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委屈的人是谁?

中国古代史十大冤死案例:看谁死得最冤。

你才华横溢,但在一个黑暗的角落,总有一小撮人盯着你,想杀了你。他们没有针对你,只是因为他们嫉妒。他们经常在一个强大的傻瓜的帮助下做这件事。看到这样的冤案,我们经常会生气,骂你。这是另一段历史。

范雎去杀了田雷。

白起是春秋战国时期继孙子、吴起之后最杰出的将军。在大秦统一全国的过程中,白起参与并指挥了两场可以影响历史的战争:长平之战,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使赵国病入膏肓;对楚战争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继孙子之后第二位攻克楚国都城的将军。还挖掘了前楚王墓,让东方六国闻风丧胆,普遍丧失了抵抗意志。

当时有,吴有,似乎很快就能统一全国。可悲的是,范雎,一个像他一样的人物,也犯了一个恶棍的错误——嫉妒。他利用与秦王的良好关系,总是抓住机会说田雷的坏话。终于有一天,秦王在外面打仗,要田雷出去合作。田雷认为这场战役不值得发动,所以他向阿沁国王建议,说他不会去。这纯粹是一个技术性的建议。结果,范雎趁虚而入,说田雷要造反了。秦王害怕无敌的田雷,于是给他一把剑让他自杀。田雷生气地问:“为什么?”后来突然想通了,“我在赵杀了四十万人,难道我不该死吗?”?

田雷死了,秦国的将军一时见不到他,就用了一个范雎老家的人,叫郑安平。结果这个窝囊废一入伍就捅了个空子,被活捉了。秦王曾经在范雎面前漫不经心地说:“如果田雷还活着,他怎么会遭受这样的失败呢?”范雎听了,脸红了,知道秦王在责怪自己,便找了个机会辞了职,走了。"。于是,秦国统一的步伐被推迟了几十年。

不公正指数:9

伍子胥被杀。

伍子胥是司马迁最推崇的历史任务。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吴国遭受国耻和家族世仇,却忍着巨大的悲痛和致命的愤怒等待时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决心最终杀光自己的家乡,杀光所有的敌人。好一个血性凶猛的老公!”伍子胥的伟大在于他对中国传统的以德报怨观念的不屑。在他看来,火是要用冷水扑灭的,恶人是要用武力制服的!!!所以当好朋友沈骂他说:“就算国家对不起你,你也不该反过来灭了这个国家。”吴守法说过一句让反派千古颤栗的名言:“你怎么能以德报怨呢?”!!"

锋芒毕露,个性鲜明的人,注定得不到好结果。这是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配方。吴元死的时候,杀了一个反派费无忌,又被另一个反派博皮杀了。历史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从此,中国的英雄们开始了无奈的命运:活得光鲜亮丽,死在懦弱的窝里。

不公指数:10读者愤慨指数:10

第八,吕后诱捕并杀死了韩信。

韩信的可爱之处在于他对当代美式风格的自信和率真。他什么话都敢说,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怎么想。比如,举几个例子:

例一:平定之后,他不顾禁忌,公然给刘邦写信说:“齐国这个地方的民风,诡谲凶悍,错综复杂。请让我做这个地方的王(假王),镇压这个地方的邪灵。”。有人说韩信是在用信用威胁刘邦,但我认为以韩信的聪明头脑是不会发生的。我相信他是从纯技术角度出发的。

例2:韩信被贬后,有一次在街上看到吕后的妹夫樊哙。如果要用现在人的眼光来看,我们那么倒霉的时候看到了女王的亲戚!那还不赶快巴结一下,和吕后套近乎!(彭越真是个失败者。当他被送到蜀国时,他看到吕后跪着哭着要求吕后送他回老家养老。)韩信偏了,笑着骂樊哙:“看见我来了还不磕头!”樊哙当年被韩信的威风所慑,当即下马磕头道:“在此见到大王,真是荣幸!”韩信哈哈大笑,敲了敲樊哙的脑袋:“你是侯,我也是侯,用不着像以前那样下跪!唉,想不到我韩信今天会沦落到和你、周波这样的大老粗为伍!”说完了扭头就走,根本不在乎身后范蒯眼中的仇恨。

