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世界上只有四个一战老兵。

日期:1965438+7月28日04—1918 65438+10月11地点: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结果:约654.38+05亿人卷入战争并死亡(大概数字):654.38+06.69万士兵:900万平民 中国等同盟国,意大利,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奥斯曼帝国(又称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战争过程主要是一场中央列强与三国协约国的较量。 德国和奥匈帝国是盟友,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盟友。1914至1918期间,亚洲、欧洲、美洲多个国家加入同盟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意大利是盟国,但英法俄与意大利签订了秘密条约,承诺给意大利一些土地。于是,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抗协约国。大约有6500万人参加了这场战争,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的导火索是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1914。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国和奥地利作战)、西线(英法对德国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为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编辑这场战争的背景

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于1870-1871年与法国进行了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的战败、普鲁士的胜利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而告终。普法休战极其苛刻,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并赔偿50亿法郎。结果德法成为敌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相互阵营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于是采取结盟政策遏制法国。他原本让德国与奥匈帝国和俄国结成“三帝同盟”,但后来俄国在1878柏林会议上因为巴尔干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了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了秘密的德奥同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意大利结盟,意大利因与法国在殖民事务上的冲突,以及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面临孤立。于是,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缔结了“三国同盟”。俄国得知德国和奥地利签订了“德奥同盟”后,非常生气。但是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和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在1887和俄罗斯签订了“再保险条约”。然而,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时,凯撒·威廉二世允许条约终止。而法国在法国金融支持俄罗斯工业化后,于1892年与俄罗斯结盟。是为了法俄联盟。英国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了“诚意协议”。这个协议不是军事联盟。这是一项解决两国关于殖民地争端的协议。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终于在1907年结束了殖民争端,签订了《英俄谅解》。同年,法、英、俄在奥斯曼帝国受到德国势力的威胁,结成“三国协定”。从此欧洲分成了两大阵营,所以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有可能演变成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遇刺引起的。

为殖民地而战

帝国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建立较早,较少参与殖民地的争夺。后来,鉴于国内商人的崛起,商人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登基后,俾斯麦就这样被革职了。但后来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和商品市场不足,便推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所以侵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各自的利益。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和沙俄从中受益,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冲突,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为了维护安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而德国在1907年开始建造无畏舰时,采取了二比一的海军政策,即保持自己的无畏舰数量是德国的两倍,以此来支付相应的费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与法国、俄罗斯联手,实行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分别在北海对付德国、奥地利的海军,在地中海对付法国,在波罗的海对付俄罗斯。陆军方面,从1880到1913,德国常备军从42万扩充到87万,法国从50万扩充到80万,俄罗斯也准备从80万增加到230万,但是最后虽然没能达标,但是其陆军已经达到14万奥匈帝国的军队从27万扩充到80万,意大利的军队从20万扩充到35万。然而,奥地利和意大利的军队质量不如德国和法国。最后,美国为了应对欧洲的紧张局势,将兵力从3.4万人扩大到16万人。

争夺摩洛哥

为了争夺在摩洛哥的利益,德法两次引发摩洛哥危机。第一次摩洛哥危机1905年3月31日,凯撒·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使其与法国的关系在摩洛哥紧张扩大。这是摩洛哥的第一次危机。1906 65438+10月16,欧洲在阿尔赫西拉斯召开会议,达成阿尔赫西拉斯决议,承认摩洛哥独立,但法国和西班牙负责摩洛哥的警务。其中,法国控制着摩洛哥的海关和警察。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 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部落起义,法国趁机出兵攻占其首都非斯。德国要求法国割让部分地区给非洲作为补偿,并于当年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派遣炮舰“豹”号前往摩洛哥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一行动被历史学家称为“豹跃”。由于担心德国挑战其海上霸权,英国以强硬态度支持法国。德国被迫让步,于1968年6月4日+065438+与法国达成协议。德国牺牲给刚果的一部分,承认摩洛哥为法国的保护国。1912 3月,法德签署《非斯条约》,法国正式成为摩洛哥的保护国。因此,德、英、法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中更加势不两立,德皇威胁不再让步,进一步加剧了战争危机。

