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经济形势和有色金属市场走势有什么分析?
纵观近30年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可以看出有色金属价格长期高位震荡,自1982以来有三次大幅上涨,分别是1988、1996和2004年,即有色金属价格每八年左右经历一次大幅上涨,尤其是2004年以来。近年来,宽幅震荡成为其走势的新特征。
1.1.988有色金属价格突破性上涨。从1984到1988,以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连续五年供不应求。1987年底,秘鲁、加拿大出现罢工潮,智利、赞比亚铜生产出现问题。1987年末,世界范围内库存大幅下降,带动以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价格突破。伦敦市场铜的现货价格在1988 12年2月12达到前所未有的峰值3562美元/吨。1988年铜价较上年上涨45%。铅和镍的年平均价格分别达到813英镑和14256美元。铝和锌的价格一度涨到每吨t4290美元和660美元,锡的价格飙升到8149.69美元。
2.1995~1996有色金属价格上涨。上世纪90年代,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经济衰退,苏联解体后,独联体成员国经济恶化,进出口贸易秩序混乱,非法出口商廉价出售大量有色金属,冲击国际市场,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连续4年下跌。从1994开始,世界经济摆脱了连续三年徘徊在2%左右的局面,增速提高到3%以上。随着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和原油价格从16美元/桶上涨到21美元/桶,有色金属出现了中级上涨,6种金属价格均达到阶段性高点,其中铜价年均较上年上涨27%。
3.从2004年到2006年,有色金属价格持续大幅上涨。2004年,世界经济从“9.11”事件中强劲复苏。随着原油价格屡创新高,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从2004年初开始持续大幅上涨,2006年年中达到历史新高。从2004年到2006年,铜价的年涨幅分别达到61%、28%和83%。随后两年,六种基本金属的价格继续在这一高位徘徊。在此期间,铜、铝、铅、锌、锡、镍分别达到每吨8900美元、3272美元、3989美元、4570美元、25331美元和54025美元的历史最高价格。
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经济增长受限,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暴跌。半年时间,国际铜价从历史高位跌至2810美元,跌幅达68%,铝价跌至近10年来最低水平。铅、锌、锡、镍价格分别跌至961、1080、10165和9374的阶段性低点,均低于1988年的价格,较历史高点分别下跌75%、76%和60%。近几个月有色金属价格低位反弹,但基本处于2005年和2006年的水平(见图1)。
纵观这些金属价格波动,最近两次价格上涨与国际粮价和油价上涨同时发生,但持续时间不同,比粮价长,比油价短。2004年以前,前两次上涨明显,但下降并不迅速。与粮食和钢铁等其他商品相比,金属价格的波动幅度相似。从2004年开始,日交易价格和年交易价格都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宽幅震荡成为其走势的新特征。有色金属和原油一样,成为最容易出现“过山车”行情的新商品,金属价格尤其是铜价的波动,成为市场判断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参考指标。影响有色金属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
近几十年来,国际有色金属市场供需变化频繁,特别是2004年以来,随着期货市场的逐步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充裕,影响金属价格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一般来说,有色金属的价格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供求关系是影响有色金属价格波动的根本因素。
价格和供求相互作用,循环变化。价格上涨,供给就会增加,供给到一定程度,就会推动价格下降。1988有色金属价格突破性上涨。因为秘鲁和加拿大的工人罢工浪潮,智利和赞比亚的铜产量不足,全球铜供应缺口达到17000 t,但随着全球产能的增加,1989、1990的铜供应量超过275000 t和51.5。1994年全球经济向好,铜需求增长2.1%,铝、铅、锌需求均增长3%左右,出现65438+万t、11000 t、70000 t的供应短缺,供需关系逆转。2003-2005年全球铜年均供应缺口达654.38+0.25万t,铝连续三年缺口40 ~ 80万t。供求关系的变化是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
就有色金属而言,反映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库存。供需关系紧张容易导致库存下降;反之,则上升。基于1998至2009年9月的每个交易日的数据分析,伦敦金属交易所铜库存与铜价的相关系数为-0.67。在2948个统计数据中,有57.6%的交易日出现库存和价格反向变动,铝、铅、锌、锡、镍的库存和价格反向变动的概率分别为56.2%和55.3%。
2.价格走势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与全球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增长,需求增加,带动价格上涨。经济不景气,需求萎缩,带动价格下跌。特别是近几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变化对金属价格影响很大。通过分析1982至2008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与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的关系,二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746,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变化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影响很大,经济发展与国际铜价有很好的相关性(见图2)。
3.六大基本金属产品与国内外市场存在较强的价格相关性,金属价格的金融属性明显增强。
长期以来,六种基本金属产品的价格走势密切相关,尤其是铜和其他几个品种。1998至2009年8月,除锌和锡价格关系相对较弱外,其他品种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7以上,而铜价与伦敦市场铝、铅、锌、锡、镍价格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44、0.887、0.873、0.860和0.876,均为高度相关。
同时,自中国开始铜铝期货交易以来,国内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据统计,目前上海金属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价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在0.95以上,是目前相关性和联动性最强的组合,铝的相关系数也达到0.90,因此两个市场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尤其是最近几年,两个市场的价格一起涨一起跌已经变得很自然。伦敦市场交易所的价格具有国际权威性,主导着金属的定价权。
