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的历史评价

甘地的思想极其复杂。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演讲记录,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宗教和政治混为一谈,资产阶级思想和小生产者思想也无所不包。然而,甘地主义的核心是他为印度民族解放斗争的真理和非暴力理论。对于武装到牙齿的强大敌人,他提出的唯一武器就是坚持真理和非暴力。用甘地的话说,真理就是上帝,非暴力是追求真理的手段,也就是认识上帝。甘地认为,这是强者的武器。这种抽象而神秘的理论看似令人费解,难以令人信服,但却包含着重要的政治内容,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因为在印度这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多样、种姓隔离、英国分而治之的殖民国家,《真理即上帝》实际上是把印度的各种宗教信仰统一起来,把宗教的神与现实的理想融合起来,用人们熟悉和理解的语言和形式,唤起人们不分种族、宗教、教派、种姓,团结在真理的旗帜下,勇敢追求真理。这无疑是印度资产阶级宣传、组织和吸引群众参与反英斗争的有效武器。同时,由于它倡导非暴力,既适应了英国殖民统治下人民被剥夺武装权利、已被宗教偏见麻痹的现实,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披着议会民主外衣、富有执政经验的殖民者所接受;既能发动群众,又总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群众运动,所以非常适合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利用群众的反帝斗争达到自己的政治经济目的,又能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条件下,防止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危及自身利益。印度近代民族解放运动几经风起云涌。虽然遭遇挫折,但是坚持了很久。最后,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潮流下,英国殖民者被迫撤出印度。应该说,甘地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甘地将非暴力视为一种宗教信仰和不可改变的原则,这显然存在种种弊端和缺陷,对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绝对的非暴力无法实现;否定一切暴力,制定群众运动的规章制度,禁止越线,会束缚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只要有暴力就停止运动,必然会挫伤士气,丧失革命时机,延长革命进程;大众的自我痛苦和自我牺牲总是有时间和环境的限制;在反革命暴力的镇压下,徒手抵抗只能是无意义的牺牲;注重小事,认为注重手段的目的不言而喻,往往导致轻重倒置,目标模糊;非暴力的宗教色彩迎合了群众的愚昧落后,不利于群众的真正觉醒;等一下。尽管如此,甘地的真理和非暴力理论仍然值得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研究。

甘地的一生复杂而充满争议。对于他的对手、他的亲密同事和普通大众来说,他总是一个谜。人们对他的评价也各不相同,名声不一。对某些人来说,他简直就是“上帝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而对另一些人来说,他就是“欺世盗名的救世主”、“人为的阴谋家”。曾几何时,他被斥为“印度封建主义的彻头彻尾的捍卫者”、“帝国主义的帮凶”、“大规模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叛徒”,但今天,人们普遍承认甘地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为印度的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甘地的伟大人格几乎是举世公认的。他有着真挚的爱国热情、崇高的牺牲精神和追求真理的执着信念;坚强的意志、顽强的耐心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他待人谦逊、诚实、光明磊落,不分等级、善恶,没有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他关注现实,反对空谈;他关心下层人民的疾苦,善于体察民情,始终与人民融为一体;他过着清贫的生活,过着贫穷的生活,享受着幸福;他尊重女性,提倡精神完善和社会和谐。他的道德修养堪称典范。正因为如此,甘地这位个子矮小、貌不惊人的东方人,赢得了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阶级的人们的敬仰和爱戴。

他被称为“巴普”,意思是父亲,因为他是20世纪印度的父亲。甚至在印度从英国统治者手中赢得独立之前,显而易见,甘地已经是3.8亿印度人争取自治斗争中的关键人物和领袖。

甘地不仅仅是一位聪明的律师、优秀的演说家、坚定的人权斗士和政治领袖。他也是不同政治领袖的典范。他写了一本关于他早年生活的书,书名是《我体验真理的故事》。奥秘就体现在这个标题里。他可以自由地谈论他的失败和困难。当他犯了错误时,他自动承认了。

最重要的是,他拒绝从自己的政治活动中获得任何好处。在他回到印度之前,他决定像一个穷人一样生活,永远不拥有财富。在印度旅行时,他坐的是硬座,从不预定座位,而是和农民等普通人待在一起。在城里,他拒绝乘坐人力车——一种由赤脚男人拉的双轮车。他吃得很简单,从来不吃肉。他一大早就起床了,然后坐在纺车前纺棉线。他认为,从领导人到最贫穷的农民,每个人都应该做好做重活的准备。

他对所有的宗教问题都感兴趣,不仅仅是印度的神。他读过许多书。每天晚上六点,他停止工作去祈祷,即使他和其他世界领导人在一起。每周总有一整天,他都是在沉默中度过的。在他的一生中,他总是试图获得诸神的真谛。

甘地认为,人应该能够“像爱自己一样爱世界上最普通的人”。甘地痛恨数千年来将印度社会划分为不同种姓的习俗,他的目标是废除这一习俗。他支持那些做最低工资工作的人,属于社会最贫穷的阶层。由于他的亲身实践,所有的印度人终于可以自由地喝村里同一口井里的水,去同一个寺庙祈祷,甚至彼此结婚。

甘地非常重视妇女的平等。也许他最大的信仰在于印度成语“真理的力量”。如果有不公正的法律——印度和南非的英国统治者通过了许多这样的法律——那么每个人都有责任拒绝遵守这一法律,但不是使用暴力。人们应该时刻准备着为了自己的信仰去坐牢,而不是拿起武器去战斗。

莫·甘地是反抗暴政,用自己的力量拯救民权和个人自由的象征。虽然甘地在1937到1948之间被提名了五次,但他从未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许多年后,诺贝尔委员会公开表达了他们的遗憾。

甘地死后,他的事迹受到了广泛的批评。比如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就忍不住感慨地说:“看到甘地先生就恶心。他曾经是一名扰乱公共秩序的中殿律师。现在他表现得像东方的苦行僧,半裸着在总督府前游行,但他出名了。”

爱因斯坦这样评价甘地:“后人可能很难相信世界上真的出现过这样的人。”(后代将很难相信这样一个人在地球上行走的血肉。)他补充道:“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有政治家中最清晰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目的,而是不与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

1999《时代》杂志将甘地评为20世纪风云人物。第一名是爱因斯坦,第二名是罗斯福总统,印度的甘地排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