欧洲火药库-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半岛一直被称为欧洲火药库。当时巴尔干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打了两场巴尔干战争,使得奥匈帝国和俄国

中美冲突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深深的导火索。

波斯尼亚事件

1908,10年10月6日,奥匈帝国出兵吞并了原本处于其托管之下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在塞尔维亚激起了强烈的反奥情绪,塞尔维亚希望获得这两个地方(因为塞尔维亚人更多)。因为塞尔维亚作为斯拉夫国家的“二哥”(“一哥”的名字归俄罗斯所有),极其渴望统治整个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匈帝国的入侵使其有被消灭的希望,所以反对这一行动。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组成巴尔干联盟,共同进攻奥斯曼土耳其。10 10月18日,巴尔干联盟与奥斯曼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奥斯曼土耳其战败,于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联盟签订《伦敦条约》,放弃巴尔干半岛除君士坦丁堡以外的所有领土。保加利亚收购马其顿;塞尔维亚不满缺乏亚得里亚海的通道,所以巴尔干联盟分裂。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1965438+200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准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后来也加入了塞西尔联盟。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土耳其也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被打败了。10年8月,与参加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北部被罗马尼亚获得。马其顿分为三部分,包括瓦尔达尔?马其顿去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被划给保加利亚;爱琴海?马其顿属于希腊。这引来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场巴尔干战争中获得了太多的利益,威胁到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罗斯则通过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事务。于是,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战争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暗杀事件

萨拉热窝暗杀事件

这一事件是欧洲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1965438+2004年6月28日上午9点,波斯尼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只有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了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大公费迪南及其妻子。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视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普林西普的行动是他热爱民族的伟大表现,但费迪南德遇刺的萨拉热窝事件被奥匈帝国用作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借口。1965438+2004年7月23日,在德国的无条件支持下,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内容包括逮捕凶手、镇压反奥运活动、解雇反奥运官员等。,而塞尔维亚除了涉及内政的都同意。然而,奥地利仍将升级其行动。与此同时,德国察觉到了俄国的军事调动,德皇要求俄国迅速收兵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国家军力的傲慢,战争在所难免。

战争爆发了。

200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罗斯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1年8月,德国对俄罗斯宣战,随后在8月3日对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向德国宣战;同一天,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其国土安全的重要性以及1839年早些时候签署的确保比利时中立的伦敦条约,对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对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12年8月,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编辑这场战争的过程

西部前线

施里芬计划在战争爆发的几年前,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曾制定了一个以速战速决为特点的施里芬计划:首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周内击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俄国。相应的,法国也制定了17的计划,在普法战争后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省。然而,战争的发展出乎这些军事家的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都不可行。德军进攻1965438+2004年8月2日,德军向中立国卢森堡派兵,目的是获取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国人向比利时宣战。到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将比利时境内的法军驱逐回法国。8月21日,德军分头进攻法国北部,法韦尔登战役。

