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彩陶文化详解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距今约5000-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马家窑村口。1923 ~ 1924期间,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进行了考察,其助手发现了马家窑遗址,并于1924进行了发掘。1957以来,甘肃省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型叠加仰韶文化庙底沟型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以此遗址命名。
马家窑文化陶业十分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酣畅淋漓的风格,但表现更加细致,形成了华丽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顶峰。大部分陶器是用粘土条板建筑的方法形成的。陶器是橙黄色的,陶器的表面打磨得非常精致。在许多马家窑文物中,还有窑和陶窑、颜料、磨颜料的石板、彩陶盘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为主;中期采用纯黑色和黑红色交替绘制图案;后期用黑色和红色来画图案。马家窑文化二制陶:艺术已开始使用慢轮修整毛坯,用轮子画同心圆、弦、平行线,显示出娴熟的绘画技巧。彩陶的大规模生产表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彩陶的发展是马家窑文化的显著特征。在中国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比例最高,其室内色彩尤为发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大量新出土材料的积累,马家窑文化彩陶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逐渐成为史前文化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彩陶图案的演变、装饰技法的运用、装饰部位的选择进行探讨、分析和讨论,研究工作不断深入。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至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至宁夏自治区南部,南至四川省。分布区内的主要河流有黄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和湟水。临夏是马家窑文化的核心区,其中东乡县林家遗址、乐康县卞家林遗址和广河县地坝坪遗址是最重要的遗存。
林家遗址位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大夏河东岸的黄土高原上。其文化内涵以马家窑类型为主,包括马家窑类型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马家窑类型的代表遗址。1978期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东乡族自治县文化馆进行了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发现马家窑时期房屋遗迹27处,陶窑遗址3处,灰坑985个(甘肃省文物队,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东乡族自治县文化馆:甘肃省东乡林家遗址发掘报告,考古第四辑)。从地层上初步弄清了马家窑式遗存早、中、晚期的堆积关系。发掘和收集了3000多件各种遗物,其中包括2000多件工具和家用器皿,主要是石器,其次是骨器,还有少量的陶器、蚌类和牛角。
最重要的是遗址出土了一把青铜刀,H54灰坑出土了铜渣。铜刀为两件铸造而成,表面平整,厚薄均匀,柄短刃长,刀尖钝,略上翘,背部弯曲,柄端有明显的装木柄痕迹。1981经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研究所检验,为含锡青铜。在一个地窖里还发现了碳化的小米粒和谷穗,说明小米是当时居民的主要粮食之一。
出土陶器可分为泥质陶器和夹砂陶器两种,主要采用泥条卷制和塑捏制作。按地层堆积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陶器数量较少,主要有瓶、罐、壶、碗等。大部分瓶子是喇叭口的,罐子是开着的,壶口向外卷,碗是圆唇的。漆成黑色,深而有光泽,装饰图案以螺旋、弧形图案为主,线条粗而简单;中期瓶口向外翻,颈部变长,坛颈变短,花纹以弧形平行条纹为主,线条均匀细密,活泼流畅;晚期陶器最多,陶器较粗糙。主要造型有壶、碗、罐、瓶、罐等。,而且色彩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白色,图案简化、潦草,以螺旋纹、平行条纹为主,色彩较淡,白色多为辅助装饰,黑白分明,对比强烈,是晚期的突出特点。
