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武术的发展史
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武器的质量。春秋初期,铁的质量还很差,当时的武器主要以青铜制成。青铜有“美金”之称,铁有“邪金”之称,只适合制作一些笨重的农具(国玉祁玉)。但是到了春秋末期,南方的吴越已经可以制造铁剑了。当时有两个著名的铸剑专家,一个叫欧冶子,一个叫干将,曾经为楚王铸剑。他们从灿山选取矿石,冶炼成铁,锻造成三把铁剑,分别命名为龙渊、太亚、贡布(《越绝书之剑》、《越绝外传》)。战国时期铁制武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考古研究表明,战国时期的铁制武器虽然不能完全取代青铜武器,但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此时不仅武器种类大大增加,质量也明显提高。铁制武器包括刀、枪、剑、戟、矛、匕首、箭头、盔甲和手套。战国早期的青铜剑非常脆,剑身很短,总长只有50厘米左右,因为长剑在战斗中容易折断。战国中期的铁剑,因为质地坚韧,长度增加了一倍多,非常锋利。能击穿坚固的盔甲(《史记·苏秦列传》),作战性能大幅提升,成为近战作战的重要武器。
车辆战向步战的转变,推动了短武器作战技术的发展。做工精良的铁剑的出现,为肉搏战提供了有效的武器。因此,携带方便、使用灵活的剑成为军队中主要的短兵器。春秋晚期开始出现剑术,史书中开始出现关于剑士的记载。著名的越王勾践是一位报复性的爱国战士,他曾经邀请隐姓埋名住在山里的剑术大师越女教他的士兵们剑术。这个越女不仅剑术高超,而且有一套理论。她说,击剑看似简单易行,实则道理深刻微妙,有门的开合,有阴阳的变化。用剑作战时,要精神饱满,外表从容,神态平和安宁,像个文静的姑娘。一旦打起来就知道凶如猛虎。这样的剑客可以以一当百,以百当万。(《吴越春秋勾践阴谋传闻》)
剑术不仅在春秋战国的战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一种表演艺术..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些专门以击剑为生的剑士。这些人的举止和穿着与普通人不同。他们经常描述粗糙的、未刮的胡子、蓬乱的头发、随意扣在头上的帽子、粗俗的短外套、凶狠的眼神和不善言辞。许多君主都喜欢看击剑,赵浩棋惠文(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66年在位)是最着迷的一个。他养了3000多个这样的剑客,抛开国事,看剑术取乐三年。战国时期的击剑是一项非常残酷的运动和娱乐,类似古罗马的角斗士,以生命为代价。赵惠文王一年内有65,438+000多名剑士死于或伤于剑下(《庄子·说剑》)。这期间无论是冷战格斗还是击剑娱乐,击剑的好坏都关系到格斗者的生死,所以此时的击剑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实战技术,没有什么华而不实。打架的时候往往是先用假动作欺骗对手,然后等对手开始动了再动。不动则已,快如闪电。这样,虽然你是后来者,但你往往在你之前就击中了对手。(《庄子·说剑》)
步兵近战也促进了肉搏战技术。当武器损坏或丢失时,徒手搏斗是自救灭敌的唯一手段。《左传·Xi公二十八年》记载了晋文公的一个梦,梦里他梦见自己与楚成王交战,被楚成王牵制住了。虽然是梦,但反映了当时战斗中的实际情况。在古代,徒手格斗有不同的名称,如“格斗”、“格斗”、“摔跤”、“戏剧”、“批判”、“徒手格斗”,是重要的军事训练内容之一。带兵打仗的将领,都有徒手作战的能力。《春秋·傩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鲁和莒(莒)交战,鲁公子率兵打败莒,俘虏了莒的主要指挥官莒那..战场上的胜利似乎并没有让他完全满意,于是公子友命令手下走开,徒手与朱娜单挑。没想到,居的格斗技术高超,他的儿子朋友被他压住了。无奈之下,儿子朋友在下属的提醒下,拔出一把名为“孟老”的宝刀,刺死了菊娜。这个故事说明,当时的肉搏战不是闹着玩的。一方不堪重负,肉搏战没有结束。它很可能有受伤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险。公子游不顾自己的名声,违反了肉搏战的规则,拔出了刀。当时的徒手格斗,往往是用一些方法攻击人的要害,置人于死地。此时的肉搏战实际上是综合了摔跤、拳击、擒拿等徒手格斗方式。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形态的深刻变化,迅速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理论,涌现出一系列重要的军事著作,如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战国早期的伍兹《孙子兵法》,中期的孙膑《孙子兵法》,后期的《魏辽子》。这些军事书籍不仅谈到了如何带兵、作战、部署等纯军事问题,还渗透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军事与哲学的融合,对后来中国武术与哲学的结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武术体系,并对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秦朝(公元前221-207)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经过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位于西方的秦国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在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统一天下。
崇武以战起家的秦朝,在掌握政权后,准备把皇帝当作世世代代的皇帝,永享太平,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下令禁止百姓习武,防止六国余孽和百姓造反。秦始皇下令把流散在民间的武器收集起来,销毁,铸造成12个巨大的铜像,每个铜像重24万斤。秦始皇的这种做法限制了武术在民间的发展。而一些武术,比如曾经与军事紧密结合的肉搏战、摔跤,逐渐脱离实战,发展成为一种娱乐活动,叫做“角斗”,史书上就是这么说的。秦二世和胡亥喜欢在皇宫里观看这种徒手搏斗的“角斗”。战火燃到门口,他津津有味地享受着甘泉宫的角斗。
