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文化遗产
具有经济价值的战略从制定到实施,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定期对结果进行评估,以确定相关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从文化遗产的内容来看,价值评估需要依靠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结合。
首先,分析了现有的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标准
(一)传统价值评价指标的缺陷
传统的价值评估指标,如价值评估,只评估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含金量,完全依赖财务会计信息,衡量权益资本的“利润幻觉”,忽略了历史文化遗产本身价值无法计算的传承价值和科研价值,这必然导致评论价值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偏离,甚至限制文化遗产项目的科研开发。
(二)“平衡计分卡”的缺陷
平衡计分卡(BSC)方法是另一种评估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流行方法。然而,平衡计分卡有以下缺陷:
1.很难量化。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考核、评价和管理研究仅仅停留在定性描述上,没有给出科学评价的定量框架,平衡计分卡也没有形成定量的指标体系。
2.缺乏反映文化遗产价值多元化总体目标的相关指标,违背了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规范。BSC涉及成本、收益、内部业务流程、社会认同等4个评价指标,20多个具体指标。如果每个指标都成为被考核的对象,当这些指标发生冲突时,就会无所适从。此外,多目标评估的压力会分散对评估关键点的跟踪,影响价值评估的质量。
3.它包含抽象的评价指标,如社会满意度、历史数据完好率等。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和其他一些因素,这些指标很难得到客观公正的结果。因此,盲目应用BSC后,往往很难分解指标甚至根本无法分解,或者分解指标时无所适从。目前,国际上对遗产经济价值的研究偏向于有形文化遗产,而忽略了遗产的双重价值,即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比如一座教堂,就像博物馆里的艺术品收藏,它的存在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升值。它通过其文化价值体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通过其社会影响力铸造其知名度,应从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两方面来衡量。与一些经济学家不同,文化遗产更适合作为机器和自然物一样的资产来评估和考虑。
其次,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可以说是文化价值的延伸,是文化遗产的物质内容。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和艺术评论家约翰?约翰·罗斯金曾经强烈批评古典经济学家用商业价值来衡量任何东西,他强调艺术超越世俗的衡量方法。经济学家往往无法估计文物的独特文化价值,这就需要艺术史学家、考古学家等专业人士参与确定遗产的文化价值,有利于文化遗产发掘和研究的健康发展。从形式上看,遗产的经济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它体现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联合国在1972年颁布的《世界遗产公约》主要是针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时人类对文化遗产内涵的理解还不完全。只看到了遗产的物质性,没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静态的,立体的。比如文物、经典古籍、大文化遗址、重要历史建筑等等;相比较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广泛,包括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等,具有直接的传承价值。比如古琴艺术,苏州昆曲等等。
因为非物质文化大多是普通人创造的,有共识的,是哺育人们生活的文化,每个人都在这种共同的文化中成长。因此,它直接表达了每个民族的个体特征,以及他们自己的认同感、亲和力和凝聚力。比如中国人的民族气质,不是体现在颐和园和故宫,而是深刻而鲜明地体现在春节的民俗中。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体现每个民族的精髓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可见,文化遗产可以归为非贸易产品,普通的经济规律也很难在这个领域发挥作用。
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价值的独特文化人格和崇高民族精神,是民族代代相传的思想精华。文化观念、心理结构、气质结构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不能在市场交易中出售。但是,当文化遗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时,市场经济手段可以刺激消费。人们的文化消费构成了遗产的直接使用价值。通过这些直接使用价值,市场将筹集资金,以维护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一个例子是为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和文化遗址的游客收取门票。事实上,非使用价值或非市场效益是不可交易的,可分为以下几类:存在价值,比如人们会通过观光,见证梵高的画作和泰姬陵的存在,云南拉祜族的原生态歌舞,感受“外面的世界真奇妙”;选择的价值,如人们对历史的敬仰,至今传承的宗教信仰、习俗和人性,婚丧嫁娶形式的变化,并不包含延续或禁忌等社会历史文化结构的选择和取舍。
比如国家传统历法,如果能更好地解决计时问题,指导农副渔业生产,那一定是有相当的科学含量和价值的。中国传统历法农历,解决了计时和指导生产生活两大难题。农历,又称阴历,本质上是一种阴历,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形成。农历根据天体运行规律安排大小月、闰月、平年、闰年,实用性好,科学性高。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综合考虑了天文、气候、季节、物候、作物产量等。,反映了古代人民在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对自然的发展和运行规律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把握和认识,以及人们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对这些规律的合理利用,从而长期指导农、渔、渔业的生产。
