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初中历史教学的“瓶颈”12

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是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重难点知识的处理往往流于形式,尤其是对难点的处理,往往差强人意。教学设计有难度,却成了课堂上被遗忘的角落,学生无从下手,只好冷眼旁观。怎么解决?笔者认为应搜集相关资料,认真挖掘,设置适当的教学情景,制定有效的突破措施,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努力突破难点。

一、材料分析法。这是突破困难的常用方法。通过补充相关材料,让学生阅读体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解决困难,顺利过关。比如如何理解古代亚非文明这一课中《汉谟拉比法典》的精髓?对于刚接触世界史的初中生来说很难。引导学生查阅法典的相关内容:奴隶可以买卖,用来还债;如果一个奴隶胆敢对他的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将被割掉;如果理发师未经奴隶主允许,就把奴隶主头上的奴隶标志剃掉,理发师的手就会被砍掉...在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中,不难理解“它是一个奴隶主性质的法律文件”,其实质是保护奴隶制制度。用材料分析法解决难点,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和“从历史中讨论”的思维习惯。

第二,表格比较法。比较法是人们通常用来理解事物的一种方法。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区分和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正如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考的基础”。比如近代的两次甲午战争,基本情况都是敌强我弱,但结局却完全不同:甲午战争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列强趁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抗日战争中国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很难总结。如果把两场战争的领导权、群众动员、战略战术、国际环境等各方面放在一个表格里比较,那么上述不同的结局自然会出现。这种对具有相同特征或相似性质的历史事件的比较,在相似中求异,在不同中求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从而帮助学生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

第三,分层提问法。对于比较难的问题,我们不妨按照难易程度分解成几个相关的小问题,梯度递进,由难画起,由易到难。比如,如何帮助学生理解100多年前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世界史中的国家制度和政权问题以及国家政权性质问题已经超出了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教师可以把这个大问题分解成以下几个步骤:(1)18年3月革命中哪两个班面对面打起来了?(2)巴黎公社有哪些组成部分?(3)公社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是为哪个阶层服务的?(4)巴黎公社为什么是无产阶级政权?学生沿着这些步骤越走越深,最后也跟着走。

第四,结构重组法。无论学生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由于各地学生的智力和理解水平参差不齐,教材的某些章节或某个副标题的安排有时令人费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要拘泥于教材的编排,而要勇于打破教材的结构,大胆引入新的信息和自己深思熟虑的想法,重新组织教材的知识结构。比如《民族政权共存的时代》教材,是按照北宋、辽朝、西夏的建立和南宋、金朝的对峙这两大项来安排的。学生对政治权力和民族关系的理解是复杂的。在教学上,我是按照两大板块来设计的:宋代民族政权共存和民族关系。

第五,角度变换法。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成为这次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1】针对教学中的难点,要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从不同的层面去探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明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这一课,“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就是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教科书只说“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是轻描淡写。郑和下西洋是如何扩大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的?还有什么别的意思吗?学生不好理解。在课堂上,我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和解决这个难点:通过对郑和船队规模的介绍和展示,得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之一:说明当时中国拥有高超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通过观看郑和下西洋的纪念邮票和相关视频,可以了解郑和下西洋的第二个意义: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通过对15世纪世界航海史上两大壮举的比较,认识到郑和下西洋的第三个意义: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和航海活动的先驱。

第六,原则导向法。正所谓“政史不分”,很多历史难题,如果用政治学的原理和观点去分析,有时也能很容易发现。比如学生很难理解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初中政治要引导学生联系生产关系原理,老师要帮助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深刻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必须具备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巴黎公社可以赶走反动政府,却抵挡不了被赶政府的反击。表面上看,反动政府是强大的,实际上包含着更深层次的内涵。这就是政治学的原理经常被用来指导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而学生可以逐渐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七、情景创设法。历史课程改革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学生在学习宪法运动时,很难理解无产阶级在当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要求普选权参与国家管理。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等手段,展示一些相关资料(包括音像),营造当时工人运动的氛围,让学生的参与感受到工人斗争的影响,让学生自己理解并得出结论: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通过创设情景解决困难,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又培养了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八、故事改编法。把一些难懂的知识改编成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会大大降低问题的难度,有助于解决问题。比如《民族政权共存的时代》一课中的“如何评价禅院联盟?”这是这节课的难点。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我改编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张大爷生活在宋辽边境,他的大儿子在一次对辽作战中牺牲了。因为战争,他家的生活很不稳定,生活很艰难。禅院联盟后,社会安定。张大爷创业,用丝绸和布匹交换对方的羊,和二儿子一起办了一家毛料服装厂。衣服又便宜又好,契丹人争相购买。张大爷口袋鼓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通过这个小故事的安排,学生对单源联盟前后宋与辽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单源联盟带来的一派太平景象,故难点破。教师经常鼓励学生将抽象的历史知识编成个性化的故事,这不仅有助于突破难点,还能培养学生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教中有法,教中无法”。面对历史教学中的困难,我们首先要用勇敢的心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突破它。同时,在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中,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创新精神,也增强了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