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隶书,又名左书、分书、八分,流行于汉代,故又称韩立。它由圆篆的笔演变为方折的笔画,字形由细长变为扁平,上下收紧,左右舒展,由缓变短,呈现出活泼多样的气息,给书写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隶书分为秦隶书和隶书。秦隶书指战国、秦朝至西汉初年的隶书,又称。关于古李的起源,众说纷纭。根据目前所发现的资料,李芹生于战国时期。从战国二年(公元前309年)四川青川县出土的“木牍”上的早期隶书迹象来看,大篆繁冗的笔画受损,字的形状由长方形变为方形或扁方形。虽然其结构仍有篆书的味道,但隶书的雏形已经出现。到战国末期,这种原型隶书已经被广泛使用。从秦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牍图来看,这种类似篆书、隶书的字体,逐渐体现出字体的简洁明了和线条的活泼规范。在大量出土的战国至秦代的木简、竹简、帛书中,可以看到篆书到隶书的漫长过程。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来促进统治,其中之一就是蜀。秦丞相李斯与战国隶书赵高整理统一,即小篆。《小篆》与以往的剧本相比,在台词、结构、字体等方面都前进了一大步。,但在书写的方法上还是长圈,还是没有完全摆脱象形的意思,所以书写速度慢。当时监狱众多,军政文书与公文往来频繁,往往需要大量抄写公文,这就使得当时的社会迫切需要改革书写制度。隶书作为一种方便的书写方式,在下层社会中广泛流行。魏衡《四体书法》说:“自秦用篆书以来,奏事甚多,篆书难成,即使请人写书,谓之隶书。抄写员也是印章的获得者。”这就是证据。暂且不去研究谁是隶书的发明者,因为一种字体的产生,绝不是个人所能创造的,也不是一个时期就能完成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实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

从汉字几千年的发展史来看,如果把象形文字到秦小篆归为古文字,那么我们把一直沿用到今天的隶书、楷书归为现代文字。因此,隶书继承了篆书的规则,开启了楷书的基础,在汉字和书法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无论从实用性还是艺术性来说,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一次重大变革。因为西汉初年的制度继承了秦制,书写也不例外,所以西汉初年的隶书和秦代的隶书没有太大的区别。它既具有秦代书法的特点,又为东汉隶书的形成奠定了工厂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长沙马王堆帛书(图2)和西汉居延竹简(图3)分析,笔画已经简化,篆书风味也有所降低,字体趋于平衡,而笔画顿挫,线条起伏,结构纵横的情况比秦代隶书更明显。相对而言,它透露出了书写者的天真和质朴,但书法技巧还不够成熟,所以不是经典的隶书。

从西汉中期到东汉,隶书逐渐走向完善,特别是东汉时期,由于统治阶级采取了一些比较明智的政策,整个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繁荣起来,出现了大量技艺精湛、风格鲜明的优秀碑刻,隶书发展成为一种正式的、艺术的、极具审美价值的文体。

我们通常所说的韩立,主要是指东汉时期碑上的隶书。他们的特点是笔法更为丰富,点画的音高呼应,笔法的起伏,笔触的曲折,蚕头、鹅尾、结构的重浊、轻清、高低不平,令人叹为观止。风格多样,法度完备,或健、或帅、或别致、或典雅、或古朴、或严谨,如璀璨的繁星,达到了艺术的巅峰。东汉时期的碑刻,如《义英碑》、《石门颂》(图4)、《礼记碑》(图5)、《夫子庙碑》(图6)、《华山碑》(图7)、《汉》(图8)、《曹全碑》(图9)、《张迁碑》(图10)。

魏晋以后,书法主要以草书、行书、楷书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为基础。很多书法家主要把精力花在楷书、行书、草书上,但隶书并没有被抛弃。此时,隶书逐渐与楷书混合,失去了韩立的古朴与精致,趋于工整,笔画数以千计。清代,隶书在碑学复兴的浪潮中得到复兴和发展,出现了许多书法家,成就斐然,形成了隶书艺术的第二个高峰,如郑()(图11)、金农(图12)、桂馥(图12)、邓(图14)、易炳寿(图15)、赵(图16)、何绍(图17)。特别是郑等人,他们率先倡导、学习和继承汉碑,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成为清代书法艺术的主流和热点之一。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大量春秋战国至汉代的木简、竹简、帛书真迹书法作品,使我们有幸目睹了古代的笔法,为研究古代法度、学习古代书法技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我们要从隶书学书法,以端庄严整的韩立碑刻为范本学隶书,打牢基础,然后稳步发展。如果从小学开始,汉简就容易浮滑,而从开始,就只有形没有神,更不用说现代抄书作为范本,只会误入歧途。如果要找一条学习隶书的捷径,这条捷径就是从汉碑开始。只有脚踏实地的学习,写厂子隶书,追溯大小篆和甲骨文,追溯郑、邢、草书,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