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来华的新教传教士是:
一种说法是英国人马礼逊。
马礼逊于5月1807日搭乘美国货船三叉戟号,从纽约出发,途经爪哇和澳门,经过近四个月的海上颠簸,于同年9月8日抵达广州。
在中国27年,我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他在中国首次将《圣经》翻译成中文并出版,使基督教经典得以完整地传入中国。编纂第一本汉英词典,已经成为未来编纂汉英词典的标准。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份月刊《Chasecular》月刊,居中国报纸发展史之首;他建立了华英学院,这是第一个建立教会学校的传教士。他和东印度公司的医生在澳门创办了眼科医光,开创了医学传教的先河。
另一种说法是荷兰人干治士。
65438年至0627年,干治士到达台湾,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的新教传教士。与殖民者贪婪的本性不同,作为基督使徒的干治士一到台湾就关注当地人民灵魂的拯救。他并不满足于放牧农民,而是去新港社为台湾省原住民的传教工作做准备。他潜心学习当地语言,深入了解民风民俗,于1629年完成了《台湾省概况》一书。为了传教的需要,干治士还用拉丁字母为当地人创造了土著文字,使土著第一次有了文字。
做好充分准备后,干治士开始向土著人传教。他深入乡村和俱乐部,很难想象。经过一年半的努力,约有120名原住民接受了主耶稣,但他们对真理知之甚少,没有受洗。从65438年到0629年,一位荷兰传教士罗伯特朱尼厄斯来到台湾帮助干治士。他们一起工作,一起工作,一起工作。福音事工发展迅速,信徒人数增加。台湾省也成为改革宗教会在亚洲的重要传教区。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马礼逊并不是第一个来到中国的新教徒。马礼逊被认为是第一个来自英国和美国的新教传教士。1907年,基督教在华传教会召开第三次传教大会。会议把马礼逊定为基督教在中国的开端,并举行了纪念活动。英美传教士的做法首先来自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省割让给日本。当时,台湾省被日本侵略者占领。自然,在英美传教士的观念中,中国的版图只包括大陆,而当台湾省被去除后,观察历史时,我们肯定只会关注大陆发生了什么。其次,会议由英美传教士主导,马礼逊是第一位来华的英美传教士。在英美传教士眼中,马礼逊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所以他们把马礼逊视为来华第一人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