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为什么被称为新儒林外史?

《围城》因钱钟书在这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讽刺了知识分子而被誉为现代文人。

作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大批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当时的抗日烽火中渐行渐远。虽然他们都是留学归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缺乏与传统势力和观念作斗争的勇气,结果连自己的人生都把握不住。

男主角方鸿渐,“冷若冰霜,桃李绚烂”的苏,贪财的庸俗学术骗子李,臣服之下心机深沉的等...作者以诙谐幽默、温馨讽刺的手法,剖析了这群人的人格和道德弱点,揭示了他们的精神困境,因此有人评论《围城》是“现代的学者”。

扩展数据

《围城》中的文化讽刺更多的是基于中西文化冲突与碰撞的历史平台,这是钱钟书关注的重点之一。

先用现代文化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弊端,比如方鸿渐的父亲方老先生的迂腐,他推荐的线装书《中国人的字是方的,所以洋人的字是顺的,所以他主张地是圆的》。

二是机械地嘲讽西方文化,“就像中国裁缝抄的第一套衣服,在洋人旧衣服的袖子和裤脚上打了两个补丁”,如曹元朗仿《爱与恨》(艾略特的《荒原》诗,再如买办张先生的《杨敬斌》。

第三,论述吸收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的荒谬性。比如方鸿渐在家乡中学演讲时说,“几百年来,整个中国社会只有海通两个西方的东西存活下来。一个是鸦片,一个是梅毒,都是明朝吸收的西方文明。”另一个例子是三闾大学的导师制。

但《围城》中的讽刺更多的是基于对人性的解剖。比如方鸿渐在克莱顿大学有名的假博士,体现了人性的欺诈、虚荣、软弱、无奈。再比如李偷烤地瓜,陆子潇拿着国防部和外交部的信封虚张声势,范小姐假冒作者把自己不会用的英文书籍送给自己。

百度百科-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