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河-变迁史

通榆河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开凿的。

1958年冬天,在海安至富宁157公里长的土地上,十余万农民工齐上阵。

但当时人力物力财力跟不上,1959被迫停工。

30多年后,这些残存的半河被凌一代的水利工作者开掘、加深,连成通榆河。

1964 10,苏北运河拟在苏北沿海地区开挖。这条运河南起射阳河北岸的抚宁,北至关河水口,全长53公里。

江苏水利人决定趁着这个机会再去一次通榆河。

但文革后不久,挖河的计划又搁浅了。

沉睡的通榆河规划终于在改革开放时代复苏。

1984年,江苏省委提出了“积极改善苏南,加快苏中苏北发展”的战略决策,再次提到挖掘通榆河分流长江水,为苏中苏北沿海发展注入活力。

1985 1成立通榆河开发领导小组。

这个动作很快,除了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通榆河的重要价值。

从1984,陈开始在北京申请项目。

他找到陈丕显、张爱萍等曾在苏中苏北战斗过的老领导,介绍通榆河工程的意义,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

前后去了几次北京?陈回忆16车次,凌说18车次,市水利局档案局原局长说至少有19车次!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告急,去一个重点水利工程不容易。

陈为了项目去了北京,盐城人忙着集资。

同意利用日本海外协力基金65438.0亿美元贷款开发通榆河。可以计算出通榆河中段河道工程需要近1,654.38+0亿元。

按目前汇率,65438亿美元支付到位后,仍有2亿元资金缺口。

1990的一个秋夜,凌带着问题从南京赶回盐城,向南京市汇报。

总结分析各方面情况后,市领导做出决定:2亿土方钱,我们盐城拿!这条河必须上涨。

第二天一大早,凌就从市里拿了报告,赶往南京。这份报告和省里的报告一起送到了北京。国务院各部委办负责人经过认真审核,认为论证科学合理,资金落实到位,同意立项。

十几年后,通榆河中段完工,陈科天天躺在医院,无法赶到盐城看通榆河仪式。

他告诉凌,在京的一批盐城老干部听说项目成功,欢呼雀跃。一位老干部激动得心脏病发作。

1991 7月初,华东地区持续暴雨,盐城遭遇特大洪水。半个多月来,它竭尽全力抗洪排涝。

洪水退去,省里考虑到群众负担,决定暂停挖掘通榆河。

努力多年的通榆河工程再次搁浅。

那年秋天,凌和他的同事们再次赶到南京,向省里解释立即挖掘通榆河的原因。

“没有资金,我们就借钱挖,就是砸锅卖铁,马上挖这条河!”他们还借鉴了当时沪宁高速在“实验段”的经验:“能不能试挖一下?”

省水利厅领导被这个“试掘”计划,被盐城人挖一条大河的决心所感动。

老主任孙龙说:“贷款是个好主意!你拿贷款,我贴息,我们一起做这篇大文章。”

通榆河

水枪挖,全省率先使用机械挖河。

通榆河中段试挖段选在滨海,距离总干渠立交以北至废黄河船闸以南7.8公里。

从1992春开始,工程设计人员进场勘察设计。

根据省里的规划,采用传统方式:人工抬吊,两边开挖。

这样一算,至少需要8万农民工做河道工,占用大面积农田。

凌贾蓉心想:你是不是又要当农民工的领导了?信阳港改造,30万农民工冒着寒冷的北风挖人镐,艰苦的一幕出现在他面前。

现在是90年代。我们还得靠人海战术和一般战争来解决问题吗?能否探索出新的科学施工方法?经过实地考察,凌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机械化施工,一岸堆土”。

在保证进度和质量的同时,少用民工,少占耕地。

这个计划得到了上级的批准。

1992年冬天,滨海运河以北河段热气腾腾:盐城人用机械施工开挖通榆河。

水枪喷出高压水柱,机泵吸泥,河道分段整形,但工地上只用了3000名民工。

“机械化施工的高效率是当年人工吊装无法比拟的。”前通榆河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少利说,他在30多年前就参与了新洋港的改造工程。那时候农民工的体力消耗太大了,并不是说强劳力根本干不了。

有一位河道工程专家,周恒双,人称“周达铲”。他一锹挖的土方太重,你拿不起来,也爬不上河坡。

而他把泥包放在地上,让你挖泥堆土。他总能一口气学会。

他一次吃三个人。

但这么优秀的“大铲”和通榆河上的水冲法相比,工作效率就差很多了。

一个水枪可以挖三个人一组,一天可以挖500立方米的土。

这是江苏省大型水利工程首次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

滨海试挖段竣工验收优良,整个北运河遗址减少征地500多亩,免除拆迁房屋100多间,节约征地拆迁费用15万元。

1993年4月,通榆河工程南段正式开挖。

随后,修建了桥梁、泵站和船闸,沿河生长了树木。

通榆河从图纸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科学创新精神贯穿通榆河工程。

通榆河枢纽工程:通榆河穿越废黄河、苏北灌溉总渠和后来修建的淮河航道。这三条河和通榆河不是一个级别的。省内互通方案为:通榆河穿越灌溉干渠和排水干渠,干渠和排水干渠穿过通榆河地下涵洞,干渠北堤(即出海航道南堤)预留出海航道拦洪闸位置。

这就面临一个难题:仅通过干渠大涵洞,就要先铺设18000根水泥桩,至少需要4个月,工期延长,影响次年春季农田灌溉,增加资金。

副总指挥吴锦泉、总工程师裴西建赶赴河北沧州市,实地察看大运河穿越子牙新河立交工程,最终决定下隧道,上槽。

盐城人独特的新方案上报省里,23位专家中只有3位举手同意。

凌贾蓉鼓励大家不要灰心,等修改完善后再上报。

第三次提交设计方案,省内23位专家中有20位投了赞成票。

新方案将洞身长度从几百米减少到58米,节省了大量资金,缩短了工期。

涵洞建成后,年近八旬的陈在即将通水的涵洞里散步。他抚摸着洞壁,对灵贾蓉说:“现在我们要做的一切都成功了!”

苏中苏北沿海开发通榆河会有姐妹河。

1998凌退居二线,继任者继续高质高效完成通榆河工程,他依然在工地上跑来跑去。

2002年冬,通榆河竣工,完成绿化,成为全省著名的清水通道。

2009年夏季,中国北方多个省份遭遇严重干旱,水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

市水利局局长罗利民和从通榆河工程出来的同事们,一边规划防洪排涝,一边应对抗旱、节水、农田灌溉的挑战。

通榆河为科学调度生产和生活用水提供了条件,增加了盐城人民抗旱的信心。

2009年6月,江苏沿海开发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通榆河流经沿海城市南通、盐城和连云港,正成为江苏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为加快苏北沿海开发,新的入海河流供水通道的前期工作即将开始。

通榆河的一条姐妹河要出来了。

历经几个冬夏,南起南通九圩港,北至连云港赣榆县的通榆河工程于1999年竣工,全长415公里,流经盐城213公里。

从此,长江水引入通榆河,为苏北地区的饮水、灌溉、排水、航运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百姓的称赞。

赞:河水流淌,碧水长存。

先人的大愿,终将成为中国的一章。

前朝大德,后世不忘。

风起云涌,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