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的发展历程
一、考古学的萌芽
1.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研究古物了。孔子“信古”,普通话中记载孔子知道春秋时期的“箭弩”。
袁康的《越绝书》记载了“赵楚王与胡风的对话”(关于古代兵器)。
公元前后卢克莱修《物理属性》中记载的武器
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田野调查:后来发现了《冀中周》这本书;李道元《水经注》
宋代笔谈、吴爻和建发体掀起了一股收集、研究和整理古代文物的热潮。赵明诚的《金石录》、欧阳修的《史记集》、宣和博古图(皇帝),共89部认为其目的是“证经、补史”
元明衰落;
清代有“干甲之学”,主要研究古籍,“金石学”进一步发展,传世专著906部。
2.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学习历史和收集古物的热潮。目的是研究古希腊罗马:偏向建筑和艺术史,也就是古物。
二、现代考古学的发生:以现代科学方法为主要支柱【工业革命——二战】
1,最早发生在欧洲,与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有关,在大规模土木建设过程中发现古代遗迹;在进化论的影响下,认为人类社会是逐渐进步的,所以考古证明了这一点。
进化论(赫胥黎)——考古学和进化论互为因果。
2.大约在19世纪中叶,现代考古学产生了。
主要成就(西部)
1)对人类思想解放的贡献最大,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2)欧洲史前考古体系在欧洲被揭示,提供了一个参考体系,对全世界考古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3)对正在消失的古代文明(古印度、玛雅、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有新的认识和发现。
(拿破仑拿走了罗塞塔石碑。)文字有三种:古埃及象形文字,俗字,希腊字。
瑞典考古类型学之父蒙特留斯
皮特。6?1河流,英格兰古地层学之父
奥尔梅克文明,中美洲玛雅文明的前身。
4)考古学方法体系的建立李铨:跨年代法儿童:考古学文化理论(文化史研究方法)
中国:20世纪初,随着辛亥革命的启蒙,西方近代科学被大规模引进。中国从一开始就全面接受成熟的现代考古体系,并迅速与世界接轨,没有产生中国特色的内容。
来自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的1探险者考察了中国北方,发现了许多未知的物质。出现了敦煌学、简牍学等一些新学科,进行了一些发掘。
2“金石学”有了很大进步。甲骨卜辞发现于1898年,罗振玉和王国维贡献最大,破译了甲骨卜辞,证实了历史的真实性;敦煌学、敦煌文献、汉简(西北)的出现,以及1930年西北考察团发现居延汉简,被称为历史革命,带来了对历史的新认识。
3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出现。瑞典人安特生(地质学家)受聘在中国从事采矿(被北洋政府命名为“中国总采矿顾问”),发现周口店有古生物化石、石器和一系列史前遗址(仰韶村)。后来,他发现了人和火的遗迹,然后他了解了中国的史前文化。中国学者裴文中、贾兰坡和中国当时的考古水平在世界上是最高的。
在1930年代,我自己的考古学。著名考古学家有1926年在夏县尹喜村发现仰韶遗址的李记(美国人类学教授)、梁思永(哈佛考古教授)、吴金鼎、裴文中、夏乃等。从1928到1935,殷墟出土甲骨文(李记为首)15次,梁思永发现龙山文化。
中国考古学的特点:
(1)引入西方成熟的考古体系,在当时是世界最高之一。
(2)“金石学”的传统使其与历史学密切相关,推动了历史学的大发展。(有历史定位)
三、战后考古学的发展(二战)
1.自然科学彻底改变了考古学的发展。
(1)核技术在考古学上的应用:与C14(美国发明)的断代
(2)利用飞机寻找考古遗址
(3)利用理化分析技术鉴定遗物成分:DNA分析。
(4)环境技术研究古代动植物。
(5)数理统计
现代考古学的特征
1,人类思想的观念变化
2.自然科学对考古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两个营地的考古:
1,资本主义阵营:二战前,通过考古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一批美国考古中,人不被重视,古代物质社会的研究方法被批判和忽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L.R .宾福德将考古学定义为“人类学”,即“新考古学”,侧重于研究人类共同文化和历史的规律,忽视历史进程,不是对象的组合,而是包括当时的经济、组织、政治和意识。他称之为“中间理论”。这是特色一的表现。这一思想在六七十年代对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研究方法上,认为应该是“科学研究”(演绎-推理方法),而不是“人文研究”。在八九十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新考古学”因为只研究古代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古代社会发展的一般历程而受到批评,出现了一种“后新考古学”(多元主义)[后程序主义盛行,不是从理论角度],认为要研究很多方面,比如各个地区的具体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认知主义”。
2东方集团(以苏联为代表):青年考古学家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反对单纯用器物来研究。他们认为理论基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侧重于对生产力的研究,后来被称为机械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概念偏颇,过于简单化,忽视上层建筑;然而,它也是积极的。同时产生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实验考古学,包括“微痕研究法”,即用显微镜观察微痕,通过实验确定其用途。(1930年代)
50年代以后,研究范围更广;不仅是物质,还有古代文化和古代社会,但还是马克思主义。本文试图通过考古学来证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史(主要目的),并开始有目的地进行“聚落考古”(同一时期同一整村),研究其社会分类。缺点是这种含沙射影的考古学不是从历史事件而是从理论上研究历史;积极的方面在于它开拓了一个研究角度,先进的方面在于从马克思的系统理论来研究古代社会。
比较
1,从最初的简单化倾向到更广阔的古代社会领域的研究。
3.新中国的考古学:从50年代开始,科学院建了一个考古研究所。鉴于破土动工,古代遗迹常见。65438-0952北京大学开设考古专业,培养考古专业人才。50年代中期,开始了大规模的田野考古专业。解放后,全国各地发现了更多阶段的史前文化,有不少先秦三代文化的遗迹,一直考古到明清。然而,这种发展是不平衡的。史前考古的作用是写历史,原始历史考古用来严肃,历史考古用来补充历史。
主要研究: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时间;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国家的形成时间。
考古纠正了中华民族、文化、国家诞生于中原(如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的历史,即将“中原中心论”改为“多元一体论”(苏提出)。文革期间,虽然被发掘,但停滞不前,考古是受影响最小的。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考古学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