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州详细资料大全

莒州,隋初至唐初,晋朝至清朝的州。

北周灭北齐,改南青州为莒州。下辖团城,即沂水东北、高桥镇东南。辖2县6县:东安县(新泰、东关、莒县)、唐毅县(怀仁、归义、唐毅)。

杨迪大业三年(607年),莒州被废。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复辟莒州,仍统治团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莒州再次被废,所辖郡县分流至益州、海州。

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城阳军升为城阳郡,二十四年(1184)改称莒州。

明属青州府。清朝属益州府。1913,莒州改为莒县。

中文名:莒州起源:北周灭北齐,改南青州所在地:今山东莒县更名为:1913。莒州八景,飘向夕阳,春晓上屋,西湖烟雨,罗山樵牧,青翠马,书院夜吟,山寺夜钟,水拖青,和。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其中最著名的有飘霞、楼台春晓、西湖烟雨、罗山柴草放牧、青马、书院夜吟、山寺夜钟、碧水,合称为莒州八景。漂浮的夕阳指的是美丽的漂浮的山在夕阳下倒映出的奇异景象。浮来山,又名浮山,位于程菊以西9公里处,三座山峰相叠而立,拱门相连,龙虎环绕,蜿蜒不断。被誉为“活化石”的“世界第一银杏树”,以其24.7米高的雄姿,15.7米的胸围,巍然屹立,令世人惊叹。千年古刹丁琳寺是山东现存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此外,刘勰笔下的“学堂教室”,郭沫若先生笔下的“文心阁”,著名的福来山八景,都在夕阳下蔚为壮观。《春晓》中的“房山”是指位于程菊以东10公里处的房山,也叫房山。是康熙七年地震倒塌造成的。雍正《居州志》记载:“五楼山在州东二十里,石径乱石,状如楼景。”山脚下“重修福慧安”的碑文上写着:“楼阁青峰叠翠,浮图空空,如亭台楼阁。绝味地震属春,春运南移,山色美。先漏它的风景,我们也会说房子漏,因为它能漏春光。还有《重修居志》载:“依山而建的宝塔,高七级,高十尺,顶上可远眺大海。”据出土文献考证,早在5000年前,这座山就已经是居地先民观日出、定春秋的山顶。这座山海拔473米,陡峭险峻,北壁群峰高耸,壁面陡峭。山顶有数十米高的悬崖,墙下有甘泉,四季不竭,俗称神泉系统。山上有许多迷人的风景。。如南天门、太阳观景台、鬼王的鼻子、龙王的眼睛;东山山根还有龙龟争珠,山顶有石罐鼓,还有“双爪钥匙开金库”、“三仙争座”、“藏神缘起”等民间故事传说,使这座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引人入胜。整座山共有三座山峰,俗称大古、二古、三古。每年春分和秋分,当早晨太阳从山峰上的冉冉升起时,它会模糊地呈现一个“”形的影像。这一景观被称为“房子的黎明”,是莒县外八大景观之一。西湖烟雨景观的原址在今天的程菊西郊。明朝以前,这里还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泊,但经过地震和洪水,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沃野。罗山柴牧罗山,亦作盘山、落山。主峰居北三十里,居今洛河镇,洛河流向山北。《重修居志》载:“罗山高二十四尺,山上有罗山寺,依山而建,错落有序,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樵夫和牧童在夕阳的余晖中从山上回来,这是一个特别的景象。这座寺庙在文革中被拆除,近年来在山顶重建。每年的三月三和大年初一,前来烧香祭奠的人络绎不绝。半山腰有一棵百年松柏树,吸引了许多善男信女烧香求子。青翠的马齐主要景点马岐位于程菊东南35公里处,海拔662.2米,犹如一匹扬起鬃毛的烈马。这条山涧山谷幽深,景色迷人。望海山、擎天柱、仙人洞、马骑滩等景观奇绝,堪称钟灵郁秀。传说北宋著名学者杨光甫曾在此求学讲学,南宋的红衣军曾在此驻防抗金,元末的红巾军曾在此集结抗元。主要遗存有:阳光峡、观星台、红衣军古村、斩将台等。今天,马岐有更多美丽的风景。登上山顶远眺黄海和群峰,翠绿的山峰滴着绿,瀑布汹涌,让人流连忘返。莒州书院晚上在程菊南部,城阳中学的东北方举行朗诵会。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曾子和夏紫都在莒为官,政绩卓著。他们在莒城南设立书院,招收学士学生,亲自授课。当时的居安最高学府“绿树成荫,秋窗明几净”,规模宏大,环境优雅,为居安的繁荣和民风的纯洁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时过境迁,书院早已不复存在。但人们怀念当年的美景,文人墨客常来此凭吊往事,感触颇深。在晨风夜露之际,人们常常会听到朗读的声音。晚钟场景中的山寺,据说是城东10公里处的五楼山寺(建于明弘治年间)。寺内有七座宝塔,高几十米。当你爬到塔顶时,你可以俯瞰东边的黄海,西边的水。每天傍晚,咆哮鲸鱼的钟声从寺庙传来,飘过城市,令人陶醉,催人奋进。蜀水蓝兔景观位于程菊以东约1.5 km处。