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朝代的女性审美
中国古代美貌的标准是什么?中国汉代以前,人们只注重女性的面部形象,到了魏晋才开始注重装饰。魏文帝喜欢衣着华丽、头发卷成蝉翼的妃子。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允许袒胸露臂。女性的体格美是前额宽阔,脸圆,身体肥胖。母系社会时期:粗壮有力在古代母系社会,繁衍生产的标准就是美的标准。新石器时代女神雕像的造型特征表明,它是强大和坚固的。夏、商、周、春秋战国:阴柔细腻的人注重女性的面部形象,男性崇尚“柔美柔顺”的美的观念,文人盛行“精致细腻”的审美意识。从汉代到南北朝:这一时期人们更注重装饰,审美是形而上的,审美达到了迄今为止特别高不可攀的哲学高度,比如曹植的《洛神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美的观念完成了一个循环,从崇尚健康自然到病态雕琢。先秦两汉时期,女性之美尚未取得独立的价值。人们虽然欣赏女性的美,但更偏重于道德,表现出以德抑美的倾向。也许是受物质条件的限制,这个时期的女性服饰比较简单,衣服鞋子和男性没有太大区别。身上没有毛巾皮带之类的饰品,只是在头上扎了一个简单的发髻,没有任何装饰。但是这个时期的女性已经知道一个白色可以掩盖所有的丑陋,开始使用化妆粉。古代的面粉有两种:米粉和铅粉。米粉是将米粒磨碎,加入香料制成的。铅粉是糊状的面部脂肪。汉代以后,铅粉沥干水分,制成粉状或固体状,一直为后人所用。先秦两汉时期,上衣下的服饰体系,白衣白衣,肉肉瘦瘦的身材,奠定了中国古代女性美的基本风格。隋唐:婀娜多姿,健康自然,婀娜多姿,健康自然成为美的主导标准。女性的形体美是额头宽,脸圆,身体胖,健康是当时人们欣赏的一种女性美。这一时期,女性的衣着相当暴露,在现代西方国家,她们更倾向于“性感”。从魏晋开始,女性美开始获得独立的价值,被欣赏和珍惜。荀残曾说“女德不足,色当为主”。在这种美德独立宣言的鼓励下,女性开始有意识地追求美。这一时期的女性大多穿长袖短袖长裙。腰部用“抱腰”扎紧,用腰带装饰。当时还流行戴花簪,头上“行走”,使衣袂飘动,戒指丁当,进一步强调女性的温柔妩媚。化妆中,最流行的是在额头点一朵红色或黄色的“花”作为装饰。“花”有不同的形状,主要是叶子或花。木兰从军回国,“窗饰云鬓,镜涂黄”就是这种装饰的体现。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对外开放,国内条件宽松,女性的约束相对较少,所以女性的美丽也相应的呈现出一派优雅奢华的景象。唐代女性以丰满的身材为美,配上高耸的发髻和飘飘的绸缎,显得艳丽大方,充分体现了女性美中的“盛唐气象”。她们的着装是中国女性中最大胆、最性感的。这一点在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中可以得到印证。画中的女子有着蓬松的云朵,戴着巨大的断枝花,头戴发簪,身穿轻薄的薄纱外套,身披薄纱彩绘的丝绸。她的内裤半露在外面,头上顶着大量晕花,光着膀子。这种性感的服装在中国古代是前所未有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儒道两家都认可和采纳的哲学观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厚的源泉。这种观念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设计观,即把各种艺术品看成是整个大自然的产物,用全面的、整体的观点来看待工艺品的设计,服装也不例外。这种设计理念在中国最早的工艺学著作《花王公基》中已有记载,书中说:“有时,天气十足,材料精美,工巧。如果你把这四样东西结合起来,那么你就可以是好的。”早在2000年前,中国工匠就意识到,任何技术设计的产生都不是孤立的人的行为,而是自然这个大系统中各种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天气是季节性的气候条件,当地的大气是指地理条件,美材是工艺材料的表现条件,巧工是指生产工艺条件。就服装而言,指的是穿衣季节,穿衣环境,以及料子的质地和裁剪手法。只有这四者和谐统一,才有精美的设计。易经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交融,即人不仅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的一切活动,从道德修养到功利实践,都必须遵循自然的启示,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自然中也存在人的因素。自然本身往往具有社会道德的启蒙意义。这里人与自然往往没有绝对的分离鸿沟。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人与自然遵循统一的规律。天地自然具有人类的社会属性,同时又包含与人事相关的伦理道德,在审美感受上有所偏颇。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眼中,人是形神合一,即形神合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道家和儒家都主张灵与肉的融合,美与善的结合,而服饰则体现了人与物的审美和谐,体现了自然表现的外化。这种审美的情感意识倾向于在服装中暴露出来,这也符合“自然”的方式。(《体》语),魏晋时期,竹林七贤放荡不羁,讲究神与理,所以在服饰上往往不拘小节,不论相貌如何,衣着也往往很随意。《世说任新雨生辰》载:“刘玲尝赤身而骑鹿车,饮酒放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