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年,英国就把租界逼到了深圳河以南。
说到重要性,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朝的“贞观之治”使唐朝的对外贸易日益繁荣,从而使广州成为中国海外贸易的枢纽。这样,珠江口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口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地位日益重要。唐玄宗初年,朝廷在广州设立了管理对外贸易的官职——市使。唐玄宗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唐朝政府在广州府宝安县南头镇东南海边(今深圳市南山区古炮台遗址周围),设立独立于地方政府的军事机构——屯镇,驻军2000人。防线从南投分布到香港青山下的海岸。这是古代深圳最早的军事要塞。因为深圳当时是广州府的门户,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军事要地。到了宋代,屯镇还是军事重地,只是改名为屯村。东晋南朝,朝廷在屯村西25公里的固戍新设军营,名固戍教寨。这里要说明的是,在明朝以前,这些沿海军事据点的任务还仅限于海上缉私、防盗,到了明朝才真正用于军事。所以“城”这个称号真正开始出现是从明朝开始的。据史料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总结了军队建立和边防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卫所”制度,单独设兵,以兵容民。在这种制度下,朝廷命令戍站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养军,广泛控制边境和沿海的关键阵地,以达到保卫国家领土的目的。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中英签订《关于扩大香港边界的特别条款》,英国强行租借深圳河以南地区及离岛,即殖民香港。所以大鹏会管辖的寨城水灾站,除了左颖本部大鹏所城、盐田水灾、老大鹏水灾外,其他都进了英租界,所以裁掉了。《扩大香港的边界》一文指出,“...现在驻扎在九龙城的所有中国官员仍然可以在这个城市做他们自己的事情。.....当九龙通往新安大地时,中国官员和人民照常行走...而且他们还留在附近的九龙城原老码头区,让中国军人和商人可以随意渡船停泊,城里的官民可以随意走动。“甲午战争后,英军接管新界,激起元朗、金田、深圳等地村民奋起抗争。英国政府以清政府官员未能提供帮助,九龙城和深圳未能保卫香港和新租出的土地为借口,于5月1899日出兵占领深圳和九龙城,并将官兵驱逐出九龙城。经过清政府近半年的外交斗争和深圳、东莞民众的抵抗,英军终于撤出深圳,但九龙城拒绝归还。为了抵御倭寇,防盗,大鹏镇守了明清两朝的千户城,在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失去了军事价值,大鹏协水师营的军事设施也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