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的起源
礼乐文化孕育于上古,形成于“三代”,定型成熟于西周,并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五帝史记》记载姚命舜摄政,“修五礼”;舜命伯夷为秩宗,“三礼”;舜又命隗嚣为古乐,“教幼童”,“诗言意,歌长,声永,法和,八音可和,神人同和”。《史记》记载“前舜作五弦琴吟南风;我开始有了奖励王子们的乐趣。”但五帝时代作为中华文明的初始阶段,仍然属于礼乐文化的萌芽阶段,或者说属于中华文明发展的神圣时期,即巫祝文化时期。夏商周时期,尤其是西周时期,是中国礼乐文化的形成时期。
古代典籍中关于礼乐起源的论述很多,其中以荀子的《礼乐论》最为典型。
荀子的礼源论是:“人生而有欲;想要就不能要;求而不量边界是不争的事实;斗争就是混乱,混乱就是贫穷。先王恨其乱,故礼义之制分。”
荀子的乐源论是:“人不由己而乐,乐不可无形,形不可乱而为道。”先王恨其乱,以道为据,作“雅”“颂”之声。
现代学者郭沫若认为:“大概,礼起源于敬神,故其言后表,后延及人,后延及各种吉祥、凶、军、客、贾之礼。”从夏朝到商朝,五帝时代的巫祝文化由盛转衰,伴随着礼乐文化的诞生和成长。古代文献的相关记载和大量考古发现,特别是殷墟甲骨文和西周金文的出现和研究,呈现了一幅从吴竹文化的繁荣到礼乐文化的诞生和确立的历史景象。夏人“服从命令”;殷人“敬神”。因此,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把夏文化称为“顺从文化”,把殷文化称为“神性文化”。
在夏商“尊命”、“尊神”的文化中,甚至在五帝时代之前,礼乐虽然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萌芽和发展,但主要是作为辅助宗教政治活动的外在形式而存在,也就是说,当时的礼乐文化是在巫术宗教的氛围中发展起来的。周人“敬礼而予之。”
据《礼记》记载,殷人不求庶人问鬼神,最大限度地相信鬼神。他们每一个细节都要请卜,往往还要请鬼神来决定礼仪上要用多少乐师。这也是殷墟出土甲骨数量如此之多的原因。殷人用宗教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用鬼神的威严来彻底压制和恐吓人。他们的礼乐意义在于处理人鬼关系,本质上属于原始宗教文化,殷商也是原始宗教国家。20世纪初,考古人员在殷墟发现了100多个杀人祭祀坑,出土了近600具人骨,其中有17名幼童惨死在两个坑中。一个出土的甲骨文表明,他们死于商代血腥的祭祀仪式。商朝统治者尊崇天象,漠视人命是其灭亡的重要原因。
殷商后期,巫觋失宠,流散民间,是“道教将为天下而分裂”的前兆。直到伐周,在政治上革命了商,周公用周礼在文化上、思想上革命了商,切断了几千年来巫师主宰一切国事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