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港大桥的时候,梅香港人是怎么过信江的?
渡船与堤坝相连
不知道什么时候,梅岗乡已经有了渡口,渡口的河面很宽。河堤下建有蜿蜒的土台阶,方便客人上下船。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光滑闪亮的,现在已经没有了。
1972之前,金港大桥出现之前,常年有几艘船停泊在渡口。起初是棕色的木船,后来变成了坚硬的水泥船。摆渡工具有竹竿、船桨、绳索等几种,但无论采用哪种摆渡方式,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则船会在河中央掉头,很久也到不了对岸。
渡口对面——龙山岭
水乡的人们抬头望着河,低头看着河。梅香港人上学、赶集、探亲、结婚都离不开渡船。寒来暑往,轮渡往返于两岸之间,重复着平淡的日子,承载着乡亲们的喜与悲。
你记得桥下的木船吗?
黎明前,一轮残月和几颗稀疏的星星挂在夜空中,村庄像一只小船静静地停泊在无边的月光中。不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狗叫和断断续续的鸡叫,夹杂着行人的咳嗽声。三三两两的影子出现在乡间小路和弯弯曲曲的河脊上,他们一边说话一边匆匆走向渡口。
清晨的渡口很热闹,村民们互相问候,有说有笑。女子提着一个竹篮,篮面罩着一块白纱,里面装着活蹦乱跳的鱼虾,都是河里产的。这条河大家都知道,鱼肥虾美,深受大家青睐。
大家都涌到船上,摆渡人喊“坐稳了?哎?哎?这是什么?索,船慢慢驶到对岸。那边已经停了一辆三轮车,大家纷纷爬上车。突突突从集镇回来,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篮子里还带回来一些稀奇的零食和玩具,足以让孩子们开心好几天,对这个叫黄埔(方言谐音)的集镇越来越向往。
渡口每天人来人往,本地的,外地的(社庚,大溪乡),男女老少,口音各异。渡船就像正常的生活,时而风平浪静,时而狂风暴雨。春天的渡船藏在绿柳中,温柔的海浪轻轻拍打着渡船。夕阳余晖中的渡口显得宁静祥和。汛期,咆哮的洪水淹没了渡船,孤独的渡船在暴风雨中摇摆。人们频繁往返于渡口,转移孩子、牲畜和贵重物品,渡口已成为通往外界的生命通道。
轮渡一天天老去,孩子一天天长大,然后出去读书,参军,工作,结婚。每次离开,亲戚们总是一路送我,催着我做好一切,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直到把我送到渡口。
后来有了金港大桥,各种车辆往来轮渡,依旧热闹,但再也没有了摆渡人,也没有了对轮渡的友好呼唤。
热闹非凡的金港大桥
口袋金港招聘签约边肖,稿费第二天结算。有意者请联系zhouhuifu1990,添加时请注明“签约边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