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杭州这个名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五代时,临安人钱柳建立吴越国,定都杭州,称为西府或西毒。当时国内战事不断,北方很多地方屡战屡败,一些大都市衰落。但由于钱氏推行的一系列“护环境、护百姓”的政策,吴越国遭受的战争破坏较少,社会保持稳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杭州作为吴越的首府,开始成为浙江(包括闽北和苏南的部分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钱王室还重视发展海上交通,与南北及海外一些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并筑石塘守海,多次扩建杭州城墙,内建“副城”,外修“罗城”;由此,杭州这座新城市进一步崛起,赶超浙东、浙西、苏南其他城市。
北宋时期,设置了浙江路和杭州路。经过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两次在杭州担任地方官的苏轼在市政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使杭州的经济文化更加繁荣,也使西湖的景观更加美丽。当时人们称赞它是“中国东南第一个湖光山色的州”。宋朝南渡后,先以杭州为居住地,后正式定都杭州,并升为临安府。杭州成为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随着宋朝的南迁,大量北方人迁居杭州,杭州人口大增。据咸淳《临安志》记载,当时临安府人口已达654.38+0.24万余人,其中府所在地的钱塘、仁和两县就有43万余人。北方移民中,不仅有皇族、贵族、官僚、富绅,还有大量从事农业、手工业、商业、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学者和工匠。他们定居杭州,促进了杭州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据《孟良录》、《武林旧事》、《都城纪胜》等古籍记载,临安境内有工商414行,手工业作坊22种,小商品170余种。其中,丝织业最为繁荣。除了大量的民间作坊外,还有元等规模较大的官营作坊,其生产的丝、绸、缎驰名中外,临安被称为“丝绸之府”。造纸、印刷、制瓷、造船等手工业也相当发达。当时,临安不仅是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也是主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和著名的旅游胜地。一年四季商人和游客云集,大街小巷的商店随处可见。临安的文化教育事业相当发达。除了国子监、武医等国家教育机构外,还有官学、郡学等各种学校,居民中也有不少从事各种文化戏剧艺术的人。为了适应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南宋朝廷还大力进行市政建设,修建宫殿和衙门,扩建城墙,修筑道路,整治河道,疏浚西湖,修建园林,使杭州更加繁荣美丽。南宋150年间,是封建社会时期杭州城市发展的鼎盛时期。
宋朝的时候,李源死了,杭州城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临安府改名为杭州道,是江浙中书省所在地。杭州虽然政治地位下降,但仍是东南重镇。它繁荣的工商业和美丽的西湖风景仍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游客。意大利旅行家凯尔·波洛曾称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最奢华的城市”。
明代杭州路改为杭州府,是浙江省和浙江外交部所在地。清代还叫杭州府,是浙江省的省会。明清时期,杭州的工商业进一步发展。除了传统的丝绸生产,还出现了“五杭”(杭间、杭畈、杭坟、杭县、杭堰)等著名的手工业产品。在丝绸业中,也出现了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在文化教育方面,兴办书院之风盛行,出现了崇文书院、文赋书院、紫阳书院、菁菁社、秋实书院等著名书院。
西湖自元代以来长期无人问津,逐渐被废弃。明清时期,曾多次疏浚。特别是明代时期,杭州知府杨拨乱反正,大规模疏浚西湖。清代康熙、乾隆多次游杭州,也促进了西湖的整治。
晚清时期,杭州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光绪二十年甲午中日甲午战争(1894)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杭州被辟为通商口岸,拱宸桥地区设立了商场和日本租界。在日租界,所有的行政权和司法权都被日方占据,成为“国中之国”。日方设立警察局、报社、各种企业、商店、邮局、银行等。在租界和交易场,并与当地流氓、帮派勾结,设立所谓“六馆”(烟馆、妓馆、赌馆、戏院、茶馆、饭馆),进行经济文化侵略。
清代杭州府城设钱塘、仁和两县,同为浙江省和杭嘉湖道治所。杭州府于1912年废止,钱塘、仁和两县合并为杭州郡,仍为省会所在地。1914年设置道统,设置钱塘道。道隐位于杭州郡,原属钱塘道管辖。1927年,废道制分离,设杭州县,直属浙江省,仍为省会。1949年5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杭州,5月2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