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富春包子简介

广东人喝早茶提神。其实扬州早茶的茶点也很不错。

说起扬州早茶,它历史悠久,比如著名的叶纯茶社,据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根据传说,它始于清朝皇帝高宗访问南方时,在沿途喝茶的时间。

《扬州画船记》记载:“郊酒厂,起于醉白园,如康熙年间的野园、叶纯会、七仙居、停车等,皆在虹桥。”朱自清先生在《扬州的夏天》一文中描述:“北门外一带叫夏杰,茶馆最多,常有。

乐途流浪部落五周年2007西藏圣地婚礼空中旅行白皮书黄金周旅行攻略临江时,舟楫不合时宜,茶客可随意寒暄交谈。如果船上的人高兴,还可以向茶馆要一壶茶或者一两点心,在河里唱歌,吃饭,说话,然后回来的时候把茶壶和所谓的小笼子连同价钱一起送给茶馆的人。

如上所述,最著名的码头是甘龙皇家码头,皇家码头旁边是叶纯茶馆。

说到茶点,另一家据说有上百年历史的富春茶楼是公认的扬州茶点正宗代表。

富春茶楼最初不是茶馆,而是“花圃”,现在叫花圃。晚清扬州素有“千养女先教歌,十里种花算农”之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扬州人陈爱亭在圣德桥巷租了十几间房子和几块空地,创办富春花卉局,栽培四季花卉,为市场创作各种盆景。民国初年,富春花局被扬州商会会长周谷收购。周谷担心70岁的父亲周每天去茶馆会影响自己的名声,于是听从人们的建议,在自己的花店里开设了自己的茶馆,供爷爷和朋友们独享。茶楼开张后,改名为“苍春坞茶楼”,后改为“富春茶楼”。富春茶馆远近闻名,盐商、士绅、文人经常路过,赏花、喝茶、下棋、吟诗。因为除了供应茶叶,我们请来了名厨,雇了服务员和侍应生,增加了包子和小吃的供应,生意越来越红火。

这一招充满了周谷。作为商会会长,他自然明白商场里的管理门道,率先建立了“杂花式”供应法,即一笼列出八种小吃,每种两个,四咸四甜,客人可以一下子品尝到各种主小吃。也可以叫只有一件和两件,经济实用。

作为茶社,茶当然是主人。富春的茶叫“奎龙珠”,是用浙江的龙井和安徽的奎珍以及富春园种植的朱兰制成的。它有龙井的味道,奎真的颜色和朱兰的香味。它丰富而朴素,色泽清亮,香气扑鼻,写在纸上很有吸引力。

我们一行人赶到富春茶馆,上楼坐下。果不其然,茶先上,汤清澈滑润,如丝。主持人说这就是著名的“魁龙珠”。如果房间里有懂茶的人,先仔细看汤的颜色,再慢慢嗅,最后小心翼翼地拿起来,浅浅地喝一口,抬头说:“正宗!”有了这个,我就受不了了,抬头就喝。朋友叹了口气,“这样喝和喝的跟牛有什么区别?”太可惜了!"

而小吃端上来的时候,一时间满桌子都是亮度。尤其是包子,嘴巴像鱼嘴,形状像菱角,上面有无数波浪状的皱纹。朋友说有30多个,不信你可以现场数一下。著名的三鼎包子被改成了蟹黄包子。虽然内容变了,但造型和精神没变。一层包子皮,里面是多汁的汁液,自然不容易狼吞虎咽。所以我在手中放了一根吸管,先喝了一口。果不其然,蟹黄的味道跳了起来,香得让人想起了九月江南的千里烟。朋友友情提醒,一定要转过身去把包子吸到只剩一张皮,不然汁没干,一张嘴就容易闹出笑话。

大家都吸了吸果汁,一时间窃笑不已。突然有人问,广东的早茶能喝这么差吗?大家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起来。

想想大堂挂的“全世界”几个字,果然名不虚传。《燕国燕子使我求录》中记载的宋真宗,为仁宗皇帝祝寿,将钱、银钱、犀角钱、象牙钱、金果、银果等作为馅料送给手下官员。那是皇亲国戚的东西,我等天下百姓。哈哈,不过这蟹黄馒头一“打”就倒了。

继蟹黄包子之后,扬州十大名点全部上榜:千层油饼、双芝麻酥饼、翡翠包子、干菜包子、野鸭白菜包、糯米包子、蟹黄包子、车角包子、鸡丝纸。特别是分层的油饼半透明,非常有弹性,而且是分层的,相互分离的;玉以绿叶为馅煮熟出售,馅透薄皮绿,形似碧玉。据说这两个是扬州糕点的“双绝”。千年古城有如此美味,这份浪漫绝非虚名。

茶还在喝,香还在飘,百余年来连绵不断,茶香里的各种茶点已经超越了早茶本身。不知道扬州是把文化变成了美食还是美食变成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