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头是哪里来的?
狮子头是淮扬菜。
狮子头,原名葵花排骨、葵花丸子,是中国淮扬菜中的传统名菜。始于隋代,相传杨迪招财期间,厨师以扬州四大名胜为主题,制作了糖醋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片、葵花剁肉四道菜,唐代改名为狮头。这道菜吃起来软糯油腻,健康营养。
江西宜丰也有这道菜,流传了100多年。具有色泽雪白,肉质鲜嫩,清香醇和的特点,四季皆宜。安徽巢湖每年春节都会扎彩球,耍狮子,庆祝五谷丰登。届时,当地人民会制作狮子头形状的小吃来奖励舞狮者。这种习俗从古代就流传下来了。因为这种点心用碱量比普通发酵面团略大,所以特别脆香,存放几天也不会变软。
狮头的历史渊源;
狮头在扬州方言中被称为“大肉排”,在北方方言中被称为“大肉丸”或“四喜相会球”。据说它的“远祖”就是南北朝美食经典中记载的“跳丸烤”。清代《条丁集》中淮安有一道菜叫“大哥大肉圆”,其制法如下:“取肋肉,去皮,切成细长条,做粗,加豆粉,加少许调料。不要用手摩擦它。或炒或蒸(衬嫩绿色)”说明了狮子头菜在清代是被社会认可的。
狮子头菜的烹饪很重,小火炖了40分钟左右。这样就会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扬州狮子头的烹饪方法有炖、蒸、焖三种,但品种繁多,有蟹粉炖狮子头、蚌肉烤狮子头、鸡丁烤狮子头等。
嘉庆年间,甘泉人兰林也在《汉江三歌》中唱过扬州的“葵花丸子”。其序曰:“肉细剁粗剁成丸,菜油煎成葵花黄,俗称葵花丸子。”其诗曰:“客串大厨断丝勤,葵花放新。吃饱了也要想想太阳,肉也就一个接一个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