林家遗址的发掘,明确了马家窑式早、中、晚期的地层堆积关系,为第33期文物提供了明确的地层证据。尤其是陶器,阶段特征非常明显,发展演变比较清晰,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卞家林遗址位于甘肃省康乐县壶关乡关峰村。是马家窑晚期墓地,分布在三岔河北岸的二级阶地上,面积约1万平方米。1981年,甘肃省博物馆、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康乐县文化馆文物工作队联合进行发掘,发掘面积425平方米,清理墓葬17座,灰坑1座,出土陶器100余件,石骨近800件。陶器以彩陶为主,有壶、罐、壶、瓶、碗、碗等。壶颈细而直,出现红色。卞家林晚期的形制和纹饰与半山区早期花寨子下层遗存相似,明显表现出向半山区类型过渡的趋势,填补了马家窑型向半山区类型过渡的空白。
地坝坪遗址位于甘肃省广河县东南6公里的地坝坪村西北的广通河南岸台地。这里不仅有半山区的遗迹,还有马场和齐家文化的遗迹。1973期间,甘肃省博物馆、广河县文化馆文物工作队进行了两次发掘,清理出半山期墓葬66座,均为竖孔长方形坑墓,出土遗物756件。随葬品主要是陶器,还有石器和骨珠。出土陶器392件,其中彩陶占90%。一般每座墓出土彩陶7-8件,最多17件,最少1件。地坝坪遗址是半山区出土彩陶比例最高的遗址。小口直颈大彩陶壶和小口短颈彩陶罐在陶器中较为常见。壶、瓮、罐或瓶是陶器的基本组合,少数墓葬有壶或碗。陶器细腻,呈橘红色或砖红色,表面打磨光滑。彩陶以黑色为主色,红色为辅色绘制图案。图案精致复杂,以螺旋纹、菱形纹为主色。经对出土彩陶进行整理,并与马家窑型、马厂型彩陶纹饰进行对比,认为地坝坪遗址应属于中山型早期遗址(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广河地坝坪中山型墓地,考古学报,第2期,1978)。地坝坪遗址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半山墓地,出土器物较多,为研究半山葬俗提供了重要资料。
引自郎树德等人的《甘肃考古文化系列彩陶》,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
马家窑文化甘肃彩陶是我国起源最早、发展时间最长、分布最广、艺术成就最高的地区,被誉为“彩陶之乡”。彩陶,出现于7800年前的秦安大地湾文化一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文化之一。它存在于仰韶文化的文化依赖性中,彩陶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化表征。其代表是一种头状口彩陶瓶,构思独特,造型别致,纹饰优美,线条流畅,标志着中国古代制陶技术的高度发达。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马家窑文化是甘肃发现最多、分布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马家窑文化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发现。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彩陶文化非常发达,不同的文化遗址都有大量的彩陶,在中国整个彩陶文化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此外,这种文化类型的彩陶有自己独特和自成一体的风格。与其他考古文化中的彩陶相比,其彩绘部分更为广泛。不仅许多细陶罐的外壁和口沿布满花纹,而且许多大口径器皿和其他盛砂炊具的内侧也绘有花纹。其复杂多变、精致奔放的纹饰表明,无论是这一时期的陶器烧制还是绘画,正因为如此,考古界曾称之为“甘肃彩陶文化”。
马家窑文化位于黄河上游。最早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时代约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50年。它传承庙底沟文化,启迪齐家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地方分支。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技术非常成熟,数量特别多,占各类陶器总量的25%-50%。随葬陶器中,彩陶占80%。马家窑的彩陶多为红陶,分为泥红陶和混砂红陶。画幅很大,很多泥质精陶往往在口沿和外壁绘有花纹,内部色彩也很流行,在器物内壁绘有花纹。甚至一些用作炊具的填砂陶器上也有彩绘,极为罕见。图案华丽,变化多样,有规律。砂陶表面大多饰以绳纹,少数饰以平行线、折线、三角形或交错的附加堆纹。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在造型上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有碗、碗、罐、罐、瓶、杯等。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式,沿袭了齐家文化。按时间可分为石岭峡、马家窑、半山、马场四种。这四种彩陶各有特色。有许多瓶、罐、罐等。石岭峡式彩陶,流行变形鸟纹和圈纹;马家窑的种类很多,有瓶、罐、壶、骨灰盒等。,有流行的漩涡纹和弧边三角纹。代表作品有青海省大通山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壶。小口、直颈、宽肩、鼓腹、鼓耳的中级彩陶壶,流行红黑锯齿纹、漩涡纹;马厂型与半山基本形状相同,流行变体人形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