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维也纳的发展史
人口为65438+56.3万(2000年)。
公元1世纪,罗马人在这里建造了城堡。
1137是奥地利公国的第一座城市。
13年末,随着哈布斯堡王室的崛起和迅速发展,宏伟的哥特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5世纪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
18世纪,玛利亚·蒂勒西亚父子热衷于改革,打击教会势力,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也给艺术带来了繁荣,使维也纳逐渐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中心,获得了“音乐之城”的美誉。
维也纳被誉为“多瑙河女神”。
环境优美,风景优美。
爬到城市西部的阿尔卑斯山麓,可以将起伏的“维也纳森林”尽收眼底;城市的东部面对多瑙河盆地,俯瞰喀尔巴阡山闪亮的绿色山峰。
北方广阔的草原像一幅巨大的绿色织锦,蓝色的多瑙河蜿蜒穿过。
房屋依山而建,建筑厚重,层次分明。
远远望去,各种风格的教堂建筑给这座青山碧水的城市蒙上了一层古老而肃穆的色彩。
城市中的街道是宽度为50米的放射状圆环,内城在环形大道内,林荫大道两旁树木遮天蔽日。
内城的鹅卵石街道纵横交错,高层建筑很少,多为巴洛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
中世纪的圣斯特凡大教堂和双塔的尖顶高耸入云,其南塔高138米,俯瞰全城。
环形大道两侧是博物馆、市政厅、议会、大学和国家歌剧院等重要建筑。
环形大道和另一条平行的环形道路之间有一个中间层,中间夹着商业区、住宅区、宫殿和教堂。
二环外是外层,城西有优雅的公园、漂亮的别墅等宫殿建筑。
在这些众多的宫殿中,位于城市西南部的舍恩布隆宫引人注目,它是奥地利历史上繁荣时期的遗迹。
这座位于城市东南部的“美丽宫殿”是公元18世纪初由皇帝卡尔·欧根亲王(prinz eugen)为抵御土耳其入侵而建造的。
维也纳的名字总是与音乐联系在一起。
许多伟大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和他的儿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在这里度过了许多年。
海顿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舒伯特的《天鹅之歌》、《冬天的旅程》、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都诞生在这里。
他们的雕像矗立在许多公园和广场上,许多街道、礼堂和会议厅都以这些音乐家的名字命名。
音乐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被人们参观和悼念。
如今,维也纳拥有世界上最豪华的国家歌剧院、著名的音乐厅和一流的交响乐团。
每年6月65438+10月1在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金色大厅举办新年音乐会。
除了纽约和日内瓦,维也纳是第三个联合国城市。
建于1979年的奥地利国际中心,又称“联合国城”,气势恢宏,是众多联合国机构的集中地。
这里曾是长期统治欧洲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中央机构所在地;1814奥地利总理兼外交部长梅特涅在旷日持久的维也纳会议上展示了阴谋诡计的政治力量;1815俄、美、奥三国皇帝为了扑灭资产阶级革命,缔结了所谓“神圣同盟”;在65438-0848年欧洲革命的影响下,维也纳爆发了街垒战,梅特涅逃到了伦敦。1867成为欧洲霸主奥匈帝国的首都;20世纪30年代初,希特勒成为纳粹德国的领袖,并于1938年3月率军进入维也纳,由此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期间,整座城市被轮番轰炸了53次,许多古典建筑被毁。1955年5月,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奥地利在“美丽宫”会议厅签署了《重建独立民主奥地利国条约》,从而结束了四国长达10年的占领;1955 10 6月16日,奥地利议会宣布宪法法律“永久中立”,这一天被定为国庆日。
奥地利被称为“欧洲的心脏”,维也纳是“心脏的心脏”。
维也纳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东西欧的交通枢纽,是波罗的海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的重要通道。
news.xinhua/ziliao/2002-09/12/content_559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