例三:被贬后在宫中与刘邦聊天,刘邦试探性地问他:“韩信,你说实话,我这样去引战,能带多少兵?”说完,我可怜巴巴地看着韩信,希望他能鼓励我,因为他是皇帝。韩信摇摇头,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你死,就带十万兵。再多的话,肯定就乱了。”刘邦气得目瞪口呆,讽刺地回击道:“那你呢?”韩信想都没想:“我当然是变好了。”刘邦更生气了,说了一句很小家子气的话:“多多益善,那为什么我是皇帝你只能赶我走?”韩信这才知道自己在生皇帝的气,赶紧给了他一个台阶:“你是指挥将领的好手,所以我带多少兵都是你的。”说到这,明摆着是敷衍皇帝,刘邦无论如何也过不去。

不出所料,吕后后来杀了韩信。刘邦高兴得忘了自己的形状。他竟然好几次问吕后:“杀了?真的杀了?”(这不是杜撰,是史书记载的,高祖又难过又高兴。这两个表情加起来就是丑。)接着,夫妻二人为了蒙混过关,捏造出韩信密谋联合陈(小角色,属于流氓投机分子,其叛乱被刘邦镇压。)谋反,我觉得这个理由刘邦自己都不相信。韩信连樊哙都看不上,他会急着找陈吗?

不公正指数:8.5

NO7汉景帝杀了晁

汉朝建立的时候,刘邦认为秦朝是郡县制害的,地方势力太小,所以一有叛乱,郡县就没有力量处理。所以学周朝,分封各王,并杀了白马发誓,只许刘灿称王。他让十几个儿子在各地称王,以为谁造反当了皇帝就姓刘,也没关系。

但是,后来的皇帝都吃了苦头。这些国王变得越来越强大。景帝到了,有些国王自己造钱,中央政府根本管不了。景帝请人策划此事,晁错也有此意见,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成为合伙人,开始削藩。这些国王不干了,起来造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这位老师很有名。公开说推翻皇帝,自己取而代之,太赤裸裸了,所以我想了想,意思是说皇帝好,就是晁错掌权,逼着皇帝撤出三藩。听起来像是骗傻子。谁是藩王的威胁?撕掉它对谁最有利?这显然是皇帝自己的主意。但是京地呢?他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一个大胆的人。为了讨好七国,让他们不要打仗,他说:“对,对,对,对,晁错要撤了,不仅是他自己,还逼我听他的。”杀了晁错!这就是中国的美德。你永远不会明白。领导干部都是闭着眼睛躺在台上,组织得他妈的好!可惜晁错这块料。

个人认为春秋到了秦朝,中国的风气很好,诚信重于生命(比如侯英感谢他的师傅辛凌俊,觉得自己欺骗了国王,对不起国家,自杀了;比如燕公子去拜访田光,和他谈机密的事情,叫他不要透露。田光认为公子光侮辱了他的气节,自杀了。)。是汉朝以后风气开始变坏的,都是刘邦和他的后人作恶。

不公正指数:9

司马昭杀了邓艾。

我个人认为,司马昭是中国历史上最阴郁的人物之一,尽管司马昭的内心是众所周知的。就说他命令他的季承去杀皇帝。皇帝摆好架势准备进攻他的宫殿,半路上被一群士兵杀死了。瞎子也看出这是司马昭导演的,但这小子抱着皇帝的尸体哭,还喊着要在季承上给皇帝报仇!!!就连他的手下也看不到过去。一个叫陈泰的人说:“季承只是一个保镖。他太年轻了。即使你领导贾充(司马昭的密友),领导季承杀了皇帝。如果杀了它,也可以稍微蒙蔽一下世人的耳目。”司马昭假装没听见,继续哭着。

