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集镇的历史文化

信息桥是省级重点文物。位于苗家渠村,跨潮沟河,东西走向,为11石砌拱桥。总跨度60米,东引桥50米,西引桥30米,宽4.6米,高6米,桥面坡度平缓。桥的南北两侧分别刻有11龙头和龙尾。此外,西引桥南侧雕有一龙首,北侧无尾,为当地传说中的“秃尾老李”雕像。东西桥的石柱上有1对石狮子,桥中间南北两侧的石柱上有一只石猴子。这36根石柱形状各异,有鼓形、球形、香炉形、宝石形等。54个栏杆中有46个浮雕,雕刻精美,栩栩如生。比如八仙过海,神仙引路,寿星赴会,南极仙翁,王翔睡鱼,麒麟祥云,龙虎斗,派,宋河拜年,迎春,葡萄丰等。,都刻有很深的浮雕纹,细节起伏很大,立体感很强。从雕刻的人物、动物、花卉的造型和雕刻手法来看,似乎经过多次重修。其中《八仙过海》《王翔卧鱼》《南极仙翁》古朴而自成一格,云水线相连,似刻于唐宋。“武文派”、“麒麟祥云”、“龙虎斗”已经成熟,略具装饰性,似乎是清末所补。“富葡萄架”、“松鹤延寿”、“鲁美迎春”等雕刻技法成熟,具有较强的装饰意义,民国重建时应加以补充。该桥的修建日期已失传,但据当地碑刻记载,在明朝正统、嘉靖、万历年间,清朝雍正年间,民国时期曾多次重修。

由于潮沟河从东绕过苗家渠村,在村西由南向北流入伊河,伊河由北流向西南。汛期,潮沟河受伊河水冲击,形成“潮信”。村内三面沿河有11紧密相连的水池。“量”字的意思是“坑,就是接水的地方”。人们怀疑这就是“信息桥”这个名字的由来。

关于信息桥的起源,民间还有另外一个传说。很久以前,苗家渠村的南边有一个叫李的木匠,他的手艺在十里八乡很有名。苗家渠村前有一棵老柳树。相传是大禹路过治水时种下的,七八个人很难抱在一起。有一年闹饥荒,老柳树上的叶子和嫩芽都被村民吃光了,树也差点死掉。木匠老李和村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挽救这棵老柳树,但这棵树已经烂了一个大洞。冬天,一群孩子在山洞里烤火,牵着老柳树。幸运的是,此时老李路过,经过奋力抢救,救了老柳一命。为了报答恩情,老柳树多次找到生母,求她给老李送个儿子。老李媳妇十月怀胎,生了一条长蛇。老李一看,抡起长矛就砍,把蛇的尾巴砍去了一半,一把火烧到了东海。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秃尾巴老李”。

龙王指派秃尾巴老李镇守黄海,但他始终牵挂着父母,于是和老刘约定,当村民有难时,就由老刘变成陶帮助大家。

苗家渠村前有一条大河,是官道必经之地。因为没有桥,不可能过河。每年汛期,村民都不方便。一天,琅琊太守经苗家渠河进京进贡。秃尾老李得知此事后,便管了起来。贡品车队行至大河边,陷入乱石淤泥中时,正巧电闪雷鸣,风雨大作,滚滚洪水袭来,将贡品冲刷得干干净净。朝廷得知此事后,上谕限定一年时间修复苗家渠大桥。当村民们从老路口中得知是秃尾巴老李设计了太守来建桥时,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因此,这座桥被命名为“龙桥”,并在桥上雕刻了一座老李的秃尾雕像。

如今,这座桥仍在使用,但由于管理和保护措施不力,损坏严重。10只剩下三四条龙尾,石狮猴子都没了,石柱和桥栏也不全。苗鸡蛋,产于苗家渠村,是沂蒙四大风味之一(即丘陵地带的花生、蒙山的蝎子、苗家渠的鸭蛋、沂河的甲鱼)。苗家渠村位于伊河东岸,镇北1 km,距沂南县城5 km,伊河与潮沟河交汇处,三面环水。潮沟河上有11紧密相连的老湾、老龙潭等深塘。水域广阔,鱼虾等水产资源丰富,极其适合养鸭。这个水域自然放养后产的鸭蛋大。“绿冠”是当地特有的鸭品种,平均蛋重67克,呈双黄,淡绿色光滑,蛋白清澈,蛋黄深,香味纯正。腌制的“苗蛋”更好。

“苗蛋”有两种。用老龙潭淤泥和盐腌制的叫“香蛋”;用老龙潭水加盐的咸蛋叫“咸蛋”。“甜蛋”腌制时间短,蛋白鲜亮,蛋黄红黄,吃时黄油溢出,醇香微咸;“咸蛋”保存时间久了,蛋白暗,蛋黄灰,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两种“苗蛋”,煮熟切好后不飞,是鸡蛋中的极品。民间流传着“章丘大葱苍山蒜,苗家曲咸鸭蛋”“唐胖苗鸡蛋不换黄金”的说法。相传明朝郑德年间,武宗皇帝巡视时路过这里,尝了“苗蛋”,赞不绝口。清朝乾隆皇帝第一次访问莒县时,专程去苗家渠吃“苗蛋”。苗家渠村每年要交一千个“苗蛋”。2002年,苗蛋被评为世界蓝天杯十大名优产品,成为国际风联指定专用产品。

刘家王(刘家芭蕉王)村有两棵古槐树,约有500年树龄。胸围2.6m,高9m的树,东西向冠幅11.1m,南北向12.7m。另一株胸围1.9米,树高7米,冠幅东西6.2米,南北8.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