军队失败了,被迫撤退。9月3日,德军已向巴黎挺进,法国政府被迫退守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郊区爆发了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坚守安娜河前线,战斗转为阵地战。随后,双方朝着海上方向爆发了机动战,英法联军大败。德军成功夺取了法国东北部的大片领土,却始终无法切断英法之间的运输线。后来双方爆发了佛兰德之战,但双方都没有取得什么显著的战果。于是,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战争陷入僵局。1915年春,英法联军发起了两轮攻势,香巴尼和阿尔道伊斯,德军主力集中在东线。但由于战术陈旧,缺乏强大火力掩护,德军成功抵抗,伤亡惨重。当年4月,德军反攻,首次使用毒气,双方损失更加严重。结果在1915的西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德军也死伤610000人,但战争依然僵持不下。1916年2月,东线压力稍减,德军主力再次转战西线,在凡尔登与法军爆发了一场战役。结果,经过7个多月的激战,德军仍未能攻占凡尔登。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当年7月初与德军爆发了索姆河战役,战况更加惨烈。虽然英军在这场战争中第一次使用了坦克,在双方伤亡约1.2万人后,战争仍无重大突破,一直持续到当年的165438+10月,西线再次陷入僵局,但盟军开始在战争中占据主动。200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国大使佩奇收到齐默尔曼的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向美国宣战,德国将帮助把美国西南部归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于当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只对德国而不对其他盟国宣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德国海军潜艇无差别攻击,对美国军舰构成威胁。)1917年4月,法军在西线发起春季攻势,在兰斯和索瓦松之间与德军交战,历时* * *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0000后仍毫无进展,引起法军士兵一阵骚动。战争再次陷入僵局,法军因为内部动荡无力自卫,英军不得不负责西线的防御。当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运抵欧洲,于是英军再次猛攻西线,但在损失654.38+0万余人后,依然无法改变战争的僵局。最后一次进攻是1917,东线因为俄国十月革命和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在西线,打算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的1918年夏天打败英法,以求扭转局势。1965438+2008年3月至7月,德军在西线连续发动了5次大规模攻势,前两次攻势在损失10万兵力后依然一无所获。美军已经抵达欧洲,这大大增强了盟军的实力。当年5月底,德军发起第三次攻势,成功突破法军防线,挺进一战,距离巴黎仅3英里。

7公里,但不能歼灭英法联军主力,而我方损失10万人。在6月9日至6月13日的五天时间里,德军发动了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连接起来,集中兵力进攻巴黎,但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发起第五次进攻,但在损失15师后,因为一无所获,己方军力耗尽,只好退守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被动防御。