这样的人做不出什么好事。后来,邓艾和钟会分两路进攻蜀汉。临行前,钟会的大哥郁忠对司马昭说:“小弟不知深浅,自以为是天下奇才。我怕他带兵会出乱子。”司马昭说没有,你放心吧。郁忠走后,司马翻了个身,对他的亲信说:“钟会的大哥是对的。我真的不放心钟会。”他的手下问:“那你还放他走?”司马昭说:“这场讨伐蜀汉的战争困难重重。很多将军都不敢去。如果他们被迫毫无勇气地出发,那会毁了这支军队。钟会,一个有勇气的人,一定会成功。事成之后我会照顾他的。”

果然,钟会嫉妒邓艾的贡献,说邓艾要造反,并要求司马昭授权自己讨伐邓艾。这时,司马昭还没有完成对钟会的部署,所以就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火速进攻成都。自己则暗中命令魏官潜入钟会军中联络反对钟会的将领,并命令贾充冲入汉中,断了钟会的后路。就这样,可怜的邓艾毫无准备地成了司马昭拖延的马前卒!!!一代名将就这样毫无价值地死去,实在可惜。

后来有一个大臣叫段卓,不忍看过去,给儿子司马燕写了一封信,说:说邓艾造反,太没有道理了。钟会的兵力是他的四倍,驻扎在离成都不远的山谷里,而且都控制了要道。即使是白痴也不会选择以那种形式反抗。此外,邓都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有人没有今天的明天。你还想当皇帝吗?司马燕知道这个秘密。司马昭在世的时候,大概也交代过邓艾只是自己用的,说他造反都是扯淡。于是司马燕马上恢复了邓艾的名声,但是大家都死了,这种马后炮也没用了。

不公正指数:8

宋文帝杀了檀道济

南朝,刘宋初凶。他们向北一路打到山东河北,向西攻克关中地区,几乎提前统一了全国。这有赖于两个杰出的将军,一个是在西部的王蒙的孙子王镇恶,另一个是在北部的南朝著名的勇士谭道济。两个人都是自杀的。与王镇恶的死相比,谭道济更受委屈。

谭道吉的事迹就不多说了。他筹集了足够的钱来演唱《沙桥从邴巍撤退》,于是树开了花,平静地撤退了。他不仅非常勇敢,而且谋略过人。他是北魏最令人畏惧的勇士。刘裕生前非常看重他,临死时委托谭好好为儿子工作。他的儿子刘义隆继承了皇位,史称文帝。客观来说,这家伙不是傻子,也是个政务好手,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可惜他有点嫉妒谭的勇猛和名气,给小人创造了进入市场的机会。后来事情的发展完全是一场中国式的阴谋,由一个理由模糊的小人挑起,皇帝下令谭自杀。

当这份遗嘱送到谭手中时,谭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他折断了弓,把它扔在地上,喊道:“你这不是在自毁万里长城吗?”

n年后,北魏越来越强大,不断向南吞噬宋朝的领土,有一次魏的军队甚至渡过了长江!宋文帝非常害怕,他向东逃到了镇江的顾北。看到邴巍在山脚下行动自如,文帝哆嗦着嘴唇说:“如果谭道济还活着,邴巍绝不会如此嚣张。”

不公正指数:8.5

杨光杀了高莹。

我们知道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好皇帝。他统治的世界风平浪静,极其美好。据史书记载,他府库里储存的粮食,唐太宗都没吃过!!!而且,我还挺怕我老婆的。我爱我的妻子独孤皇后,他的妻子很抱歉。她说皇帝自古三宫六院,你没有妃子也不好,让全世界都觉得我不贤惠。我决定给他找几个小妾。

