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多少姓顾的名人?

顾雍:(生卒年待考),吴军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的东吴大臣。

出生在江南,是一个疲惫的官员和总理。他在吴国执政十九年,知人善任,官民顺从。

顾匡:(生卒年待考),字吉翁,苏州人,唐代著名诗人。

至德二年进士。他是德宗的官员秘书,擅长画山水,他的诗同情人民,批评时代的缺点。李弼为丞相时,迁为而死。他写诗《海鸥颂》嘲讽权贵,被贬为饶州刺史参军。隐居茅山后,取名“华阳一真”。顾匡和元杰是同时期的,但稍晚一些。他也是一位关心人民疾苦的新乐府作家。诗歌可以讲究“声教”而不只是追求“文采之美”(《挽歌序》)他根据《诗经》的反讽精神,写了十三篇《古之以何补死》的训诫,都是讽刺性的训诫,有的直接反映现实,如《尧》。

顾安:(生卒年待考),昆山(今江苏苏州昆山)人,元代著名画家。

曾官去泉州道做枢密院法官。擅长墨竹,笔力苍劲,墨汁润泽,自成一家。

顾林:(生卒年待考),明代著名官员、文学家。

刑部尚书的官员。少才成名,以诗风取胜,与易、王维并称“金陵三军”。宝应和朱颖起床后,被称为“四大伟人”。著有《傅》、《钟山纪》和《Xi元史手稿》。

顾:(生卒年待考),字熙丰,吴县人,南朝梁陈时期著名的训诂学家、史学家。

出身名门望族,年少好学,聪明博学,对经典、历史都有透彻的了解,对天文、地理、龟、虫、怪字都有精深的认识。在时任国子监博士,入陈,任国史博士,主管国史,专修梁史,后移至黄门任侍郎。他从事诗文创作,擅长人物,尤其是草虫。

《片玉》是中国训诂学的重要著作,比《说文解字》多6000字,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为后世楷书字典的编纂奠定了基础。还有三十卷玉器。还有《地理志》、《通史大纲》,都失传了。

顾恺之,出生于金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东晋著名画家。

多才多艺,在诗词书法方面有作品,尤其在绘画方面。人物、神仙、佛像、动物、山水等肖像。画家讲究画龙点睛。字迹细致而紧实,如蚕吐丝。他与师从他的陆探微并称为鲁谷,以“密体”为题,以区别南朝张良僧祐、唐舞道子的“疏体”。他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顾:(生卒年待考),明朝松江(今上海)人。明代著名画家。

明朝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拜尚宝成,晚年退隐,回乡。官袋充足,敦湾珠山东边还有不少空地,他就加宽了,开辟了一个池塘。我不知道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池塘,从挖出的一块石碑就可以证明。碑文是“娄香池”二字,是赵子昂所写。于是,顾将万竹山宅改名为“鲁香园”;当然,那个池塘是老池塘了,现在还叫“楼香池”。

顾有许多妃子,其中一个名叫苗。在北京的时候,她学会了刺绣,这是宫里的秘密。苗阿姨是这方面的天才,她更进步,更含蓄。五色丝线断,细针密,颜色由浅入深,浑然一体,配色之美就更不用说了。最有特色的是,顾绣以针代笔,以丝线为画师,以名迹为蓝本。山水、人物、花鸟均生动精美,当时称为“画绣”。苗阿姨以前绣过赵子昂的“八匹马”。董其昌认为,即使是赵子昂本人用笔,也无法超越她。他还绣了个“停针”,真的很差,分不清是画的还是绣的。后来,扬州的一个盐商用南唐名相周伟画的一幅美丽的图画交换了一条中国玉链。

顾宪成:(生卒年待考),江苏无锡人,是著名的林东先生。

明朝时,他和弟弟郓城、高攀龙在东林书院讲学。赵南星和邹元标是三个国王。他们谈论政治人物,得到了一些文人的支持,形成了一个群体,可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皆闻;家事,国事,天下事无所不关心。“它是历史上的林东党。

