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外滩,上海历史的缩影
上海作为一个滨水城市,外滩是这座城市的门户。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从这里进入上海,开始了他们新的人生道路。正如自由女神像意味着新世界的到来,外滩和它背后的上海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一个梦想的开始。
去上海,从外滩进入上海。
了解上海,从外滩开始。
一百多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呈现在世人面前。外滩一般指黄浦江西岸从北京东路外白渡桥至金陵东路的道路,全长1.300m。近年向北延伸至黄浦路,被称为北外滩;它向南延伸到南浦大桥,被称为南外滩,全长4000米。外滩东面是黄浦江,西面是新哥特式、古典式、中西合璧式等52座风格各异的建筑,被誉为“世界建筑博物馆”。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它非凡的景色总会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游客。因为外滩面对黄浦江,背靠造型严谨、风格各异的建筑。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近百年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外滩是上海人眼中的骄傲。它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上海的文化及其将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有机融合、创新和发展的卓越能力。
泥泞的外滩:一条由追踪者行走的小径
外滩是上海人最愿意讲故事的地方。如果你来上海没有外滩,就没有真正的上海。过去,人们把上海称为上海滩,上海人认为这个海滩意味着外滩。外滩有各种各样的建筑,无数人在外滩发了财。
外滩1880
100多年前,当第一艘外国人的船来到上海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渔村,而当时的外滩只是一条方便纤夫行走的小路。1842之前还是一片荒野,这里的黄浦江没有任何防护设施,属于黄浦江泛滥时的泥泞地带。
1842年夏,参与鸦片战争的英国舰队终于抵达上海。自《南京条约》签订以来,上海和中国之间的另外四个港口被迫开放。因为当时住在上海的外地人经常到这条有纤夫走过的小道上散步,所以特意用煤渣覆盖,命名为黄浦滩路。
法国冒险家这样描述当年的外滩:“无数的污水沟和河流纵横交错,到处都是坟墓。低矮肮脏的茅屋,是用竹子和干泥巴搭成的破棚子。”
殖民时期的外滩:美丽的“伤疤”
外滩1928
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规定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为通商口岸。次年,英国船长巴弗尔作为第一位派往上海的英国领事,来到上海,为定居做准备。1843 165438+10月7日,一艘名为“水怪”的三桅船驶入上海。甲板上站着英国船长巴弗尔和几名随从。
上海县,有时被称为“小苏州”,人口27万,街道60多条。上海道台宫木久没有在码头迎接巴福尔,而是派了几顶轿子把他们送到道台府。正当巴弗尔为租房子发愁的时候,一位姓姚的商人找到了他,提出在城里给他52个房间,让巴弗尔和他的四个随行人员有了住的地方。但当姚书平提出要和巴富尔交易时,被巴富尔断然拒绝。
后来到达上海的英国商人就没有巴福尔那么幸运了。他们被挡在城外,不得不在北门墙外搭起一个简易小屋。巴福尔牢牢抓住了“逗留”这几个字...通商畅通无阻”,并不断向公道台施压,要求其指定洋人居所,选择黄浦江边的烂泥地作为租借地。
这片泥泞的土地就是今天的外滩。
巴富尔选择了这片800多亩的泥泞地作为租赁地。一是东临黄浦江,北靠苏州河,水陆交通便利。第二,外国商船从长江口进入黄浦江必须有泊位。再加上东边黄浦江上有英国军舰巡航,让他们觉得把住所放在自己军舰的看护下更安全。
1845 165438+10月29日,经过两年的谈判,公道台与巴弗尔签订了《上海土地宪章》,规定英商住宅北起李家场,东至黄浦江,南至洋泾浜,西至河南路,面积830亩。这个宪章曾被侵华的外国人奉为上海的根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