文帝的名臣很多,其中司徒高英是最有威望、最得力的助手。此人文武双全。他年轻时跟随文帝。他想出了很多好主意,他在中间,帮助文帝统一天下。他受到人们的高度尊重和赞扬,甚至皇帝的儿子也尊敬他。然而,在邓文迪死后,他的儿子杨光走上了舞台,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开始糟蹋他父亲留下的财产。高英朝,竭力劝阻他少做荒唐的事。杨光怕高莹的威风,不敢太过胡来,但他心里恨高莹。当时杨光手下有个叫苏阳和宇文化及的人,两人都很讨厌高莹,因为他在前面,不允许自己接近皇帝,耽误了前程。他开始收集犯罪证据,诬陷高莹。好不容易抓到点什么,却没记清楚(不能怪我,史书上写的不清楚),不清不楚的就把高给杀了。

高莹死后,杨光摆脱了一个最大的忧虑,开始为所欲为。他的手下苏阳和宇文化及也开始篡夺国家大事。然而,杨光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他的疑心特别重。他不和任何人说话。他今天宠你,不管你是君子还是小人。也许明天他会心血来潮找个理由成为你。因此,苏阳的生活并不舒适。有一次苏阳生病了,家里人说去找医生。苏阳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你看病吃什么药?现在我死了,你还可以得到一枚印章和奖励。如果你不懂得努力生活,你不知道哪一天你会被毁灭。”于是我沉溺在生活的欢乐中,我惊得要死。这是诬陷高莹的报应。

不公正指数:7

NO3唐庄宗

李克用的儿子李其实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甚至比他的父亲还要能干。李克用死后留下了很多养子,都很有威望,功勋卓著。有些人担心李指挥不了这些人,便劝他多杀一些,巩固自己的地位。李不答应,他知道要指挥这些家伙,首先要说服他们!于是我从投降的士兵中挑选了500名骑兵,让他们骑白马,用银枪,称为银枪派的节监。作为自己的警卫,每当遇到硬骨头,李自己就带着这些士兵,对自己的干兄弟说:“你留在这里,看我给你看看!”冲上去亲自解决对方。结果这些人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服气。

同时,李还注重提拔年轻人才,充实自己的队伍。这时,他选择了年轻能干的郭崇涛。郭是个伟大的人。他真是一个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人才。起初,很多人拒绝接受他。后来他屡建功勋,人们对他越来越敬仰,称他为唐朝的后起之秀。后唐开国后,唐太宗李开始在功劳簿上自得其乐,但此时郭崇韬作为群臣仆从,竭力维护,大局尚可。后来,命令郭带着太子去讨伐四川。一路走来,郭用尽智慧和谋略平定蜀地,并教导太子日夜苦读。刚刚十几岁的太子,对郭的唠叨和控制有点叛逆和不耐烦。结果太子手下一个嫉妒郭的大臣就开始吹口哨,说:“太子你看郭这么讨厌。我们把他杀了吧,这样就没人管你了,你也能过得开心。”王子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就帮我杀了他。我也讨厌这家伙。”

于是一场暗杀阴谋就像儿戏一样开始了。入朝的人被安排在太子府里,于是传达太子的命令,找郭商量最近的事。郭一点防备都没有。他在课堂上看到了王子和他周围的人。我上去磕头。就在我跪下还没来得及说话的时候,那人拿出袖子里的大锤,拿走了信物。突然,郭被当场击毙!!!

事后,王子有点害怕。凶手说:“很简单。让我们指控罗志吧。”所以我编了很多谎言,给庄宗写了一个笔记本。先是吃了一惊,低声说道:“我认识郭太久了。郭不会造反吧?”他的一个队员过来说,“好吧,如果你杀了他,你就杀了他。怎么了?”。现在太子在四川,你不能勉强他。不如顺水推舟,同意了。“庄宗真是个混蛋。他拿起笔,批了一个好字。他还奖励了“平叛”的相关人员!!!

