,意为被动句。这里的“所”本来是一个特殊的代词,但在被动句中没有指称功能,只是一个帮助动词被动使用的前缀。这种句式在东汉以后成为一种主要的被动句式,其出现频率高于以前的句式。与通渭的句子类似,这句话中的
当然,古汉语被动句的类型很多,但初中(新课标)被动句主要有以上几种类型。
2.3.省略句
省略是现代人对古代汉语的一种分析和理解。其实古汉语有些句法成分完全可以省略,省略的不一定是什么。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更精确。如果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古代汉语,会觉得古代汉语省略了一些句法成分。省略句法成分在古代汉语中是很常见的。一方面使古代汉语简洁扼要,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歧义,使现代人难以读懂古代汉语。所以学习古代汉语需要对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中学语文教学词典》对省略的解释是,省略是古籍中的例外之一,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某些语言成分而不影响表达。省略的部分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充。由于古代汉语的特点,比如缺少第三人称代词,所以省略比现代汉语多。省略不仅是一个语法问题,也是一个修辞问题。因此,省略某些成分的句子称为省略句。因为人们研究省略的角度不同,省略的分类也不同,所以掌握了中学阶段的成分省略就足够了。部件的省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保存主题
在复合句中,主语出现在第一句中。如果后一句的主语与前一句相同,后一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情况在古汉语里叫做“承前启后”。比如“看到一个渔夫,很震惊,问我没做过什么。”第一句的主语是“桃园人”,后三句的主语与第一句相同,故省略。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很普遍。
但在古代汉语中,也存在省略主语的现象。如果“不到日中,无信;骂你爸爸是不礼貌的!”在“背信弃义”前省略“你”,在“粗鲁”前省略“你”。这种现象在新课标语文文言文中并不常见。
因为在语言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往往不一致,主语往往因省略而不出现,所以古代汉语中有很多偷偷改主语的现象,这在现代汉语中常被称为病句,但在古代汉语中却是允许的、正常的,比如“见一渔夫大惊而问。”接吧。"其中"见渔翁大惊,问其未曾言"前的主语是"桃源人",后一句"答"的主语是"渔翁"。句子前后主语都变了,只是省略了。
2.省略宾语
古代汉语省略宾语的现象远远超过现代汉语。古汉语中的及物动词虽然也要求有一个宾语与之搭配,但这个宾语是可以隐藏起来而不出现的。只要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已经出现或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提到,人们就能正确理解动作的接受者而不出现,宾语就可以省略。“卫健庭,护院,夺并杀了尉”的意思是,尉拔剑站了起来,光武也站了起来,夺了尉的剑,杀了他。在这个句子中,连接前省略了宾语剑。这些疏漏在初中文言文中很常见。还包括省略介词宾语的现象。“公失盘为楚筑梯之器,必攻宋。”“公失”句中介词“一”的宾语“之”省略。《此人有言有音》中的宾语“之”也省略了桃花源。
3.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中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情况下不能省略。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一些是上承上启下,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被省略的。比如“择其善而从之,改其不善。”(论语六)最后一句省略了谓语“选”。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谓语必须补充。
2.4.倒装句
句法成分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存在,而且几乎相同。但是,古代汉语中有一些句法成分与现代汉语不同。还有一些句法成分在一定的语法条件下与现代汉语不同。在古汉语句子中,有些语序颠倒的句子叫倒装句。这种语序颠倒主要是出于突出重点或者句子结构的需要。倒装在古今汉语中都存在,但在古汉语中更为突出。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初中文言文中已出现):介词宾语;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2.4.1,介词宾语
1,否定句中的代词介词宾语,这种介词宾语,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必须是否定句,用“不”、“不”、“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应该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代词用作宾语。比如“人是不可能做出承诺的。”(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当时的人是不可能做出承诺的。
2.古汉语疑问代词“谁”、“他”、“Xi”、“安”作宾语时,疑问句中的代词介词宾语常位于动词之前。比如:“孔子:为什么这么丑?”(陋室铭)他放在动词“你”前面的地方。
3.介词宾语是高级的。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带宾语构成宾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放在介词之前,形成倒装句现象。比如:《岳阳楼记》:“猜!维斯是谁?”“属于谁”应该理解为“属于谁”。