二、EVA价值评估方法
在文化遗产评价中使用EVA指标可以克服传统评价指标和BSC的上述缺陷,更符合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和经济发展价值的要求。
(一)EVA指标体系的含义
1982年,Stern WTewart提出了EVA的概念,同时建立了EVA的管理模式,并在1991中提出了EVA指标,是衡量以经济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经济增加值的关键指标。如果EVA为正,说明经济价值获得的收益高于投入的资本成本,即创造了新的附加值;相反,如果EVA为负,则意味着现有的经济增加值正在被破坏;如果EVA值为零,说明价值升值空间不大。EVA的本质是衡量投资资本回报率超过加权评估资本成本的部分的价值,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经济升值”。
(EVA的计算过程如下:
经济增加值(EVA) =经济增加值净利润-开发成本
=经济增值净利润-总投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文化遗产最本质的属性应该是文化资源和知识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教育、历史借鉴和供人研究欣赏。至于经济价值,则是上述价值观的衍生品。评估文化遗产价值增值的净利润应以其基本价值为基础。因此,对于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用EVA计算其“经济增加值”必须遵循五个基本原则:(1)体现代际公平原则(即保持代际传承);(2)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原则;(3)城市建设规划与历史文化完善相协调的原则;(4)支持旅游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原则;(5)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调发展的原则。
2.总投资是指开发文化遗产的总投资所获得的权益和有息负债的总和。实际计算时可采用年初和年末总投资的平均值。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开发资本率*开发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成本率*(1-所得税率)。
(二)EVA价值评估的优势
1,真实反映增值情况。EVA既考虑了文化遗产开发的成本,也考虑了权益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文化遗产在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方面基本上是无限可替代的,而在供给方面则是完全刚性的。
2.数据指标可以准确获得,通过公允计量可以准确获得EVA计算的相关数据,比BSC指标更容易客观量化。它给出的评估文化遗产价值的信息只有一个,就是从文化遗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角度出发,使EVA最大化。
3 .注重文化遗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EVA指数并不鼓励以牺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利益,而是着眼于历史文化的长远发展,精神物质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决策,如崇高民族精神的学习、独特文化人格的养成等。
第三,EVA价值评估方法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中的应用
(一)EVA业绩评价标准的建立
我国决定从今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遗产价值和经济发展,但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来实施和保障。将EVA经济评估方法应用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通过EVA价值评估方法,合理配置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预测文化遗产经济后的EVA评估来评估文化遗产的经济可行性;通过实施过程中不同时期的EVA值评估文化遗产附加值的适当性;通过实施EVA价值来检测文化遗产的体验并做出整体评价,EVA才能科学有效地随时监督和评估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因此,建立基于EVA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以EVA价值最大化为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二)使用EVA价值评估标准的时机
什么时候应该用EVA来评估文化遗产的价值?一般来说,用EVA指标评估文化遗产价值的时间是:
1.当文化遗产项目确定为目标时。利用EVA指标预测目标的可行性,并通过EVA预测值选择较好的类型。
2.文化遗产功能在挖掘过程中,定期评估EVA指标,通过EVA指标的增长是否异常,观察配套功能实施过程是否沿着既定方向进行。
3.以检验文化遗产市场前景的市场份额的有效性,并为下一步的市场策略奠定基础。一般来说,EVA指标体系可以应用于每一个获得文化遗产经济效益的机会,作为衡量文化遗产原创性和增值性的评价标准。
(三)EVA价值评价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EVA评价标准建立后,应根据标准建立保障体系,在法律权威维护的范围内具体实施价值评价标准。相应的专职评估人员负责评估实施过程中的EVA值,同时要建立配套制度。按照EVA标准调整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机构,确保价值评估标准制定和实施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发挥强有力的独立权威监督作用。
因此,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标准的推广不仅提高了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的质量水平,还将通过EVA指标的张力支撑,构建完整的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标准化体系。