顾贞观:(公元1637 ~ 1714),号,江苏无锡人。清代著名诗人。

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任内阁官职。他喜欢填词,与纳兰性德有着亲密的友谊。词善抒情,真挚委婉,与陈维崧、朱彝尊有“词中宗师”之誉。《弹指文字》的作者。

顾:清代伟大的思想家、学者。他学识渊博,研究过国家教规制度、县市轶事、天象、河渠、兵农,还有数百部经典和历史、音韵训诂等等。晚年注重考据,开创了清代朴学风气,对后世考据学的吴派、徽派产生了影响。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学者之一。著有《日之录》、《天下郡县病书》、《赵玉芝》、《音韵五书》等。

顾祖禹:(公元1631 ~ 1692),字,号宛西,江苏无锡人。明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

他对历史地理的研究源于宫廷训导的启蒙。当时研究历史地理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实地考察为主,另一种是以文献交叉核对为主。顾祖禹从文献对比入手,辅以实地知识。《读史记提要》成书于顺治十六年,作者一生致力于《读史记提要》几十年。直到去世前夕才完成,这才意识到顾祖禹“远追愚公、志方之学,研究历代《春秋》之文,参考官员、野骑手之论。”《读史地舆图札记》一书共1 30卷,附四卷。前九卷总结了历代的国家情况。以朝代为经,以地理为纬,疆域分合,组织沿革尽收眼底。卷1 14按明朝行政区划划分,记述南北直隶、十三师地理。每个省都有一个总的叙述,并全面讨论其历史地位。然后以地理为经,朝代为纬。描述各府州县的疆域沿革,关内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在郡县之变中,山川险要,战役攻坚,尤其艰苦,是最细致的。后七卷是专门讲山川故事和天文分工的。每卷都有记载,提纲如经典,目的如传记。先正文为提纲,再详解细节征求意见。由于该书是自明的,所以从正文中借用了十多个注释。这本书目光清澈,风格新颖。

读《史记》的史料价值不仅体现在其体裁的创新上,还在于作者将地理环境与历史事件变相结合,使该书始终贯穿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正是由于其治史取天下的思想,《阅史录》盖过了历代同类著作,成为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的光辉总结。

古:(公元1613 ~ 1682)原名蒋,人,在做家仆。学者们称他为林挺先生,江苏昆山林挺镇人。明清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学者。

顾学识渊博,对国家典制、县市轶事、天象、河渠、军农、百经百史、音韵训诂等都有研究。

顾早年曾参与反清活动。后来,他潜心写作,探索国家法典体系,县市奇闻,天象,河渠,士兵,农民,以及百经史书,音韵训诂的研究。在哲学上,他赞同张载的“太虚”、“气”、“万物”相统一的学说,承认“气”是宇宙的实体。我们主张“把世界付诸实践”,反对空谈“心、理、性、命”。在清初学术发展过程中,他是一代风气的首倡者。如果说黄宗羲的优秀集中在对新思想的呐喊上。

顾对的历史贡献主要在于积极倡导务实的学风。顾的实学思想是在批判宋明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是从攻击王阳明心学开始的。顾将晚明心学的传播与魏晋玄学的讨论相提并论,认为他们的“罪比乱深”,这也是“中国摇摇欲坠,宗族高殇”的根本原因。接着,他对理学的“性与天”说提出了否定的反对意见,他说:“生命和仁是大师很少说的;性与天,自贡这个地方没听过。”《性与天》的理论被直接斥为禅宗。

就方法论而言,宋明理学以重义理为特征,而顾的学风则是反对空有言而不见行的空学。他重视数据和论证。材料的收集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第一步,顾对此非常重视。在他一生的写作活动中,“写书不如抄书”这一祖传格言一直是他的座右铭。早年抄录并总结了《世界各国各县病志》和《赵宇录》。晚年的日之禄也是“山中铜”所制。古以“在拯救世界”为人生目标。他所谓的圣人之道,就是“博学于文”和“耻于己”的结合。这种学风所强调的实学,就是应用他所谓的“拯救世界”。

