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国学四大导师陈寅恪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江西伊宁(今修水县)人。著名诗人陈之子,湖南巡抚陈宝桢之孙。省长唐的孙女夫人也是一名教师。他们在清华校园相识,37岁时在上海1928结婚。陈寅恪年轻时在南京的家塾读书。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和哲学经典。

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随弟游历日本,入日本巢雅弘文学院。1905因脚病休学回国,后就读于上海吴淞复旦学院。1910获得公费留学,先后赴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学习。一战爆发,1914回国。1918年冬,由江西官费补助,后出国留学。他先在美国哈佛大学跟随兰曼教授学习梵语和巴利语。1921年转到德国柏林大学,师从Ludsch教授研究东方古文字,同时师从苗秦研究中亚古文字,师从黑尼研究蒙古语。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累了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了梵语、巴厘语、波斯语、突厥语、西夏语、英语、法语、德语八种语言的阅读能力。写作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有深厚的国学功底,精于历史,又有大量的西方文化,所以他的观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可”字读作“kè”虽与“què”音代代相传,但其来源却是混杂不清的。关于陈先生,应以普通话标准发音为准。

根据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版),“可”应读作“可”(拼音:Kè)。但根据一些资料,由于陈寅恪是客家人,但“客”在客家话中有“quó”,而普通话(称“官话”)中没有这个音,所以到了中国北方后自然被称为“Yinque”。继承,成为习惯。因此,有学者认为“陈寅恪”应读作Chen Yinque。

但是,在使用汉语的人群中,知道这一点的人显然是少数,包括陈寅恪本人。所以,我们在使用普通话的时候,不妨把陈寅恪的“可”读成“Kè”。况且陈寅恪5月1940给英国牛津大学的亲笔信署名是“Tschen Yin Koh”。陈·《魏晋南北朝史讲义》(非本人所写,后由学生根据笔记整理而成)

浅谈隋唐制度的起源

唐代政治史研究

“白元的诗和笔记”

刘传

金铭馆手稿的初步整理

金铭馆手稿本第二版

寒柳堂收藏

陈学术文化随笔

吴,陈寅恪、吴宓、陈寅恪文集,清华大学出版。

贾森和杨艳丽,《回忆陈寅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杰森和杨艳丽,《陈寅恪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蒋天舒,《陈寅恪先生年表》(修订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陆建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联经出版社,1997。

汪荣祖,历史学家陈寅恪传记,北京大学出版。

李敖,谁来台湾省?》,在《剑术五十年》中

俞大伟等,谈陈寅恪,传记文学。

《陈晚年诗作解读》,台湾省东大图书出版社,1998。

莱文,《晚清四子》,皇冠出版社,1983,11 10月,01。

张,《陈寅恪家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陈晓聪,《画报陈怡宁》,山东画报出版社

刘克迪,陈寅恪和他同时代的人,诗英出版社,2007,ISBN 9789867762832。

罗祥林,陈寅恪老师的回忆。

向念东:钱穆论陈寅恪:一个非官方的学术论争,第3期,泛读,2008。

陈寅恪:《姐妹之书》,薛恒8月20号,1923,收录于陈寅恪书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