这件事在朝野引起相当大的震动,许多部长从这件事看出庄宗真的很困惑。他的干兄弟们也开始蠢蠢欲动。后来没有郭的协助,太子很快被赶出四川,狼狈逃回京城。知道郭受了委屈,非常后悔,名声大损。一天晚上,庄宗的干弟弟李思远领兵入宫。。。

不公正指数:9.5

宋高宗杀死了岳飞。

岳飞死了,大概不是冤枉的。为什么这么说?这小子,削金就削金。割金的人很多。但你不该提出“欢迎回到二帝”的口号。结果,当口号喊出来的时候,宋高宗完全尴尬了。哦,我是来指挥切割黄金和带回两个皇帝的。那我能把它放在哪里?

事实上,起初,高宗非常信任和喜爱岳飞。至于岳飞,我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家庭背景。正因为这种战斗的勇敢得到了宗泽的赞赏,他曾经向皇帝提起过这件事。皇帝注意到了这种才能,并有意加以培养。短短几年,他就被提升为与韩世忠同级的将军。后来岳飞在襄阳的时候,有人说岳飞权力太大,可能会造反。高宗皇帝根本不相信,所以他给了岳飞一包信,表示我相信你。今后,类似的信件会原封不动地寄给你。岳飞特别感激皇上,于是向他保证:皇上放心,我一定会攻克黄龙府,迎接二帝归来!皇帝看完立刻吐血。

最后,历史安排了一个倒霉的人替皇帝背黑锅。这个人就是秦恒。这小子也知道岳飞不好扳倒,但他抓住了皇帝的心思。有一天,他惊魂未定地说:“岳飞的口号自然能鼓舞人心,鼓舞士气,但是皇上,天上不能有三个太阳。”皇帝心里一震。

岳飞最后死了,这个直爽的人直到死也没明白其中的奥妙。他向皇帝要求解释。皇帝无奈,给了三个字“莫须有”。

不公正指数:6.5

65438号+0崇祯杀袁崇焕。

关外的宁远(今锦州附近)附近的袁崇焕,截断了清兵进入关外的通途,让明朝可以专心对付李自成的叛军。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清朝在宁远城下屡屡受挫。袁崇焕像一根骨头卡在喉咙里,吞不下去,吐不出来。还是噎死了,太祖努尔哈赤皇帝!!!

战场上解决不了的,战场外也能解决。于是范文程有了一个主意,让皇太极借用蒙古的道路,从科尔沁南下攻打北京。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冒险,清军弃壕急进。就在此时,北京政府人心惶惶,正在商讨迁都之时,袁崇焕从专员公署回来,喜气洋洋。一个又一个好消息传来,袁崇焕在城外首战击败皇太极,现在两军正在城北扎营。然后,北京开始有谣言说袁想和清军和谈。后来谣言越传越盛,说袁私自打开山海关防线,让清军入关。皇帝越来越怀疑,而皇太极和范文程却在城外谈笑风生。。。

这时,一个太监回来了。他是从清军俘虏营回来的。他说他晚上睡觉听见清军将领在帐外庆祝。他说袁崇焕即将投降清朝,他也要把崇祯作为礼物送给皇太极。崇祯一听,火就打到了他身上。他没有想过一个无助的太监是如何从戒备森严的清军大营中走出来的。

后来事情的发展很让人心疼。崇祯用最残酷的刑罚对待袁,发动百姓咬袁的尸体。人们不知道为什么,就上去割袁的肉,把他活活打死。这样对待英雄,让所有忠于大明的将领都心寒。后来,洪承畴在松山大战被捕后,在清军找到袁崇焕的投降部祖大寿,开始厉声斥责:“国家哪里丢了你?”。祖大寿一点也不觉得这是侮辱,厉声回击:“袁杜帅对国家有什么损失!!!"洪无言以对了半天,然后就叛变了。

不公指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