沭河从程菊东部绕城而过,元恭河流入城市的东北部。由于沭河发源于山区,流经丘陵地带,而元恭河又是从聚众的中部平原流入,所以水的成分不同,所以汇流后在同一条河中形成两条清流,清流呈淡蓝色,像一条蓝色的带子在河中拖动,所以被称为“沭水拖蓝”。解放后,在两江上游修建了青峰岭、石羊两座水库,洪水得到控制,已很少见到。如今的莒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隶属于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日照市,面积1.952.4平方公里,人口1.08万。莒县是一块历史悠久的古老土地。早在中生代第四纪中期,巨地就是一个植物繁盛、哺乳动物繁盛、古人类繁盛的地方。到新石器时代,巨地已经形成了以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为中心的古文化亚区。莒上为古帘国,春秋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莒故城为莒地区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莒州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莒文化。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图形文字”证明,早在7000年前,居地区的先民就创造了中国最早的古文字雏形。居地古城堡遗址十余处,其中古遗址、古墓葬1291。莒州地上地下文物丰富,县博物馆馆藏文物1200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200余件。莒文化经过莒人历代的发展和沉淀,成为一种独特的史前文化,被公认为山东三大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福来山境内优雅美丽,古迹众多,是山东省六大旅游线路之一。山上有丁琳庙,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理论家刘勰的故居,他写了《文心雕龙》。寺内有刘勰的经学楼,是树龄近4000年的“天下第一银杏树”。在马岐境内,屋峰险峻奇形怪状,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此外,境内还有名胜古迹,如齐长城冠军雷,不仅为研究莒文化提供了实物基础,而且是游览古代的胜地。莒县地处温暖湿润地带,四季分明,冷热适中,物产丰富。盛产小麦、大米、玉米、豆类、土豆、花生、蚕、茶叶、西瓜、苹果、银杏、栗子、桃子、柿子、杏等干鲜果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油料、水果、蔬菜、生猪和肉兔生产基地。莒县矿产资源丰富,已初步探明的矿产有38种,尤其是铁、铜等金属和石灰石、大理石、页岩粘土等非金属资源。莒县境内有束河等26条河流和青峰岭等226座大、中、小型水库,水资源丰富。莒县工业门类齐全,布局合理,形成了以食品、纺织、造纸、橡塑、建材、机械、化工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产品很多,“省优”产品有30多个。外贸出口商有10大类50多个品种,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柠檬酸、速冻保鲜蔬菜、冷冻兔肉、花生系列产品。工艺品、刺绣、地毯、丝绸和蚕丝被等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莒县南临偃师铁路,北靠吉焦铁路,东临日照港。206国道和016国道在程菊交汇,交通十分便利。改革开放以来,莒县经济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保持财政收支平衡10年。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根本改善。全县村村通公路,县道全部硬化;电信已全部实现程控交换和数字传输,互联网产业已经开放;供电设施日臻完善,供电网络科学合理,可靠性强,足以保证全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县城供水系统已联网,建成5座现代化水厂,日供水量65438+万吨,充分保障了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卫生机构齐全,医疗设施先进,县内两家医院均达到二级医院标准。市区干净漂亮,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城市绿化率达到32.1%,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广播电视蓬勃发展,已纳入全省有线电视传输网,乡镇普遍建成电视差转台。第三产业发达,形成了较为现代化的服务网络。有10多家大型商场和娱乐中心,15家设施齐全的涉外宾馆饭店,可为中外友人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