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输入法最早的发明者是谁,诞生于何时?
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中文输入法是从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的个人电脑PC上产生的。自1年国家标准局发布《信息交换用汉字基本字符集》(GB 2319812-80)以来,中文输入法的广泛使用才真正开始。
台湾省汉字输入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6年,当时仓颉输入法是朱邦复发明的。
扩展数据:
90年代后,拼音输入法软件开始支持短语输入和整句输入。
1993年初,北大朱寿涛先生发明了智能ABC输入法,被微软收购,内置到Windows系统中。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智能ABC输入法成为中国大陆使用最多的输入法软件。
90年代,双拼输入法及相应的输入法软件发展迅速。双拼输入法的方案有很多,比如自然码输入软件提供的自然码方案,以及声形编码与双拼和偏旁部首或笔画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快速输入汉字的方式,超出了拼音输入法的范畴。严格来说,自然码的双拼不是纯拼音,而是一种声形码。
Windows系统中比较流行的中文输入法软件有搜狗拼音输入法、搜狗吴彼输入法、百度拼音输入法、QQ拼音输入法、QQ吴彼输入法、谷歌拼音输入法极点汉字输入平台等。
这些输入法默认有拼音输入法、字体输入法等编码方式,有的还可以通过自定义设置实现其他输入法,如手写、笔画、二笔、郑码等。Linux发行版、Mac OS X系统和智能手机中的输入法框架一般集成了多种流行的输入法代码,可以在同一款输入法软件下自由切换不同的输入法。
扩展数据:
百度百科-中文输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