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邵逸夫?
原名:邵仁冷
姓氏:邵逸夫
出生日期:1907年
出生地:上海
升平:
邵逸夫,1907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镇海,家中排行第六。他的父亲邵宇轩是当地漂染行业的商人。1924年,他和他的兄弟成立了上海天一电影公司,邵逸夫负责在其他城市的发行。
1926年毕业于美国人办的上海青年年会中学。同年,我去了新加坡,帮助我的三哥邵仁枚管理电影业务,开拓电影市场。从一开始,我就和电影圈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0年,邵氏兄弟与其三弟邵仁枚一起成立。已经购买了多家影院;我还去欧美收集西方先进的电影和设备。
1932年日军侵华,“天一”在香港另起炉灶。
1934年,邵氏兄弟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在香港上映。
1937年,萧伯纳在新加坡与黄美珍结婚,生下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沦陷前,邵逸夫的二哥成立了南洋影业。光复后改名为“邵氏兄弟”。
1957年,邵氏正式从新加坡来港发展,接手邵氏公司业务,成立清水湾影城。
1974年,肖被英国女王授予CBE勋章。
1977年被英国女王授予骑士学士爵士称号。
1980年,邵逸夫成为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并担任香港电视董事局主席。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邵逸夫捐赠了数十亿美元为中国和香港修建大学和医院。
1987年,邵夫人在美国逝世,享年85岁。肖同年停产。
1991年,美国旧金山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肖日”,以表彰其贡献。1997年,邵逸夫和方逸华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合作。
一九九八年,邵逸夫获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
邵氏兄弟为20世纪60年代国语电影的蓬勃发展做出了贡献。制作的电影更经常在亚洲电影节上获奖;它拥有一大批著名的电影明星,在过去的十年里,它发行了许多知名的电影,如《丢西姆的故事》、《江山美人》和《独臂刀》等。,开创了电影发展的新方向。
邵逸夫,浙江宁波人,1910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富商家庭。他的父亲邵宇轩是金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也是上海有名的有钱人。邵逸夫有八个兄弟姐妹。他在世界上排名第六,有三个兄弟和两个姐妹。肖7岁时,父亲将他送到上海一个由美国人开办的英语学习班,不仅使他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形成了他融会中西的文化观念。从中学开始,他就出入于上海繁华的娱乐场所,尤其痴迷于戏剧和电影。1923年,他的兄弟们成立了“天一电影公司”,开始在上海拍电影。1925年,他三哥把电影《天一公司》拍成了新加坡。中学毕业后,萧伯纳在三哥的邀请下去了新加坡,开始涉足电影界。邵逸夫邵逸夫创办了邵氏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并一直掌握着公司的决策权,从而掌握着港片的命脉,影响着东南亚乃至世界的电影市场。65438-0957年,润邵逸夫带着巨额资金和20多年管理电影业的经验,从新加坡来到香港,成立了香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作为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和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的主席,邵逸夫是著名的亿万富翁。很难统计他有多少财富。据韩伟估计,包括房地产、电视、电影和控股在内,他的财富超过6543.8+000亿港元。邵逸夫在南洋创业,成为超级富翁。他的成功是如何赚钱的?
邵氏兄弟在南洋创业时,经历了很多困难。在新加坡,他们在租来的房间里组织电影,制作海报,什么都自己做。当他们去马来西亚拓展业务时,更是难上加难。在白色的日子里,他们走在路上,受着顶。晚上,在露天,有星星和露珠,放映电影。炎炎夏日,太阳炙烤着大地,雷雨即将来临。他们经常会因为刚才的高温而头晕目眩,然后就像“落汤鸡”一样被淋得湿透。出生并成长在富裕家庭和大城市,邵氏兄弟多次试图退出,但他们最终克服了艰辛,坚持了下来。几十年后,邵逸夫回忆起那些日子,感慨地说:“...那段人生我学到了很多,让我受益终生。如果我没有经历过这段人生,我就不会有今天。现在的年轻人思想高尚,知识渊博,但是不能吃苦,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邵氏兄弟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几次大的磨难,不算小的起伏。第一,1929年,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波及到新加坡。当地许多商店相继倒闭,人们难以维持生计。他们怎么能看电影?电影院的观众已经大大减少了。虽然他们一再降低电影票价格,但他们仍然赚得很少,这使他们通过了第一次考验。第二,当他们在新加坡苦苦挣扎的时候,1931年8月6日,一场大火吞噬了他大哥在香港创办的天一公司。天一工作室的工厂和胶片拷贝都被烧光了,他大哥辛辛苦苦经营了几年的家当也毁于一旦。第三,他们兄弟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和苦心经营,又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发展起来,拥有139家影院,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他们带来了厄运。65,438+09,465,438+0年,香港和新加坡被日本攻占。在侵华日军点燃的战火中,邵氏兄弟四世1970年,邵氏业务蒸蒸日上的时候,公司内部发生了一次人事大震荡。邵氏公司的生产总监邹文怀离开了邵氏公司。由于有“宣传天才”之称的邹文怀能力出众,在员工中口碑很好,带走了很多有才华的演职人员,几乎使邵氏公司陷入“空楼”的尴尬境地。但这些磨难并没有动摇邵氏经营邵氏兄弟公司的决心,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力挽狂澜,安然渡过难关,使邵氏兄弟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
邵逸夫自己制作电影,所以他一心想成为电子摄影专家。他每天至少看一部电影,几十年如一日。他喜欢看好电影,也喜欢看烂片。他想看看好电影有什么好的,坏电影有多坏。他不仅是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也是中国最精通电影的企业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精通电影中的任何工作: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和一切。
他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他做事认真。他曾说:“我做事的态度是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最小的一部分。在一切都完美之前,我绝不会放松。同时,我自己的工作时间也很长。我一大早来,很晚才下班。”跟随他多年的朱旭华先生私下说:“我们办公室的工作人员5点就下班了,但邵先生晚上9点还在灯下工作。”
金脑智库认为,邵逸夫创业以来,一直努力让自己和员工做到“顾客至上”,非常注重在公众面前塑造一个“令人愉悦的形象”,这是最大的成功因素。他拍每一部电影,首先考虑的就是客户喜不喜欢。客户不喜欢,肯定不会拍。所以他的电影上座率很好,观众经常爆满。据统计,从1959到1973,从第五届亚洲电影节到第16届亚洲电影节,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出口的影片获奖无数,共获得46个奖项,创下中国电影史上的纪录。况且,在港人面前,邵逸夫始终表现出谦逊有礼、态度安详、笑容可掬,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有矜持锋芒、优雅外流的老人,从来没有因为“有钱”而表现出“豪爽”。在影视圈,他也是面面俱到,但凡有邀请,总是尽量抽时间出席,不摆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