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基金参与商品期货交易的程度也大大提高,机构投资者在有色金属投资组合中的比重大大增加。以铜为代表的金属价格的金融属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在经济全球化大大提高资本流动性的背景下,这一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比如2004年以来铜价的暴涨暴跌,不仅仅是需求因素推动的,也是放大金属价格波动区间的重要因素。
此外,由于以伦敦金属交易所为代表的世界金属价格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金属价格受美元汇率变化的影响很大。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长期趋势分析
长期来看,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商品,基本金属也是如此。有色金属价格的长期走势将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供给变化将成为影响价格的短期因素,需求因素将成为影响中长期价格的主要因素。
有色金属属于资源性产品,但与原油、粮食相比,全球市场上的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分布相对广泛。几十年来,除了1988因供不应求导致价格突破性上涨外,没有出现过持续供不应求导致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相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采矿技术的发展,供应量有明显增加和多样化的趋势。
长期以来,有色金属的供给经历了涨价-增产-降价-减产-涨价-增产的循环。但由于金属行业的投资特性,减产只是暂时压缩产能。目前全球金属产能利用率约为70%~80%,只要需求增加,产能就会释放。从长期来看,产量是不断增加的。2008年,全球锡产量比需求低约20,000 t(5%),而铜、铝、铅、锌和镍的产量分别比需求高76%、97%、67%、65%和65,438+094%。出口国战争和罢工导致的局部供应中断,只会在短期内推高价格,但难以对全球金属供应产生长期显著影响。影响有色金属价格短期走势的因素复杂,但中长期价格波动将主要取决于需求的变化。
2.全球经济发展是判断和决定金属需求的决定性因素。
在影响需求的因素中,全球经济形势是决定性因素。有色金属是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原材料,应用领域广泛,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发展影响交通运输、房地产行业、航空航天行业、汽车行业、钢铁行业,直接影响有色金属需求。
3.有色金属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存在。
经济波动可以通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影响价格,但不同品种影响程度不同。比如,由于刚性需求的存在,粮食产品的产出变量相对较小,国际粮价的波动相对独立于经济周期变化。从有色金属的角度来看,如前所述,经济发展决定需求形势,后者主导价格变化。因此,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成为影响有色金属价格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全球经济变化有其内在规律。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关于世界经济周期的理论,世界经济每60年有一个长周期,每7-8年有一个中周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决定了金属需求的变化。只要经济周期存在,有色金属价格的周期性变化就会持续,但其周期可能会发生变化。事实上,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世界铜价从1957到1996的统计,国际铜价运行周期为84个月,即每7年上涨一次。
4.关注相关商品和股市对金属价格的影响。
目前石油、黄金等相关商品的价格波动对金属也有影响。石油和铜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而黄金和铜都属于金属商品,所以石油和铜的价格之间,黄金和铜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有色金属期货,尤其是铜期货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成为企业套期保值的有效工具。在期货市场金属定价权逐渐增强的同时,未来相关品种之间的价格影响力会更大。
几年前,期货市场金属价格的变化对股票市场金属价格指数的影响很小,但近年来,两者的相关性逐渐提高,这主要体现在期货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影响了主要股票市场金属板块的价格。从未来来看,这种单向影响将转化为相互影响。股市和期货市场都根源于资金的变化。随着未来资金规模的逐步增加和期货市场进入门槛的降低,可以预见,股票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将得到提高,金属价格指数的变化将逐步影响期货市场,从而影响现货价格的波动。
基于上述判断,未来金属价格的影响因素将更加复杂,经济发展是决定性因素,其价格仍将呈周期性变化。政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稳定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有色金属行业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不确定因素,也存在定价权缺失、贸易摩擦增加等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继续加强对金属行业的宏观调控,改善出口环境,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目前全球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基本大于供给,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当前,我国应严格执行国务院公布的有色金属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控制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重组,调整产业布局。同时,实施适度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支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出口,加快出口方式转变。
2.警惕“中国因素”的说辞,积极应对反倾销等外贸摩擦。近两年来,中国对全球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中国因素”却被西方发达国家反复用作金属价格高波动的说辞。因此,要警惕西方国家以此为借口,积极应对反倾销等对外贸易摩擦。同时,引导企业“走出去”,积极利用境外矿产资源。
3.发展期货市场,争夺定价话语权。在国际市场上,商品定价基本上是以期货定价为基础的。目前,我国已开展铜、铝、锌期货交易。未来要择机开展其他品种的期货交易,为实体经济提供“定价话语权”。
4.加强有色金属价格监测、预测和预警。完善价格监测体系,密切监测国内外有色金属市场价格变化,拓展金属信息采集渠道,扩大信息来源,使价格监测、预测和预警机制法制化、规范化,更好地服务国内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