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文化

古田游大隆:古田游大隆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每年元宵节期间,连城县古田镇的乡亲们都会举行民俗活动,拜谒龙神,祈求平安和风调雨顺。它的规模和龙的形象,历史上最长的龙是236节,总计1000多米长,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2002年元宵节,龙有237节,包括龙头和龙尾。整条龙长950米,被誉为“古田龙天下第一”、“天下一龙”。不愧为客家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2012年大龙长度771.9米,打破世界纪录。

河源十三坊进公台:进公台是福建(简称闽)和闽西地区一个繁荣的民俗,以祭祀开闽王为主题。河源十三坊是一个十三个区域集体祭祀公台,主要分布在闽西连城、长汀两县交界处的十三个村,其中以连城县朋口镇和宣和乡居多(过去宣和乡叫上河源,朋口镇下辖的五个村叫下河源,统称河源里)。每个区域集体举办一年,以十三年为一个周期,所以活动相当隆重,举办的十三个区域集体就是“河源十三坊”。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十三坊的人们都要举行庙会,纪念开闽王王,邻近的文衡县虎峰、莒溪县碧洲、长汀县中坞村等村也参加河源十三坊的共台。

据说连城的罗坊曾经旱涝灾害,当地举人将流传于湖南的《走古》移植到梓的家乡,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此流传数百年。穿越过去其实是一场带有娱乐性质的盛大嘉年华,被称为“中国山村嘉年华”。

方林大龙:游大龙是林氏家族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的传承,起源于明初,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清朝时,四方同德在湖南省洪江县工作时,潜心学习扎龙和制作技术。经过几代祖先改进龙的制作技术,方林大龙独树一帜,显示出它的特色。龙头高大威武,气势磅礴,美轮美奂,色彩和谐,文化内涵丰富。龙头口中衔着一颗红色的龙珠,腰间的虎鼻、鹿角、鹰爪都拔了出来。戴上龙须,龙更是苍劲有力,威风凛凛。到现在,正月十三到元宵节被定为游龙庆祝丰收和迎接春节的庆祝日,祈求和平,风调雨顺和丰收。2001,方林大龙代表龙岩市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古田的演出。

至夏灯笼:至夏灯笼,从苏州传入,主要由宫灯制成,有两层结构。外围配有花篮、纱灯笼、牡丹灯笼、鱼灯笼,还有多达99个小灯笼,如画字画或装罗汉、古装人物等。灯用特制的玻璃灯点亮,灯内装有蒸过的茶油、花生油和精选灯芯,用于熬煮和烘干。每个灯笼都要有12人撑着。元宵节,习之按姓氏分灯笼,已经有110多只灯笼排起了长队。花团锦簇,令人眼花缭乱,加上苏州的锣鼓和樊氏的乐队,非常壮观,被称为纸包火的奇迹。

游北方团大团子:农历正月初六至十三,是福建省连城上江坊一年一度的客家民俗活动“游大团子”。从第六天开始,村民们开始用几万片树叶缝制衣服,用1.20斤糯米做了1.6米的饺子。第七天早上,粽子煮了4天4夜。第十二天用金箔、吉祥纸花等化妆粉做成,供奉在祠堂里。13日郊游,村民们背着1个大粽子,用鸟枪和锣开道,在彩旗和雨伞的引导下,沿着村道行进。欢乐结束后,大粽子分发给村民,祝福各家五谷丰登,五业兴旺。节日一过,忙碌的春耕就开始了,民俗依然给人留下美好的憧憬。

李春牛:中原传入连城南部,特别是习之和新泉,有500多年的历史。每年立春前后,以家庭或电影为单位,祈求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全队由七人锣鼓队清场,两个少男少女为国、为民、为国提供风调雨顺、吉祥之光。矮牵牛男孩牵着一头红绫壮壮的耕牛,后面是犁地、送饭、打鱼、挑柴、扛农具、读书、扛牛草、挑谷子、抬明火。矮牵牛男孩和庄稼汉扮成小丑即兴表演,伴着嘿嘿喝牛。他们挽起袖子,赤脚,戴帽子,男人束腰,女人系围裙。现场观众经常演唱民歌,就像一幅模拟春耕的生动非凡的春耕图。

连城拳:明朝洪武年间(1385),南天(连城县田歌村)黄千七郎龚的妻子叫张思香,与郡巡抚张绣是河南同乡,素有交谊之称。张四娘的长子张绣在任期届满后被要求回豫。到河南后,推荐黄到河南登封少石山(嵩山少林寺)拜蔡、董、孙为师,习少林武术三年。虽然时间有限,黄还是吸取了三位大师的精华。黄回到家乡后,将自己所学的全部传授给他的族人,于是跨领域的武术流传了下来。后来经过黄等人在实践中的删减和改进,武术套路更加精炼、丰富和完善。它被称为“连城少林拳”或“少林独门拳”,是武林中的一朵奇葩。连城拳有两种:南天黄家拳和杨迪吴佳拳。

布偶书法:连城布偶历史悠久。50年代初,著名木偶表演艺术家徐传华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应邀出访前苏联、波兰、捷克等国演出。他在中国被称为木偶表演大师。他的直接弟子李明清从事木偶表演已经21年了。他的木偶书法被国际新闻媒体和艺术同行誉为中国的世界第一,这次表演被申报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中的最佳。连城红心地瓜干: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名工”之一,已有200-300年的历史。在清代,它是宫廷宴会上作为贡品的珍贵小点,有着“黄金薯片”的美誉,连城也成为了闻名中外的“红心番薯干之乡”。连城村土质松软,酸碱适中,气候适宜,非常适合这种红心红薯的生长。这种地瓜干保持了天然的色泽和品质。色泽黄红,味道香甜,质地柔软,营养丰富。远销东南亚、北美等国家和地区。连城的两大特产红心番薯干和黑姑娘连城白鸭享誉海内外,有“土里藏红薯,黑姑娘水里游”的美誉。

