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种途径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学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历史教材与初中生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历史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本文以初二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谈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掌握了系统的历史知识,能够理解一些理论问题,善于从整体和结构上思考问题,思维能够从感知和表象上进行分析、总结和判断。可以这样描述:初二学生的历史思维特征属于“再现性思维,即记忆和知识的再现起主导作用,它还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具体来说,初二学生要注重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初步培养。

历史思维是训练学生用所学知识认识过去和现在,预见未来的智力活动。首先,如何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学习如何认识历史。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历史和现在的可比性来开发想象力,或者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现代的问题,或者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对于初二学生来说,重要的是学会认识历史,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代问题的能力。

分析能力的培养。笔者主要是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深化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教学来完成的。比如“背景分析”:比如鸦片走私的历史背景分析、农民起义的背景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胜败原因分析”:比如对“中国不败而战败,法国无敌而胜利”的中法战争结果的原因分析,对护国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等。“性质分析”:如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辛亥革命的性质、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历史意义分析”:如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生产党在中国的重大历史意义。对背景和成败原因的分析淡化了记忆部分,加深了对难题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中记住。这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很容易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目的。

比较能力是通过比较一些不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共性和多样性,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化对历史规律认识的能力。比较可以找出相似现象的异同,揭示它们不同的本质区别。例如,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危害,从割让土地、赔款和通商口岸三个方面比较它们的相似性;区别如下:关税协定,工厂的开设,外国军队在中国的驻扎。指出这三个条约使中国沦陷,大大加深了沦陷,彻底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通过比较,学生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又如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比较,指出了“改良救国”与“辛亥救国”的不同路径。

归纳能力是指从个别事实到一般概念和结论的一种思维活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梳理教材中零散的知识并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掌握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例如,辛亥革命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出如下总结:辛亥革命分为两个问题,一个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二是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提供了前提,奠定了思想基础。随着民主革命运动的深入,中国同盟会成立,随后开始领导各地的武装起义,开始了武装夺权的企图。这些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表现了革命者决心推翻清朝的勇敢精神和英雄气概。四川人民保路运动为鄂盟发动起义创造了绝好的机会,于是武昌起义于6月191110发动,中华民国成立,将革命推向高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妥协软弱,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篡夺,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次失败说明,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之路是行不通的,孙中山的资产阶级* * *和国家计划是救不了中国的。只有在中国* * *生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归纳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窥见知识的全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说,归纳的过程就是形成知识联系和衔接体系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归纳能力的过程。

综合能力是将一个历史现象的不同方面结合起来形成整体认识的能力,也是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的综合运用。如“Xi安事件”内容讲完后,可引导学生综合中国* * *产党指导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过程,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八一宣言”的内容、瓦窑堡会议的制定方针、“一二·二九运动”爆发的征兆、“Xi安事件”和平解决的意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