东部战线

俄罗斯动员1965438+200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向其宣战,原因是德国给其开了一张“空头支票”。俄罗斯宣布全国动员支持塞尔维亚,引起德国不满。1年8月,德国借口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向俄国宣战,同时在西线入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因为比利时是其自身安全的关键。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战争初期,俄军集中兵力于西线,向东线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向德国心脏推进,德军被迫从西线调兵。德军援军行动迅速,很快到达东线,在科穆辛林附近消灭了数万俄军,使东线战局的发展处于德军控制之下。9月11日,俄军第一军再次溃败,德军挺进俄国,俄军损失25万余人。在南方战线,俄军一开始多次击败奥匈帝国在加利西亚和布科维纳的部队,但德国随后向奥匈帝国提供了支援。结果到了65438+2月中旬,东线的战事也进入了胶着状态。1915年,因为西线马恩河战役的失利,德军决定集中兵力击溃俄国,迫使俄国停止战斗,从而结束了东线的战争,避免了继续打两条战线的窘境,东线成为了主战场。1965438+200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师、2000多门大炮,分两路向俄军发起进攻,计划将俄军推进“波兰口袋”,并将其歼灭。双方打了八个多月。德军攻占了普雷米什尔、莱姆堡、伊万哥罗德、华沙、布列斯特、维勒尼奥和里加,迫使俄军退守里加湾至外德涅斯特的防线。俄军损失超过654.38+0.7万人。德军虽然大获全胜,但损失也很大,没有消灭俄军主力。因此,俄罗斯不能被迫投降。为了牵制俄罗斯,德国承诺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1亿法郎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和俄罗斯在高加索作战。一开始俄军不利,但在5438+0915年6月发起反击,土耳其第九军全军覆没,损失约7万人。意大利转向协约国1915年5月,意大利转向协约国,向协约国宣战,原因是英法承诺战后共享富勒姆和达尔马提亚。意大利军队虽然在战争初期实力较弱,损失近30万人,但成功牵制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解了俄国和法国的压力。1965438+200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盟军,派出30万军队配合德奥联军进攻塞尔维亚。结果,盟军很快占领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和军队被迫退守希腊凯基拉岛。俄军反攻1965438+2006年春,俄罗斯从三条战线调集200万兵力,向德奥联军发起反攻。经过一轮激战,双方各损失一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于是迫使德奥联军撤退,进攻加利西亚东部。罗马尼亚也在当年8月向协约国宣战。德奥联军随后决定攻占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食品供应。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沦陷,德奥军队占领了罗马尼亚大部分领土。为了缓解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被奥斯曼土耳其牵制的困境,进攻伊斯坦布尔的盟军决定联合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1915年初,加利波利之战爆发。盟军接连派出50万士兵漂洋过海来到加里波利半岛。经过近十一个月的战斗,* * *约131,000人死亡,262,000人受伤,结果被迫撤退。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登陆作战。十月革命俄国本身就是农奴制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的连续战争。导致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飙升,军火供应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天,俄国各种矛盾激化,首都莫斯科的罢工人数达到百万以上。结果,1917年2月爆发革命,沙皇·尼古拉斯二世退位。但新成立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继续战争,却再次被德奥联军击败。结果俄国工农看不下去了。191765438+10月(俄历10),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列宁后来与德国签署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盟军战败虽然俄罗斯退出战争,但德国的盟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帝国和奥匈帝国——继续作战,导致经济崩溃,国内民族起义,结果无力再战,先后与盟军媾和。最后德国发生政变,和协约国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虽然战前英德为建造无畏舰而战,但整个一战只有一次主力舰队的大规模决战,那就是日德兰海战。此役结果颇为特殊:一方面,海军上将谢尔率领的德国远洋舰队以相对较少的吨位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船,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在德国港口阻击了德国海军,使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无用武之地,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战争初期,德国主要依靠潜艇战来阻止其他国家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的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在英德军队形势越来越差,国内经济越来越差的情况下,德国在5438+0917年6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英国海域的所有船只,无论是敌方还是中立国,都可以被德国潜艇击沉,极大地影响了美国商船的航行,也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记录,于是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于是,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引来了最强大的敌人——美国。日本出兵日本投入一战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为的是获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出兵占领青岛。结果,日本的这一行动引起了中国人民的不满,进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其他国家加入了战争。美国参战后,拉美国家也跟着美国向盟友宣战,再次扩大了战争范围。然而,这些国家大多名义上参战,实际上并未参战。中国参战在是否参加一战和对德宣战的问题上,北洋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斗争激烈。为了达到主战目的,段召集手下十几个督军来京,组成“督军团”,向李施压,但未果;后来,段叫人写了一份对德宣战书,请大总统盖章。为了平息李的风波,不情愿地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便如此,段仍不满意,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大肆干预,终于触动了民愤。就在这时,有人揭发段私下向日本借钱。1965438+2007年5月21日,李就在这时决定撤销总理职务,段愤然离京赴津,指出根据临时宪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并拒绝承认李的免职令。因为一方是总统府,一方是国务院,他们之间的斗争被称为“政府与法院的斗争”。随后,李邀请督军团长张勋于04年6月14日进京调停。张勋入京后,建立了宣彤复辟。事件被段镇压,李随后辞去总统职务,由冯接任总统。政府和法院之间的争端已经结束。段领导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加入协约国,向协约国宣战。德国革命1918年8月至9月,德军又损失了15000人,2000多门大炮,13000多挺机枪。军事失败的消息不断,加剧了德国国内的矛盾。9月,兴登堡在德国议会提出“结束战争”。但德军统帅部仍不愿放弃,打算用剩余的海军舰艇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的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为不想死,在基尔港造反,很快蔓延到整个海军和全国。165438+10月9日,德国柏林也发生了十一月革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不得不退位,逃往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建临时政府,宣布成立魏玛共和国。6月165438+10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四年零三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念品

1965438+2004年6月:斐迪南大公遇刺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1965438+200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1965438+2004年8月:德国对俄法宣战,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1914 165438+10月:土耳其加入盟军1915月:意大利加入盟军。1915 10月:保加利亚加入协约国1916月:葡萄牙加入协约国。1965438+2007年2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从而退出大战。1965438+2007年4月:美国参战。1965438+2008年3月:俄罗斯和德国签署停战协议。1965438+2008年9月:盟军开始最后的攻击。1918 165438+10月:德国签署停火,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