4.特殊结构:用“之”推进宾语。比如:宋犯了什么罪?(宋国有什么罪?)听命(成语),谋利(成语),但你问。
5.普通介词宾语在普通介词宾语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2.4.2、定语后置:古汉语中,定语被移位在中心词之后。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头词+定语+人或者头词+定语+人”和”然后带领儿孙们承担三个丈夫的重担。“愚公伊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蚯蚓没有喽啰的优势,筋骨强健。他们吃大地,喝黄水,他们也殷勤。”(《劝学》)
3、中心词+量词(定语)“马在千里之外,食或做一石。”(《马硕》)这种情况在新课标中相当普遍,尤其是在《核船的故事》中。
2.4.3.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放在谓语之前,如果放在谓语之后,就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补语中的成分往往被状语理解。例如,“穷人比富人说得好”(学习用)和“富人”是介词短语,放在句子后面作补语。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如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量词修饰名词放在名词之后。联盟供坛,祭祀队长。陈涉家族
2.4.4主语后置:为了强调谓语,谓语有时放在主语之前。这只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比如“真可惜,你不喜欢!””(《愚公一山》)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如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量词修饰名词放在名词之后。例如:
真可惜,你不善良(不明智)。愚公一山
2.4.5.固定格式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固化结构。它的语法特点是将一些不同词性的词浓缩在一起,固定成一种句法格式来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这种语法意义是代代使用的、既定的、长期不变的。根据表达语气的类型,其分类可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常用的语句有:you (with...用过),你(没有...用过),你(用...),你(没有...),你(跟...),你(跟...),而你(与...).《万物即万物》(《口技》)表曰,“使老有终,强有所用,幼有所长。”(《大道之行》)这种句子在初中文言文中比较常见。
第二种:常用的疑问语气有:做什么,做什么,如.....休(怎么办......),怎么办...是的(恐怕是吧......)等等。比如在马硕,“真的没有马吗?”在《龚宇移山》中,“如果我跟你打呢?”
第三种:常用的感叹语气是:何(怎么样)、易何(怎么样、怎么样)、何......(如何...所以)等等。比如“先生,请坐!”在《唐剧不负使命》!这是为什么呢?”《杨玉娥·娄机》中的“渔歌互答,这有什么好玩的!”表达了强烈的叹息。
第四种:常用的修辞表达方式有:没有什么是...差不多(我怕,我怕),不太...几乎(不是吗),没有什么是...几乎(不要...),哪个一样,哪个一样(跟...).《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句子是修辞性的,具有强调和唤起读者思考的作用。
三。结束语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忘记了中国的文明。我们不应该让她老去,而应该发挥她应有的作用,推动中国文化文明的发展。我们应该加强文言文的学习,这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当今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学好文言文,理解文字至关重要。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对理解和促进文言文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目前,许多古语并没有退出现代汉语,大量生动的成语作为古代汉语旺盛的生命力,在现代汉语的分支中依然美丽。再者,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积累,很多文言文名句名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通用密码。如果现代中小学生对这些词一无所知,就求助于翻译词,如“勿以小恶而为之,勿以小善而为之”,“逢年过节思念亲人两次”,“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古谁无死于人生,以顾心照历史”。
当今世界文化正在走向以回归传统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这种后现代主义表现出强烈的怀旧情绪。中国的古诗词延续了几千年,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他植根于中国的过去,编织着中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华文化永恒的根。民族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科技的东西,更需要文化的东西,尤其是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国家的未来。因此,对古汉语特殊句式的研究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