军事武术的娱乐性是武术形成的重要条件。秦朝虽然没有像秦始皇预期的那样延续几千代,相反只延续了15年,但却为武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西汉初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这种以肉搏战、角斗为娱乐的玩法,被视为不利于国家的玩物,被汉高祖刘邦明令禁止。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角戏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不仅是汉族皇室贵族们喜欢在茶余饭后观看的一种表演,也是向各国宾客展示国力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87年),国力强盛,武帝本人特别欣赏这种活动,于是角抵戏迅速发展起来,演出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越来越大。汉代的角抵戏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综合的戏剧表演,包括歌舞、音乐、杂技、魔术和许多其他节目。这种演出每年节日都会举行,外宾来朝。梁武帝元初三年(公元前108年)春天,梁武帝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外宾。为了显示自己的国力,他不仅邀请客人们参观存放在国家的珍宝,还为他们主持了一场大型的交趾戏。距离方圆300英里以内的人都来观看,这是前所未有的。此后,交趾戏的内容逐年增加。在汉元时期(公元前48-33年),角堆戏曾因其巨大的成本而一度被禁演(《汉书·元帝纪》)。不过,很快就恢复了。由于角堆戏的内容越来越多,已经突破了“角堆”一词的范围,所以到了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人们称之为“百戏”。在这个综合性的艺术大会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仍然是徒手格斗,比如角斗,还有带武器的表演,比如《东海黄公爵》,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节目。这个节目取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东海县(今山东山城县)人黄公。他年轻时擅长一些法术,能救龙救虎。他经常头上戴着一把红色的金刀和一条深红色的丝带,表演一些非常吸引人的魔术。但后来,黄公年老体衰,再加上酗酒,功力大不如前。秦末,东海出现一只白虎,黄公举红金刀去杀虎。没想到咒语失效,他被杀了。这个故事已经成为汉代百戏中重要的表演内容,张衡的《西京赋》中也有提及。在节目的表演中,化妆的黄工在器乐的伴奏下挥舞着宝剑,表演着各种与老虎搏斗的动作。但由于这类表演追求的是吸引观众兴趣的欣赏,这部分内容越来越脱离武侠,从而走上了戏剧化的道路。
秦朝的时候,北方的匈奴已经很强大了,不时入侵。秦始皇不得不花大力气修建万里长城。到了汉朝,匈奴成为边境上的主要威胁。匈奴以骑兵为主,机动灵活,经常来去无踪。为了对付这支高度机动的军队,汉朝还发展了一支以骑兵为主力的军队。骑兵作战以劈为主,很少有刺的动作。但剑远不如刀方便切割,于是环柄刀取代了剑,大大降低了剑在战场上的使用价值。到东汉末年,环柄刀几乎完全取代了剑,成为军队中主要的短兵器。
剑在战场上地位的下降,使得击剑在社会上大行其道。大家都喜欢击剑,喜欢佩剑,击剑有了很大的提高。从皇帝到文武百官,每个人都在腰间佩剑(《于今府志》)。虽然自汉代以来就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但当时的文人一点也不像封建社会后期那些脆弱的白面书生。每个人都为自己能文能武而自豪,许多文人都与剑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司马迁的祖先,著名的历史学家,在赵国以教剑术闻名。东方朔15岁学击剑;伟大的作家司马相如年轻时不仅喜欢阅读,还喜欢击剑。汉武帝年间,渤海郡博学的儒生被请去见一位高官,看门人让他把剑摘下来。隽逸回答得很坚决,剑是君子用来防身的武器,不能解(《韩曙隽逸传》)。陈寿写他在安平的世界里,但他的剑从未离开过他的身体。在这期间,有许多文章专门讨论击剑方法。据《汉书》记载,这样的文章有38篇,后来都失传了。东汉末年,击剑进一步发展。有许多技艺高超的击剑手四处旅行,教授击剑。比如汉桓帝和汉灵帝统治时期(公元147-189),在都城洛阳,有一个叫王岳的剑客非常有名,教了很多弟子。
由于武术的成熟及其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自宋代以来,尤其是明代以后,武术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武术内功的出现。明清时期也是气功学术最繁荣的时期,大量气功作品出现,气功在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武术和气功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武术和气功的结合,易经筋和太极拳的出现标志着武术技击和内功训练的结合进入了成熟阶段。在此之前,古代气功导引主要用于治病保健,不强调内功外勇,而易筋经则跳出了医疗保健的轨道,不再以治病防病为主,而是以强身健体为主,目的是“元气旺盛,骨骼强壮”,因此成为少林武术家必修的基础功法。
从此,内外结合,互练成为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而中国的武术家也是功底深厚的气功大师。
中国武术,一朵奇葩,一根奇木,萌芽于人民愚昧的古代。经过几千年血与火的锤炼,终于在封建社会后期结出了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