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没有如果,没有如果。
没有这个如果!从鸦片、八国联军、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的前奏,就注定了满清王朝的灭亡,对外屈膝,对内任意镇压,与人民渐行渐远,高层腐败。所有这些现象都足以说明这个假设根本不存在。
盛世也富,其亡也突然。清朝的灭亡不是突然的,而是几十年的积累。
历史不能假设,也不能逆转。
清朝的灭亡主要在于国家内部的腐败。即使民国时期实行了议会制,但仍然没有摆脱失去执政地位的命运。
清朝统治三百年,民心尽失。
你没看到八国联军进京的时候北京京民是什么状态吗?
领导聚会时,人们蜂拥而至观看热闹。
在英国、日本等君主国家,皇权其实是虚的,没有实权,权力在议会。如果光绪皇帝有实权,显然他也不愿意把重要的权力交给当时的议会。他变法的目的是为了不让清朝毁在自己手里,或者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
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腐败和失去民心。结果就是偶然性包含必然性,这是历史趋势。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由人民创造。
即使没有这些意外,也有其他事件,只是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
其实如果你把自己放到那个时代去解读,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
当时整个清朝仍然存在一种“中国优于民族”的思想,这种思想即使在英国打败中国之后也长期存在。
直到甲午战争,中国才意识到自己的落后。这种思想的存在,使得大多数中国人没有睁大眼睛看世界,虚心向其他国家学习。就算道光打赢了战争,整个国家都会认为打赢一个蛮族小国很正常,然后继续嚣张,觊觎中国的侵略者就会找机会侵略中国。
清朝的灭亡还是不可避免的。
二战的胜利源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和二战后期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沙河口决战,显示了中国人民取得最后胜利的勇气和信心。
如果清政府还存在,鞭军还能有这样的房气和底气吗?
清末立宪将逐渐成为现实,清朝将成为皇权削弱的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国家。它是真正的宪政,而不是虚拟的,但它允许议会和多党制的存在,并采取内阁制。
汉人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他们完全掌握了军事权力。
经济发展将超过真正的民国时期。清末新政创造的经济奇迹还将继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向战争双方出售物资,赚了很多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对德宣战,收复青岛和德国、奥匈帝国在华租界,取消两国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废除两国《辛丑条约》中的赔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向清朝支付赔款。清朝与其他国家谈判,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
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清朝在1925左右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工厂。
同时,国防力量进一步加强,日本不敢窥视东北。清朝派人与日本谈判,要求废除《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禁止日军进驻山海关,废除日本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提高日本产品进入中国的关税,收回日本在中国、南满铁路、鲁大和台湾省的租界。日本不敢违抗。
东亚的国际秩序从日本主导变成了日本主导。
二战德国横扫欧洲,清朝坐享其成,发战争财,逼英国还香港,废除一切不平等条款。要求法国归还北部湾,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俯首称臣,对外俯首称臣,要放在二战,让日本什么都不敢说。
人们说试图改变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头脑迟钝的人,会让你生气。如果要换一个坏透了的清朝统治者会怎么样?清末,西方进步思想已经开始进入中国社会并影响中国,但这种思想在当时并不为统治者所接受。
有两个原因:
首先,西方的进步思想是君主立宪制或三权分立的共和制。无论哪个政权将取代高高在上于中国人民之上的帝国统治者,这都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所以他们不会同意这件事。
其次,新思想与旧思想的碰撞,势必造成一方认输,在没有替代方案的情况下,旧思想会变成新思想的附庸,但难度会更大。一切都不是静止的。即使到了晚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是制定了很多改革强国的政策吗?就像当初的戊戌变法,虽然在慈禧为首的强大顽固派的打压下失败了,但当时以光绪为首的维新派是在寻找救国之道。虽然光绪皇帝有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的野心,但他的思想改造还是很重要的。不然拿走只是个空壳有什么用?
从上面我们知道的一个要点是,清朝末年,统治者内部的权力斗争非常激烈,即使内忧外患如此严重。这就是清朝统治者最后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不考虑其他,只想着自己的权力有没有被抓住。
随着时间的推移,顽固派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新思想、新东西不断涌入当时的社会,顽固派只是暂时的胜利,并没有把握能够掌握现在所拥有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求改革,努力变强。
于是洋务运动应运而生。不管洋务运动最后是否失败,洋务运动匆匆成立后,一大批民族工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了后期,从清朝的赋税里,也没什么可收的了。民族工业的税收虽然有一部分到了那些权贵手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这个庞大而弱小的帝国。
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朝能承受的账都没了,剩下的只是一副骨架。尤其是《中周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再次激化,更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接触改革国家的途径,希望改变这种局面。更多的民主人士也开始寻求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政权来拯救这个病入膏肓的国家。
如果中间没有辛亥革命,那么清朝还会继续走下去。这个时候,那些腐朽的统治者一定会接受为他们保留了一点面子的君主立宪制。虽然没有实权,但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时间只能退而求其次。
改朝换代后,清朝原来的统治者已经失去了实权,上台的可能是内阁制成员,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如果蒋介石等人上台,可能也不会有多大成就。但在政治制度的影响下,会有能人带领中国走向光明的未来。
但基于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影响,我认为清朝建立君主立宪制后,中国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因为这样的情况并不适合现在的中国,几千年的分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在强有力的政府领导下,中国才能重新富强起来,而不是精神上的腐朽领袖。
说到清朝,如果能坚持到二战,我们就要问清朝为什么灭亡了!
