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在凉山的演变
梁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呼。汉代称岳岗县;隋唐时,称漳州;在南诏,改为建昌府;在元代,它被命名为四川的首都;清代称宁远府;在中华民国,它被称为舒宁。1952,10,1,凉山彝族自治区(州级)成立,当时隶属西康省。1955年4月,西康省撤销,改称凉山彝族自治州,隶属四川省。1978年,西昌建制撤销,原八县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历史人文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古老的“蜀神毒道”和“灵官道”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北达巴蜀和中原,南通与外国的边境。在这条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上,古桥控水依旧,栈道驾山依旧。还有柏寒、韩阙、大石墓、铜鼓、南诏白塔、历史,都留下了不朽的足迹。特别是昭觉县万昌乡的博什瓦黑古岩画群,是保存完好的凉山彝族历史文化遗址。
千百年来,凉山彝族人民在这片富含古老文化、神奇传说和迷人自然景观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继承和保留了中国彝族最原始、最丰富、最独特的文化传统,以凉山自然封闭的形态创造了独特优秀的民族文化,包括天文、星象、历法。因此,凉山彝族作为中国彝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备受国内外关注。
金沙江源源不绝的水源,滋养了西南高原这片神奇富饶的土地,也孕育了具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凉山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凉山的历史就是一部以彝族为主体,藏、汉、回、彝、傣、蒙等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在凉山,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长期交错居住,友谊源远流长。在不断碰撞、交流、相互渗透、融合、变异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为凉山民族民俗文化带来了一道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