顾一生致力于《日之录》的写作,就是为了“澄清学术,匡正人心,兴乱世以促和”。他研究古音学,是因为这是“有德之士,俗之士,不敢轻忽”的大事;经学史研究以“师古养今,亦儒以通天下”为宗旨,涉猎金石学、地理学、诗歌等。,都是为了对国家和民族有所作为。他“明道救国”的实践思想,为后人展示了严谨扎实的新学风,开辟了广阔的学术道路。但他强调数据和证据的学术风格,后来演变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汉学的基本方法。

晚年,顾注重考据,开创了清代的学风。考证古音,孤立唐云,分作十首古韵。在澄清音韵起源、分析古韵方面,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晚年注重考据,开创了清代朴学风气,对后世考据学的吴派、徽派产生了影响。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学者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日之录》、《世界各国疾病之书》、《赵玉芝》、《音韵五书》、《韵校》、《林挺诗集》。

顾光旭:(公元1731 ~ 1797)江苏无锡人。清代著名官员和学者。

甘肃省甘良路。作品,好诗词散文。著有《梁··》和《香泉集》。

顾正红:(生卒年月待定),江苏滨海人。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1925年,他带领上海及国外棉纱厂工人代表进厂谈判,被日本资本家枪杀,成为五卅运动的导火索。

顾维钧:(生卒年月待定),上海嘉定人,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著名外交官。

欧美历任部长。1919参加巴黎和会,为中国归还山东半岛主权据理力争。后历任北洋政府外交部长、财政部长、代总理等职。

1932后,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驻国联和联合国代表。

1956转到海牙国际法院。在美国期间,他仍然想念嘉定。据说他遇到去过上海的人,总会问起嘉定。有一次,舅妈外甥说起嘉定,他兴奋地画了一张嘉定地图,把嘉定著名的古塔、夫子庙都画了进去,然后又画了一条东西向的街道,在街道的西端写上“西门”,说他家在西门。

顾维钧经常在他的画中写下“林挺顾家”,他对自己的家乡念念不忘。

谷宏:(公元1915年至今),安徽庐江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名将少将。

1935,加入中国* * *产党。1936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皖西北游击师特勤队队长。65438年至0937年进入延安抗大学校。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民运股股长、五团特勤大队营长、江北游击纵队营长、营政委、七师五十六团副团长、巢湖独立团团长、五十七团团长、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第72团政治委员、第61团政治委员、第43团政治委员兼团长、先遣纵队第九支队副司令员、皖北军区第2警备旅副旅长、第15旅副旅长。参加了著名的鲁南、莱芜、孟良崮、淮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司令员兼代司令员,第十六步兵学校校长,工程兵学校副校长。1957军校毕业。后来,他担任了工程学校的校长。

1955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奖章。

顾品珍:(公元1883 ~ 1922)小寨,昆明一个医生的儿子。云南昆明人。著名的民主革命先驱。

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1921年,出任滇军总司令,驱逐唐。后来被孙中山任命为云南北伐军总司令,次年被杀。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顾品珍考入东京真武学堂,加入同盟会。转到陆军士官学校。清光绪三十四年毕业的有、唐、罗培金、、叶权、黄玉成、张开儒。回到云南,任陆军讲武堂教官兼骑兵主管。

清宣彤三年,顾品珍左手负伤,但仍积极指挥,也是起义军的一员猛将。他是总督办公室战壕和弹药部部长。重援四川,任谢如意部第一阶梯团副团长。回云南不久,任云南陆军第一师、第六师师长,云南陆军吴江学校校长。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底,五华山光复楼三十九杰之一。次年元旦,任国防军第一军第三阶梯团团长,率卢国藩第五支队、朱德志第六支队入川。二月,在纳西与北洋军阀作战。2月20日晚,顾品珍领导了一次突然袭击,杀死了500多人。2月28日,蔡锷下令两翼包抄,正面突破,逼得吴和张部队节节败退。两军都筋疲力尽,各自撤退。3月17,顾品珍居中,主围堵;赵和刘存厚为两翼,主攻最终击破北洋军。