满族是中国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他借助李自成推翻明朝后国家的混乱无序,依靠怀念旧主的前明军阀,依靠自己的先进八旗骑兵,乘势夺取了北京的皇帝宝座,建立了满清帝国。
清朝皇帝入主中原后,深知自己民族的孱弱,文化的浅薄。康、雍、甘三皇推广汉语言,淡化民族差异,强调“留头不留发”,推行全式服饰,大兴文字狱,铲除文化差异。乾隆皇帝也多次微服私访,轻作坊,从暗到江南各地观察民情民意,生怕自己统治不牢,百姓不被驯服。所以这三个皇帝做了很多好事,淡化民族矛盾,讲阶级矛盾,对老百姓还是挺有利的。人民对统治者的回报是:农民安于田地,工人安于作坊,商人安于城市,读者安于读书。人民能安居乐业,国库自然贡献了不少税收。
随着统治的稳固和人民的臣服,清朝上层阶级的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西太后统治时期,阶级矛盾(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和国际矛盾(八国联军事件)都有所升温。极度贫困且不断变化的社会阶层终于在武汉打响了推翻满清帝国的第一枪。
国际趋势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世界上真的存在“蝴蝶效应”。
清朝覆灭后没几年,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导致了奥匈帝国皇帝、德皇、沙皇等。,都是从皇帝的宝座上掉下来的。寻求民主、反对封建是当时的国际潮流,中国人民的反清运动可能是最先振翅的蝴蝶。
回到主题“如果清朝坚持到二战会怎么样”?如果清朝没有灭亡,说明光绪变法成功,戊戌六君子全部成为国家栋梁,洋务运动提前开始,中国也有了工业化的雏形,就不会有甲午战争,不会有马关条约,不会有日本占领台湾省,不会有割让土地的赔偿,国力也不会衰落到脆弱的状态。如果没有清朝灭亡的鼓励,欧洲会有反帝运动吗?没有欧洲的反帝运动,就没有一战,没有一战战败后的国耻,德国就不可能发动二战(二战是德国一战的延续)。如果没有二战,摩纳哥、比利时、英国、丹麦、瑞典、挪威、西班牙、荷兰等君主立宪国家现在还是帝国。就不会有今天强大的美国(美国的国际地位是二战奠定的)...你想想,应该窃喜还是暗伤?
但是,历史不能假设,人生不会重来。我们只能以史为鉴,面对现实。请珍惜现在。
如果清朝坚持到二战,中国人会更惨。因为那时候清朝末年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像腐烂的空壳木一样,被推倒了。
二战期间,日本侵略正在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侵略,得到德美各方面支持的中华民国都被日本的侵略扼杀了,更何况是腐朽的满清王朝!再加上晚清政府一向骄横,没有任何常识就敢向世界列强挑战,导致八国联军的侵掠。如果清朝能坚持到二战,中国人民很可能成为被征服的民族,日本人强大的武器将势不可挡地攻占腐朽的晚清,清朝的傲慢和缺乏创新必将被侵略者打得落花流水。
即使二战时满清有一些新的改革,但按照清朝皇帝的旧观念,还是不可能立足于天下。所以,还好,二战时抗日的不是满清王朝。如果不是我们,很有可能成为日本的顺民!
历史上没有假设。晚清的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是战败状态,清朝被割让土地赔款。虽然有识之士都想通过改革改变这种状态,都想从某个方面(政治、经济、军事)重新建立清朝的崛起,但都在实践中失败了,从经济改革中的西学引进到政治改革中的西学运用。且不说清朝能坚持到二战。直到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需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才能在中国站稳脚跟,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的新的发展道路,才能挽救旧中国,实现富强。如果清朝坚持到二战,中国会有更多的军阀混战,中国到时候只会更有利于那些外国侵略者,所以历史上没有假设。只有中国富强。
好在历史从来都不是假设的,猜测也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