在福建、江西等地,红薯因其憨厚的姿态被老一辈人称为孟红薯。随着动漫文化的热潮和卖萌搞笑元素的流行,现在大多改名为萌红薯。红薯产量高。红军在打游击战的时候,物资匮乏,渴望一顿饱饭。后来我从山区的农民那里了解到,种红薯可以有效应对饥饿,于是我就和山区的朋友在屋前屋后种了一些红薯。军民还打出了“土里吃红薯不难”的口号。

连城白鸭:连城白鸭产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羽毛为白色。因为它的脚和头都是黑色的,所以在当地也被称为“黑姑娘”。“中国唯一的药膳鸭”、“中国鸭之国粹”。据清代《十药经》记载,连城白鸭是咯血、痨等多种疾病的辅助食疗食品。中医和民间认为其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化痰开窍、宁心安神、开胃健脾的功效,广泛用于治疗麻疹、肝火、小儿无名低热、血痢等,对癌症患者有止痛和辅助治疗的作用。清朝道光年间被列为珍宝和贡品。经厦门大学生物系和省农科院中心室实验,连城白尾鸭含17种氨基酸和10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胆固醇含量极低。连城两大特产红心地瓜干和黑姑娘连城白鸭享誉海内外,有“地瓜藏在土里,黑姑娘游在水里”的美誉。

捆板:又称米线板、卷板,是客家先民由北向南迁移的一大创造。因为没有小麦,没有面粉做春卷,所以用米粉做皮,而不是春卷。北风和南方的味道是独一无二的。在连城南部,几乎家家都会做,人人爱吃,街边小吃摊也时不时有卖。

九门头:连城传统火锅名菜,别名红烧九品。起源于连南彭口溪谷,所谓的“涮九门头”是由牛肉最精华的九个部位,即牛舌峰、带百叶的牛肚、牛心冠、牛肚尖、牛肉中的秃牛、牛肚峰、牛肉的心血管系统、牛肚腰、牛肚壁,经过严格的选材、精细的刀功,辅以调料、米酒和几种中草药制成。这道菜鲜嫩酥脆,汤汁鲜美。具有健胃益肾、散寒除湿的功效,是药食两用的美味佳肴。因为吃的是牛九个部位的肉,几乎包含了牛的主要精华,所以也有“一顿吃一头牛”的说法。

已列入全国名菜。

芋头饺子:芋头饺子皮呈翡翠色,形似半月形,馅由猪肉、香菇、大葱等原料制成。皮嫩香,滑糯适口。是连城城乡人逢年过节必做的传统名吃。它在连城已经有几百年了。相传早期制作的芋头形似“米桃”(寿桃),俗称“桃”,又因芋头团子上桌后要趁热吃,凉后香味散去,故又别称“抓烧”(意为热)。

四宝阳豆腐:福建客家菜四宝阳豆腐是闽西连城县客家人的特色菜。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与明清时期鲍斯印刷业的繁荣有很大关系。据说当时印花车间的工人日夜操劳非常辛苦,他们家专门做了一些清心润胃、滋阴养元的菜,而阳豆腐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道。豆腐由一种“五月黄”豆制成,是鲍斯的一种特产,嫩、白、滑、美味。福建客家菜四宝洋豆腐是由鲍斯产的豆腐制成的。

雪花鱼糕:连城人喜欢吃鱼,不仅因为鱼鲜嫩可口,还因为它营养丰富,“有鱼”象征着“丰”的好兆头。连城菜系中淡水鱼类菜肴种类繁多,尤其是“雪花鱼糕”,制作精美,造型新颖,鲜香可口,已成为宴席中的一等菜。“雪花鱼糕”是用新鲜干净的鱼,剥去皮和骨头,拌以肥猪肉、红薯粉、鸡蛋清和调料制成的。将鱼捣碎成鱼泥,肥猪肉剁成肉泥,将红薯粉、味精、胡椒粉、盐、姜汁、葱汁放入人盘中,放入锅中蒸熟,然后出锅切成菱形片,蒸熟后抹蛋清。

“雪花鱼糕”又名雪花银片、融鱼,装盘后看似银如雪,吃起来鲜香滑嫩。在喜庆的宴席上,人们往往以这道名菜作为宴席是否丰盛的标准,以至于有“不把鱼化了,什么事都办不成”的说法。在闽西首届“茶花节”上,这道菜获得风味小吃第一名。连城兰:连城兰自宋代开始种植,以朋口镇桂花村最为著名。100多个家庭中几乎每个家庭都种植兰花,品种超过100种。上世纪80年代末,朋口农民联合成立兰花开发公司,在镇上建起了近万平方米的兰花种植场。在1994第四届中国兰花博览会上,彭口农民培育的三友美蝶、南豆素、杨生素等兰花新品种分别获得银奖和铜奖两项。全县兰花种植户2000余户,栽培品种130余个,远销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地。

石莲纸:连城宣纸具有纸薄而韧、色泽洁白、吸水性强的优点,是精装印刷、复制、绘画的好材料。连城在古田镇建立了皮革宣纸生产基地,产品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很多名人学者都把连城宣纸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所以连城宣纸不仅为连城赚取了外汇,也为国家赢得了荣耀。

连城根雕艺术:连城根雕始于宋末元初,历史悠久,艺人众多。前人的作品多限于神像或案上所展示的吉祥动物。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连城的根艺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作品类型不仅有人物、花卉、动物,还有花卉、人物、案例。涌现出一批技艺精湛、造诣深厚的根雕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有的精于简深,有的以雅取胜,有的师法自然形神兼备,有的匠心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