护国之后,顾品珍以剿匪、保民、选官、练兵、省钱为己任。任何扰乱民众的人都将受到严惩。正所谓“不忍为民雕兵,焉能为己雕兵?”四川人为其铸造铜像。

民国六年(公元1917),唐以为京军第一军参谋长兼总司令。11年6月,顾品珍与黔军汪文华部联合攻渝。成都于5438年6月+次年10月从荆手中夺下。因此,他是叙利亚和上海的大使。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川滇战争打响,川滇军第二军军长赵阵亡。不喜滇军扰川,受陈之邀,率部反攻昆明,出任滇军总司令。4月,出任云南巡抚。唐被流放在广州。

顾品珍负责云南政治,向老朋友丁世生求教。史:诸葛武侯治蜀,开放为先。这是一个政治原则。云南自保家讨袁以来,连年用兵,元气大伤。由于形势所迫,它没有缩减军队的计划。滇军不能逐鹿中原,必然有翻墙之战,百姓苦不堪言,饥寒交迫。今天,如果我们整顿内政,增加生产,藏富于民,休养生息,这将是一个伟大的成就。如果唐还想回滇,就没有必要和他较劲了。俗话说得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坦诚,休息,八字。顾品珍紧随其后。所以它的主人是云南,休兵息民,努力革除积弊,严惩贿赂,法不避亲。比如他的妹夫陈济,保山的县长唐某,就因为受贿被抓。在消灭了蒙自、开原、建水、通海等地的土匪后,禁止招匪、招兵、雇马贼,所以某省的土匪对他们深恶痛绝。并以军费一百万元,转以支援财政,救济百姓。

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秋,顾品珍藩司致电孙中山,跟随孙中山北伐。165438+10月16,让总督接替刘祖武投身战场,亲吻昔日的敌人。孙中山还三次打电报给顾品珍,称赞他“精忠报国,忠公于世,但他超出了现在这一代人,是不允许被人敬仰的。任命的都督都是临时选来做城池的,最后决定中原。就是因为这一招。”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三月,唐反攻昆明,随后土匪吴学贤、蒲晓红。在滇东设重兵,唐援建滇越铁路,铁路崩溃。3月25日,吴学贤突出部黄包围吕梁天生关鹅毛村,举枪自尽,时年39岁。唐听了,念及保泽同学之谊,慨叹不已,遂为其仪葬。

起初,听说与唐暗中勾结,被云南都督扣留。外交部拒绝接受杨真,顾品珍把他拘留起来。杨震的旧部造反,顾品珍军分裂。又诱杀巨匪杨天福,致使其前朝本部数千人聚集滇西,匪党吴学贤聚集滇南,数千人聚集,土匪横行。再说,杨天福和吴学贤这两个大土匪,唐召他们来昆,现在旨在镇压苏联,他们却叛变了。因此,唐恢复得很厉害。、蒋和范等军残部,主要推着被称为北伐滇军总司令的张开儒,从贵州进入广西,与李烈军会师。

次年4月9日,孙文发布褒扬顾品珍的命令,上面写着:“原滇军总司令顾品珍,忠厚赤诚,骁勇略冠,治军有方,敬重勤政。保国保法,无役,难备。我,总统,被任命为云南总司令,我为军队和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前年自邀领兵北伐,董领兵为国驱。不幸的是,他中途陷入了混乱。我是想给这位军队的将军一个追赠,我会按照将军去世的例子给他一件战袍。军政部将查造一章,公布国史馆生平事迹及传记,以示各位。”

谢玉俊写下《古萧军斋墓志铭》:“不招匪,不扰民,以一个声音说话;不爱财,不惜死,岳少保必守信”,这不是打耳光。昆明华山西路41号品珍故居,百年祖传,毗邻居民楼,全无气象。长子顾,毕业于东鲁大学,现为省文史馆馆员。我侄女顾颖秋,也就是龙云夫人。

顾:(公元1893 ~ 1987)江苏涟水人。著名的国民革命军将军。

顾信恒:国民革命军少将,第二十八军副军长。

顾: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参谋长。

顾铁:国民革命军少将,整编第一军第一师第一旅参谋长。

顾焕玲:国民革命军少将,台湾省陆军总司令部同济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